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比如,帝王和帝位被称为"九五之尊",帝王的殿宇楼阁及所有建筑的尺度数字多以"九"为单位。紫禁城以及皇家园林的大门,装饰用的称为"九路钉",每扇门上金黄色的  相似文献   

3.
《考试》2011,(12):52-52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干九百九十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于是多用九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与九有关的还有: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钉。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帝王和帝位被称为"九五之尊".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殿宇楼阁及所有建筑的尺度数字多以九为单位.紫禁城以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用"九路钉"装饰.每扇门上金黄色的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八十一个.故宫"三大殿"高度都是九丈九尺.正阳门正楼也是九丈九尺.颐和园的排云殿同样是九丈九尺高.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萃》2001,1(7):188
“九”为奇数之最。在我国,“九”字最富于神秘的色彩。帝王时代,凡城门数、宫殿数、 门钉数多以“九”计,如形容紫禁城“宫阙九重”,太和殿采用“九开间”,故宫的门钉取 九九八十一个数目。甚至宫廷器物之名亦贯以“九”字,如九龙杯、九桃壶、九龙柱等。以 “九”表示广大繁杂众多的词也不少,如:九天、九州、九重、九泉由“九”的倍数派 生而来的数字也受到人们的崇尚,如十八罗汉、十八般武艺;孔子贤者七十二,天坛祈年殿 旁建七十二间长廊;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鼓楼击鼓和寺院撞钟要一百零八下… …  相似文献   

6.
“九”字的演化引伸是从实数的九到多数、极数乃至神秘的、种化的“九”;而神话形象发展的最高阶段正是符号型。故屈原《九歌》中的“九”并非传说定论中所认定的实数的九或是多数的九,这里的“九”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神的符号。《九歌》即“神的颂歌”。  相似文献   

7.
扎实、灵活化难为易梧州市万秀区教育局教研室黄卓雅“九义”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黎冬莲老师上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这节课,用的是“九义”新教材,她在教学中又是怎样体现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8.
《数书九章》中有一张“阴阳象数图”,它是秦九韶占筮方法的理论根据.关于该图的来历和出处,目前尚无定论.文章通过对宋代“先天易”学理论的考究与分析,结合今人对秦九韶生平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阴阳象数图”是秦九韶自创的,而其理论根据则直接来源于“先天易”中的“阴阳象数”学说.  相似文献   

9.
“九”为数之极在十进制计数方式中,“九”是最大数,一旦超越“九”,就是对“零”的回复。因此,“九”数便蕴含了“登峰造极”的文化含义。在中国,古代就尊称九为“天数”、“阳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分天下为九州、九天。“阳数”的极限“九”为阳之极。九是三的自乘数,三为阳数,因而“九”就成了阳数的极限,谓之“重阳”,这就是“九九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由来已久,含义十分丰富。“九”、“久”同音联义,人们不免联想到亲情友谊,祝愿“人长久”、“情永在”。“九”里包含着“多”由于“九”为数之极,因而“九”又与“多…  相似文献   

10.
数词小议     
数词除了表示数目之外,在汉语里用法十分灵活,很多时候不表实数,而是表示虚数。同时,数词还具有文化色彩、神秘色彩、地方色彩。恰当使用数词,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因此,数词也可用作多种修辞手法。一、数词的活用1.“三”或“三”的倍数表示“多”。在汉人心目中,3是多,3的倍数,6和9也是多,6和9的倍数12、36、72、108、360、720,等等,也都是多。清人汪中在《释三九》中说:“三者数之成也”,“九者数之终也”。“先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所以,…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栾淑珍,慕淑清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第二册中出现的加减法应用题,主要是比较两数多少的应用题。这一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概念的综合运用。判断哪个量多和分析多的量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实质是“同样多”、“比多”、“比少”概念的综合运用;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心中,“九”为大数,是个很特别的数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这一说法,认为“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九”在中国文化中也特别被看重,譬如:九霄、九州、九重天、九九归一、九九八十一难,好像凡与“九”有关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雷颐 《学习之友》2006,(8):42-44
“万岁”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据王春瑜先生在《“万岁”考》一文中考证,在汉武帝之前“万岁”字眼虽也常从帝王和臣民的口中出现,却不是帝王的专称。是汉武帝巡幸嵩山和芝罘(fú,伏)山时,制造了“山呼万岁”的神话,“万岁”始成封建帝王的专称。  相似文献   

14.
“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数与代数”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培养初中生的数感、数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多名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进行观摩和分析,以人教版教材内容为例,总结出三种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数与代数”模块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感”的概念首次被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提出。所谓“数感”,狭义地讲,就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即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是一种自觉的态度与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形式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相似文献   

16.
陈红旗 《学语文》2010,(4):18-18
《滕王阁序》历来以辞藻华美、绘景传神著称。然而.作者在把宴会的盛况铺叙渲染到极致之后。“兴尽悲来”,转入对人生仕途的冷静思索。“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长安”乃帝王所居之地。“望长安”即渴盼帝王重新任用;不过“关山”重重.难以逾越.由于自己触怒皇帝造成的隔阂一时难以弥合,只能叹息谁来同情我这个“失路之人”。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90页例5、例6。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学会解答这样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3.渗透对比思想、知识间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等辩证唯物观点。教学重点: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较大的数是由和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与比较小的数多的部分组成,求较大的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教具,学具:磁黑板,投影片,图片及黄、红花。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有黄花5朵,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红…  相似文献   

18.
过去,北京的许多皇家建筑都和“九”这个数字有关,如北京内城最早是九个城门(西直门、阜城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天安门的城楼是九像重楼。故宫四个角的结构是九梁十八柱。皇家建筑物大门上门钉数是纵九横九。天坛祈年殿顶是九龙藻井。北海和故宫的九龙壁都是九条龙等。皇家建筑物为什么都和“九”这个数目字有关系呢2原来,按过去阴阳的说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数中的最大者,称为“极阳数”。古代常用“九”数象征天。《易经》上也说“九”数含有吉祥之意。因此,古代的皇家建筑多…  相似文献   

19.
神秘数“九”在《楚辞》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一是祭祖。《九歌》是一组民间祭祖乐歌,十一篇内容都与祭祖相关;二是崇天。“九天”的“九”是楚族神圣的、神秘的表现崇天观念的数字符号;三是崇日。楚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九阳”神话潜藏着楚族炽热的崇日精神。  相似文献   

20.
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数感”这一概念,一些学者对数感的含义作了探讨,认为数感是“感知”、“观念”、“知识,,等.其实,“数感”是对数的感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数感发展的关键期是低学段.数感的教学需要实际背景的支持,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数感的培养需要直观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