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Birthdays》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如在阅读前(Pre-reading)要找准"破冰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阅读中(While-reading)要找准"隐含点",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阅读后(Post-reading)要找准"生长点",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2.
一代诗圣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意思是说,无论是今人、古人的作品,只要有“清词丽句”(即清新优美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可见有无“清词丽句”,是评判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在考场中,我们一定要字斟句酌,用“清词丽句”去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文字是有声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文字是有声语言的辅助交际工具",等等,是我们常见的汉字定义,似乎也成了一种共识。申小龙教授提出"汉字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突显人文性是该定义的最大贡献,也是对前人"单线进化论"误区和盲端的指正,但它似乎也糅入了模糊概念。笔者立于伟人们的肩上,对汉字定义作了修正。希望在纲举目张之词的定义背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另一面,也希望辞书界为该词下一个合理定义,以更好地指导语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科学的视角来辨析文本用词、造句及表达的科学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素养培养环境。对红色名篇《狼牙山五壮士》展开文本推敲,认为要重点辨析词语"失误",培养推敲思维;辨析细节"失误",培养逻辑思维;辨析技巧"失误",培养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对《又玄集》的审美旨趣、选编思想及选编动因的分析出发,分析及探讨了韦庄的诗学思想,文章认为对韦庄提出的"清词丽句"不可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清词丽句"一方面包括风格论的意义,即提倡一种"清丽"的风格与审美旨趣,另一方面,"清词丽句"也包含有评判尺度的意义,即可将其理解为"美丽的词句"。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把准学生的思维脉搏,循着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发思维,利用知识的"深入点",提升思维;注重知识的"延伸点",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说语文姓"语",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当然也是思维的工具)。文字一旦在人们的意  相似文献   

8.
读心为魂     
<正>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我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的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要合理用好现存的教材,找准"想象生长点",也即补充教材的文字"空白",补充、扩展教材的情节"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空白",放飞学生的梦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发展想象能力的关键是找准最能触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想象点"。语文课文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幻想,提供了无以比拟的巨大空间和丰富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积极开发这些资源。特别是课文中的不少  相似文献   

10.
<正>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写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指默默无声却比有声更感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有这样的"无声"处,即文章的"空白"。课文中的空白处正是放飞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好地方。作为教师,要懂得把握空白,利用空白处,让学生在文章的空白处、在思路的发散处拓展学生的思维。怎样抓住"空白",拓展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细品标点,化"无"为"有"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要走出"呈现概念——讲解概念——练习概念"的模式,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学习"起点",引入物理概念;紧扣探究"重点",形成物理概念;基于思维"落点",深化物理概念,以此促进高中生物理概念学习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人们用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本主张所言"语言",即语言核心素养,包括"文字表达""文学思维""文化传统"。语言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儿童通过个体语言实践、同伴互助、教师引领等方式,汲取文化传统之精髓,学习文学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不断趋向清晰、丰富、敏锐、  相似文献   

13.
高阶思维就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识能力。其从思维能力来看,主要表现为问题求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链"是将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转化为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环环相扣且层层推进、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问题组。"问题链"是发展高级思维的关键。化学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性"问题链",发展问题求解能力;创设探究性"问题链",发展创新思维;创设批判性"问题链",发展批判思维。  相似文献   

14.
1."亲其师,信其道"——自己人效应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首先就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觉得你是亲切的"自己人",大家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学生才能在心理上获得"解放",在行动上不怕犯错,才会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尽情发挥。所以说要想获得一节政治课的成功,首先就要营造和谐、轻松而又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要诙谐幽默、多加鼓励,给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其实就是一个驰骋思维、放飞思想的空间。在这样一个轻松而又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会激发思维、创造想象、增加兴趣,提高效率。其次,老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教师博览》2013,(12):48-50
本文系梁启超1922年12月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演讲词。为便于当代读者阅读,本刊对个别文字和标点作了修改,如将状语后的结构助词"的"改为"地",将指代物的"他"该为"它",将疑问代词"那"改为"哪"等。  相似文献   

16.
要让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应该高度关注其内化性。以此作为教学立意,才能促进学生在思维层面上"深度学习",进而形成终身受益的素养。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5"正、余弦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来探讨这一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富有艺术性的点拨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适时、精准的点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拨正思维航向、点燃智慧火花、激发创造潜能,又可以使阅读课上得有文味、有韵味、有趣味、有余味。点拨,必须是"雪中送炭",必须点中要害、击准痛点,方能引发学生的顿悟、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抓准时机,用"点拨"去打开学生阻滞的思维,为学生点明方向,让学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去感受和体验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何小琴 《新教师》2019,(8):61-62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本性是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上.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适时地"设疑",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促进认知冲动,进而拨动思维之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疑问.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具备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就是要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就是要在课堂上敢于变各种"句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碰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为此,我们以"五步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正板书,是一种在黑板(屏幕)上呈现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可视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被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而儿童视野是指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