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众所周知,“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演练中攻防技术的主要技击特点,武术长拳套路中的一拳一腿、一翻一跌及各种擒扑手法,无不是由“踢、打、摔、拿”组成的。因此踢、打、摔、拿是武术运动(包括长拳)的核心。今就长拳中的“踢、打、摔、拿”谈谈个人的浅析,供大家参考。“踢”:长拳特别注重“腿技”,历史上很早就有  相似文献   

2.
警察"擒敌拳"是融我国武术和军事训练中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为一体的套路练习。擒敌拳整套动作简洁而不失其技击性,是警察掌握和运用徒手格斗技法的基本功。文章通过对擒敌拳套路动作发展演变的探源,揭示了警察擒敌拳套路的基本特点,并指出擒敌拳学以致用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杨家的枪术,关公的大刀,全是出名于攻防的巧妙运用。武术发展到今天以套路运幼为主、以攻防为特点是武术运动的本来面目。武术的主要内容由拳术和器械套路组成,其动作都具有攻防含意。如踢、打、摔、拿、击、刺等,是组成武术套路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4.
陈步瑞 《武当》2012,(7):45
传统武术技击练习,应在具备一定武术基础后,遵循以下要点逐渐进行,不要急于求成。一、格斗式:格斗式也称戒备式,是格斗时的预备姿势。掌握正确的格斗式是进入武术技击殿堂的第一步。格斗式应立足于防护功能,又要方便于步法运用,能够轻松地前后左右移动,便捷地进攻。总之要具备进可攻、退能守的特点。二、基本技术学习:武术技击技术由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技术组成,运用手、腿、头、肩、背、腰、髋、臀等部位实施,徒手技击技术主要有拳法、肘法、腿法、膝法、摔法、拿法配合步法运用。技击动作运动路线分直线型与弧线型。拳法以打为主,腿法踢为主,肘法有顶、横、挑、砸,膝法有冲、刺等。摔法是破坏对手重心,使对手失去平衡倒地。拿法主要是制住对手的关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的结构并不是各种动作的简单综合,而是编排者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以武术运动中的踢、打、摔、拿、劈、扎、抡、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的运动规律,按照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要求组成套路。武术套路编排的原则是: 一、根据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要求编排  相似文献   

6.
谈武术散手     
一、散手的起源与发展 散手是中国武术攻防格斗技术的一种形式、以二人互为对手、穿戴安全防护服、在近距离内徒手搏斗,综合使用踢、打、摔、拿等技法,展开进攻、防守、还击和反攻。这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兼顾健身和技击两方面。它既与武术套路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其鲜明的实战特点。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用于防身自卫,是武  相似文献   

7.
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之美的心理归因;武术技击是"暴力美学"时代武打影视的核心素材;通过对武德的强化、武技的规范、规则的制约、美感的提升等,最大化弱化和消解武术中的"暴力元素",使武术呈现出适度体现"暴力元素"又巧妙消解暴力的二律背反态势;弱化和消解暴力是武术技击美的特质,也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的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刺等动作为基本素材,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和技术。武术的套路各异,技法有别,形成了种类繁多和不同流派;与此同时,武术动作本身的动静、疾徐、刚柔、虚实、起伏、进退、攻防、开合、吞吐、收放等等,又都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挖掘、整理、揭示和阐述武术运动中的哲理,使之理论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各种套路和对练单势的练习。武术包括不同的流派,风格各异,技法有别。但他们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都包含格击攻防的含义。这鲜明的特点,也正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关键之处。因此,我们说武术具有两个鲜明的基本特点:一个是它的技击价值,一个是它的健身作用。关于这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作为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散手运动要自立于世界体育之林,就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风格。散手运动虽在国内已开展十多年,但就如何突出其技击特色众说纷纭。有一说为:“突出以踢摔为主,远踢、近打、贴身摔”。目前,象拳击、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技击项目均有一定的历史,在各自的发祥地根深蒂固,各具特色。开展以踢摔为主的散手运动,既可使散手明显区别于  相似文献   

11.
套路武术是武术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客。笔者认为教好套路,含意教学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和亲身体会在理论和实践上试图阐述含意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何谓含意和含意教学所谓含意,即攻防含意。我们知道,套路武术包括各种拳术和器械套路,它们都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所编成;所以套路中许  相似文献   

12.
散手踹腿动作的运动解剖学和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刺激等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搏击的技术和进行演练的套路总称。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散手属于中国武术的对抗性项目,这项运动不仅有助于掌握武术  相似文献   

13.
武术部分     
一、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二、武术的内容和分类武术的分类方法很多,在过去有以流行地区分类的,有以技术特点分类的,也有以姓氏分类的。现在按其内容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作为基本素材、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和技术。武术的套路各异,技法有别,形成了风格繁多的种类和流派;与此同时,武术动作本身的动静、疾涂、刚柔、虚实、起伏、进退、攻防、内外、形意、上下、开合、吞吐、收放等等,又都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挖掘、整理,揭示和阐述武术运动中的哲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必将有利于武术运动的迅速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刹等技击格斗动作为素材,结合身体各部锻炼的需要,按攻守、进退、刚柔、虚实、动静、起伏、快慢相间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有机地连接组成的套路。通过套路运动的练习,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顽强、不怕劳苦,坚韧不拔的意志,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虽然用于健身为主,但仍具有技击性。这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的显著特点,也是广大学生喜爱武术运动的关键所在。如何搞好高等  相似文献   

16.
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攻防格斗技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两个人互为对手,采取踢、打、摔、拿及其攻防等技术,相互击打以制胜对手的徒手技击格斗运动。在散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战术、心理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比赛胜负的关键,文章对散打战术进行分析,浅析散打的战术训练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武术界对技击和套路运动的发展观点不一。其中有的人认为套路动作没有攻防作用,技击和套路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从而主张技击和套路运动分途发展;有的则根据武术的固有形式,主张“打练结合”(打即技击运动,练即套路运动),以之共同组成鉴定运动员水平的武术竞赛。“打”“练”关系的确立,直接影响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打”与“练”的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在进行武术对练时要了解武术对练的基本概念,这对于他们掌握武术的精髓、提高武术修养是十分有益的。武术对练是在各种武术单练的基础上组成的套路练习,它包括踢、打、摔、拿、击、刺、劈、撩、砍、点、蹦等技击方法,由2人或3人进行。武术对练的作用在于使练习者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各种武术单练套路中的每个动作的技击意义,从而提高练习者对武  相似文献   

19.
一、散手运动释意和发展散手运动是两人运用各自肢体的特殊功能和技击技巧,在特定的规则的制约下进行攻防实战的一项传统徒手对抗性体育运动,是武术这项宝贵遗产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散手近可用手,远可用足,贴身可摔,人体各部位都可以成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概括起来为七拳:头、手、肘、肩、足、膝、胯。技击方法分踢、打、摔、靠、撞、跌等。踢就是腿击法;打就是进攻和防守的手法;靠、撞就是以自身的体重,巧妙地贴身撞击对方,使其失去平衡的击法;摔就是二人相抱使对方例地的技巧;跌就是利用合理倒地而进攻对方的能力。散手的技艺高低,是身体素质、技击招法、战略战术、心理意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结合反应,是以实战能力来此较,以实战对抗效果来评价的。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散打运动员,平时喜欢看武术书籍。但在武术书籍中,很少能看到讲技击的栏目,我希望贵刊能多刊登一些散打中的踢、打、摔、拿的技巧与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