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28):41-42
在写作,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中,场面描写是少不了的。我的少年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川西地区风俗民情的,被儿童文学界称为“少年乡土小说”或“川西风情小说”。这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重有特色的场面描写。场面描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要是铺排不好,处理得不当,那人物就立不起来,作品也会乱成一团麻。我写的中篇小说《赶庙会的孩子》,五万多字,反映一群穷苦少年在池桑镇大庙会期间的生活和遭遇,表现孩子们在与丑恶势力的斗争中所展露的坚强、勇敢、机智和团结互助。写这部作品时,我十分激动和兴奋,有很多故事急于告诉…  相似文献   

2.
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德》的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而成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全面的反映。小说中出现将近700个人物,有贵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农夫、囚徒、强盗、妓女等等。描写的生活场面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至唐代,正如鲁迅所说,开始了“有意为小说”的时代,进入了小说史上的成熟期。艺术上也形成了如鲁迅所说的“叙述宛转”、“丈辞华艳”、“施之藻饰”,“扩及波澜”的特色。以“叙述宛转”、“扩及波澜”而论,主要是指情节的特点而言,而在情节发展中,小说家们又着重于场面的描写与渲染。文章就唐代小说中种种生动、别致感人的场面描写及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徐志清 《现代语文》2014,(2):143-145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称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的点睛之处,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情节更加明朗,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不能没有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或者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或者使情节发展更加生动,扣人心弦。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就能够体会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它是理解深入化的有效抓手。这也是好多文学爱好者喜欢看小说而不愿看根据本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义教材《少年闰土》一文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下来的。课文写景优美.场面生动,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但我认为文中“项带银圈”中“带”字的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英国当代少年文学女作家安-卡西迪的获奖小说《寻找JJ》和中国当代女作家迟子建的成长小说《岸上的美奴》都是涉及少女“弑”母的叙事。女儿的过激行为与其对母亲的女性身份的认同危机休戚相关,而其背后均有一个冷面“杀手”,即他者或公众的权力压迫。这两个关于“严肃主题”的文本属于反乌托邦性质的成长叙事,但都指向“温暖和爱意”,着眼于呈现女儿内心世界的叙事方法等也都表现出作者同情兼批判的写作立场。本文通过对中英两个文本主题的深层解析和叙事比较,指出《岸上的美奴》此类深度反映少年成长困境的中国成人文学中的文本,可以和获得英国“值得信赖的少年文学奖”的小说《寻找JJ》一样,放入急需“智力挑战”的少年读者的阅读范畴,并以此来促进中国儿童文学中尚不发达的少年小说类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骈对小说产生影响,既是由于作家的原因,也是由于体自身发展的需要。骈影响小说,有一个从初步介入到与小说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骈对小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场面、景物的描写和渲染中,它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性,增强了小说的意境美。骈对小说的影响,提高了小说的艺术价值,使小说更受读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场面描写的切分与组合王庆华场面描写是叙事类作又的基本功,小学生要与好作文,必须学会场面描写。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4”作文要求写一个场面(如运动会)。要写好比赛场面,写作前,教师应组织学生观看或者进行一次比赛活动,学生有了亲身感受,就比较容易写。可...  相似文献   

9.
塞林格和苏童作为书写“成长小说”的大家,他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少年形象。塞林格开风气之先并对苏童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后来者.苏童在少年成长背景、人物个性打造上和塞林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塞林格“成长小说”的少年视角叙事和语言风格也影响了苏童的写作.苏童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独特认知在这些方面又有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因此,苏童对塞林格既有借鉴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10.
解读才子佳人小说的男权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以“才子”“佳人”为主人公,演绎他们的婚恋故事。虽然才子佳人小说中描写了一群光彩夺目的“佳人”形象,呈现出女强男弱的两性格局,但它仍然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可从小说中对“佳人”形象的描写和婚姻状况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发端于“五四”运动的现代小说强烈地感染着莘莘学子,在此之前小说理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酝酿。理论家呼吁应“专出一种小说,足备学生之观摩”,由是儿童小说便渐渐在当时的校园兴起。描写苦难人生,颂扬硬汉精神,表现童真童趣,是处于草创期儿童小说的三大题材取向。儿童小说是我国现代小说意识觉醒的产儿,它的诞生与发展,为我国现代儿童学的繁衍提供了宝贵的借。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蔚为大观,可是在女作家所谓的“个人化”写作大潮中,对女性生命意识的发掘更多地指涉身体欲望,倾向于个人“性”的解放或性欲的放纵。与此不同,铁凝小说没有对性场面、性行为细节赤裸裸的生理描写,也没有与历史疏离的纯粹躯体欲望言说,更找不到男权话语意欲窥探的欲望对象。铁凝的小说着力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表现女性集体无意识的性心理和性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朱利端 《文教资料》2009,(13):12-14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任务,独特鲜明的艺术形象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从人物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出发;紧扣小说情节发展与人物活动的环境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华山武功描写作为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具体体现,主要经历了由“实”至“虚”、由“杂”至“纯”、由“生”至“熟”几个阶段,表现出产生的想象化、形象化、多元化,内涵的人物化、文化化,获得过程的人性化、集大成化,以及场面的诙谐化、立体化、多变化等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共同特点.同时,华山武功描写还表现出与华山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特点,反映出金庸对华山自然与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充分尊重,以及为此作出的自觉努力,从而使华山武功描写具有了华山特色.  相似文献   

15.
“周口作家群”的后起之秀尉然,为当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优秀的乡土小说,其小说文本独特而出色的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以喜剧笔调书写悲剧内容、生动鲜活的场面描写、本色地道的乡土原生态语言运用、鲜明现代性的凸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废名诗化小说的意境营造方式进行品析,认为废名采用了两种方法在诗化小说中营造深远的意境。一是用“写境”的方法,把古今诗句的意境融化在场面描写中;二是用“造境”的方法,仿照唐人绝句的特点,选择小桥流水、竹林旭日、古塔菱荡、青草衰坟等典型乡村意象,来虚构朦胧缥缈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课本中小说这一文体,在总结小说中细节描写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展开论述,希望在学生的写作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少年小说与少年读者的期待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小说中对人物微妙的心理刻画,及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使少年儿童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这正是少年小说兴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老舍的小说的独特性,除却其集中描写市民生活之外,更重要地体现在他对中西戏剧尤其是中国传统戏曲因素的悉心借用与化合方面.老舍小说其情节中的戏剧冲突和悬念、结构布局的完整统一、场面描写的精约动人、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和性格化、人物造型的写意化等等,使小说呈现出整体性的“戏剧化”风貌.这一探索实践及其获得的成功,既记录了中国现代小说成熟过程中与戏剧传统艺术的紧密关联,也为中国小说在今后发展中如何融合其他文类因素成就自身优势与特色,提供了另一维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的创作主要呈现出两种新的走向,即以林白、卫慧等为代表的“逍遥”式写作和以铁凝、方方等为代表的“拯救”式写作。尽管持这两种写作姿态的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但这两个创作群体对以往女性小说写作的冲击以及对当下女性小说的拓新是不容抹煞的。这两种走向对女性小说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