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是藏医药学发源地之一。丰富的药材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坚实的医疗卫生基础和初具规模的藏药产业是青海藏药产业化的优势。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藏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试图从知识产权角度,探讨加速青海藏药产业  相似文献   

2.
《西藏科技》2012,(10):81
为促进传统藏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实施"藏医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和"藏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等重点项目,在藏药材人工种植、藏药新剂型新工艺开发、藏药材质量标准化、藏药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传统藏药秘方抢救整理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初步建立了红景天、喜马拉雅紫茉莉等多  相似文献   

3.
常用藏药材是藏医临床中经常入药的原药材,是藏成方剂形成的原药材。因常用藏药材品种繁多,疾病寒热性质不同而炮制方法多样,并炮制方法直接跟藏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有关。因此文章结合传统藏药材的炮制技术,简述探讨了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基础理论、炮制原则、炮制目的、藏药炮制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热。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对青海省濒危珍稀中藏药材的资源分布特征与现状、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青海地处高原,寒旱气候条件下繁育了许多特色药材资源,但是由于资源生长周期长、繁育技术和人工种植推广相对落后,药材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活动超强度干扰的影响下,资源枯竭、濒危,造成储量和分布面积的急剧萎缩,严重影响了特色中藏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应重点加大对野生资源的抚育和人工种植基地的培育,扩大资源量,提高中藏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度,创造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1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现状近年来,我省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科研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有些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1.1中藏药及其产业开发方面我省以中藏药现代化为中心,充分发挥中藏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突出中藏药传统特色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青海药用资源开发与中藏药产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分析青海药用资源状况及开发现状入手,指出了青海医药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中藏药药材种植基地,提升传统中藏药生产水平,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体制创新为发展战略.在药材种植上,从84种地道地产药材中选择12种重点药材作为药材饮片开发和开展相关种植基地建设;在新药研发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病、风湿类疾病、妇科类疾病是藏药5个具有治疗优势的病种,也是进一步开发的重点领域;生产基地的建设以组建大型藏药集团、中藏药集团、化学和特控药品集团、包装和医疗器械集团等为发展重点;政策保障上应建立新药开发基金、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将生态建设与基地建设并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自治区科技厅始终将藏医藏药作为科技重点支持领域,列为自治区科研项目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了"西藏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藏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藏药材标准研究"、"藏医文献挖掘整理研究"、藏药新药研发、地道药材保健品研发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药的发展,提出民族药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青海藏药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藏药企业的产量、产值、规模等增速迅猛。目前藏药产业总产值已初具规模,青海已经把藏药产业列为青海十大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之一,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本文首先介绍了青海藏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藏药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藏药产业对青海经济的影响,最后展望藏药产业发展前景,并就此提出了关于藏药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藏药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藏药企业的产量、产值、规模等增速迅猛.目前藏药产业总产值已初具规模,西藏自治区已经把藏药产业列为西藏六大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之一,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本文首先介绍了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藏药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藏药产业对西藏经济的影响,最后展望藏药产业发展前景,并就此提出了关于藏药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中药和藏药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理论上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中医是二元论,药理是四元五味,而藏医与中医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藏药也较有独特性。藏药与中药的区别除了表现在产生地域的不同上,还表现在理论体系以及药材采集、炮制等方面。藏药的无污染特性和治标治本功效藏医的理论主要讲究药物的生长、性、味、效与五源(水、土、火、风、空),另外,讲性、味、效是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藏  相似文献   

11.
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理刚  徐玖平 《软科学》2003,17(2):42-45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和藏药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找到了几个主成分以及两种方法得到相互印证的结果。发现了主成分与藏药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运用自组织方法对西藏藏药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邮电业务总量、藏药企业规模、企业自身发展、企业融资状况以及交通状况是影响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结果提出了有利于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引入,藏药制剂学迅猛发展,许多新剂型在传统剂型的基础上脱颖而出,藏药有必要在传统剂型的基础上研发新剂型,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对七味药物中四味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三味药材粉末入药,通过试验优选出合适的辅料和比例。结果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是:处方1:四味提取药材以煎煮次数3次,时间1小时,溶剂量为8倍量提取浓缩至一定浓度,加入三位药材细粉,淀粉,淀粉浆制软材制颗粒。处方2:七味药材粉末制粒,加60%乙醇制软材,制颗粒。结论两种处方按照优选工艺制备的七味螃蟹甲颗粒制剂各项指标均合格,为进一步研究药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加措 《西藏科技》2007,(5):14-16
随着全球“天然药物热”的兴起,藏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天然的药理成份而倍受人们关注和青睐,藏医药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生产藏药的厂家犹如雨后春笋。林芝具有丰富的野生藏药材资源,尤其是藏药材本身所具有的种类构成广谱性、资源物种特有性、极端环境适应性等主要特点,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利用选择空间和较高潜在经济价值的宝贵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原因,天然药用资源本身生理特性、再生周期的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成为制约藏药材资源规模开发利用的限制因子,难以保证藏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无序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藏医藏药是资源依赖型行业,为了满足现在和未来社会需求,藏药材资源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利用。但现实推进藏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宏观政策、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文章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和客观观察,就当前藏药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工种植技术面临的问题、流通经营的不规范等角度展开探讨,提出四项推进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藏药刺柏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刺柏对照药材为对照,建立藏药刺柏膏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在文章中主要对近代区内所出版的在医药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四本本草《甘露本草明镜》《藏药晶镜本草》《藏药材图谱大全》《藏药金穗本草诠释》进行简单的的比较发现各种藏药材的藏汉药名有很多不相同点,还有同种药材有不同的名字等,对藏医药未来的统一发展和标准化带来阻碍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谈论。  相似文献   

17.
西宁地区中藏药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磊 《青海科技》2007,14(2):15-17
本文概述了西宁地区中藏药产业的现状,分析了中藏药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西宁地区中藏药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藏药紫花黄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从而筛选出该味药材的活性成分和最佳提取溶剂,为下一步制定质量标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文章通过参考大量有关紫花黄华的研究文献和报道,首先对藏药紫花黄华在植物解剖学、显微鉴定、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其次利用天然药物溶剂提取法,用水、甲醇、乙醇三种溶剂制备藏药紫花黄华粉的提取液,再采用化学检识法之显色试验、荧光试验、沉淀试验以及纸色谱层析显色试验等方法鉴别该药材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各类显色现象和沉淀现象,得出藏药紫花黄华含有黄酮类、酚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以及植物甾醇、三萜类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论将上述结果与黄华木属和沙冬青属化学成分作对比,进而提出紫花黄华活性成分筛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藏药为主的一些产品逐渐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始在民族药的市场上独领奇秀,消痛贴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奇正藏药的拳头产品并以良好的优势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地位。进入21世纪后,藏药的开发速度迅猛增长,在市场拦路虎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省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13年5月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前实验室主任陶燕铎研究员,现实验室主任岳会兰副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左建平研究员。实验室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藏药材基源考证;建立标准藏药材物种库;构建青藏高原特有藏药资源化学库;构建青藏高原特有藏药材化学对照品库;通过化合物活性筛选和结构修饰,构建功能样品库;新药发现,天然药物的创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