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每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狮子和羚羊会同时从睡梦中醒来。狮子想:我必须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不然我就会饿死。羚羊也想:我必须胜过跑得最快的狮子,不然我就会被吃掉。于是,几乎是在同时,狮子和羚羊一跃而起,向着太阳升起的  相似文献   

2.
给万芳的信     
<正>一、请为《羚羊木雕》中的"我"给万芳写一封信,不少于200字万芳:对不起!我食言了。我知道这样做伤害了你,可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你后的第二天,我妈妈发现木雕不见了,于是就质问我羚羊木雕的下落,我不得已说出送给了你。我试  相似文献   

3.
编者易题意在立镜《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发人深思的古代寓言,说的是羚羊和狮子的故事:每天清晨,羚羊睁开双眼就会想到,今天我必须跑在速度最快的狮子的前头,否则我就会成为狮子的美餐。几乎就在同时,狮子醒来后就会想到,我得赶上速度最慢的羚羊,否则我就会饿死。于是,羚羊和狮子同时出发,草原上新的一天就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5.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在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相似文献   

6.
一只直角羚羊遇上了一头狮子。面对来势汹汹的狮子,直角羚羊思忖:逃跑肯定来不及了,唯有背水一战。于是直角羚羊低下头,像挥舞镰刀似的摆动锋利的长角,鼻孔不断喷气,想吓退狮子。狮子当然不吃这一套,吼叫着扑了过来。直角羚羊也毫不示弱地冲了上去……结果,狮子给钉在了直角羚羊的长角上,两者都无法脱身!但是对于羚羊来说,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胜利了。羚羊反抗可能逃出狮爪,但羚羊不抗争只能葬身狮口。弱者不一定永远是弱者,在与强者的较量中,要让对手清楚棗我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我绝不能屈服。直角羚羊斗狮子@小艾  相似文献   

7.
上帝的惩罚     
狮子天天追捕羚羊,羚羊们忍无可忍,就向上帝控诉狮子的罪行,要求上帝惩罚狮子。上帝说:“狮子确实做得太过份了,我要好好惩罚它们。”羚羊们高兴得跳起来,问上帝准备怎样惩罚狮子。上帝说:“你们以后每天都送一些同伴到狮子的窝里去,那样狮子就不会追捕你们了。”羚羊们莫名其妙地问:“不是说要惩罚狮子吗?怎么叫我们送上门去给狮子吃?”上帝说:“这就是我对狮子的惩罚。”这算什么惩罚呀!羚羊们大失所望。但上帝做出的决定却不能不执行。从此以后,羚羊们每天都挑选一些老弱病残的同伴,送到狮子的窝里去。以前狮子们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几乎…  相似文献   

8.
在辽远的非洲大草原上,狮子和羚羊是一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对头,但它们在每天的清晨都面临同一件事——奔跑,狮子的奔跑为了捕获羚羊作为鲜美的早餐,羚羊的奔跑则是为了逃生。结果羚羊跑过了狮子,狮子则在后面懊恼地咆哮:我已经很努力了。羚羊停下脚步:我拼尽了努力。由此可见,同一件事,努力和拼搏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也不一定能如愿以偿的。  相似文献   

9.
一、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注重对话,平等交流。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围绕“羚羊木雕应不应该要回”的观点,我刻意点拨提出:“羚羊木雕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作为学生还不能自我支配。”一语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情感:“羚羊木雕即使价值很高,也不及好朋友的情谊,因为友情是无价的。”“没错,而且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那我就有权支配。”  相似文献   

10.
《羚羊木雕》因其情节接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加之反映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受学生喜欢。本文的情节大致是:爸爸从非洲回来送给“我”一只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讲义气的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逼着“我”从万芳那里把羚羊木雕要了回来。该文选自1984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11.
巨蟒与豹子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各自打着“算盘”。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  相似文献   

12.
一技在文章的结尾,出现了疑问句的形式,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疑问式结尾。这种形式在整篇文章的最后,提出问题(或进行反问),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意味悠长。张之路的小说《羚羊木雕》,"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要回来,"我"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相似文献   

13.
活泼可爱的羚羊雷弟死了。羚羊妈妈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狄威探长,您一定要帮我把凶手揪出来,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4.
巨蟒和豹子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只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瞪着巨蟒,巨蟒瞪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先消灭巨蟒。巨蟒也想,我如果要想吃到羚羊,必须先消灭豹子。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也扑向了豹子。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死它,我就会被巨蟒缠死。巨蟒缠着豹子  相似文献   

15.
巨蟒和豹子     
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只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瞪着巨蟒,巨蟒瞪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先消灭巨蟒。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先消灭豹子。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  相似文献   

16.
在非洲,每天早晨当羚羊睁开双眼时,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不然就会被狮子吃掉。”而此时此刻,狮子也从睡梦中醒来,闪现在它脑海里的第一件事是:“我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不然我就要饿死。”于是,几乎就在同时,羚羊与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正在升起的太阳奔去。  相似文献   

17.
某日读到一则寓言故事,大意如下:每天清晨,羚羊睁开双眼就会想到,今天我必须跑在速度最快的狮子前头,否则我就会成为狮子的美餐。而几乎同时,狮子醒来后想到,今天我必须赶上速度最慢的羚羊,  相似文献   

18.
一、课堂导入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一篇《羚羊木雕》的课文,请哪位同学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一下。学生复述:“我”和万芳是好朋友,在“我”不知底细的情况下,把一只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我”父母得知后,非常生气,因为这只羚羊木雕非常珍贵,他们要求“我”一定要把木雕取回来。我觉得非常为难。二、提出问题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能不能理解父母的做法?学生甲:我不能理解。我觉得“我”去取木雕时,会伤害“我”和万芳之间的感情。学生乙:我能理解,因为这只羚羊木雕毕竟是太珍贵了,小孩之间互相送这么昂贵的东西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9.
<羚羊木雕>,文题即线索.全文就是围绕着这只名贵木雕展开故事情节的:文章开头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进而用尽各种方法让"我"去讨要本已经送给万芳的羚羊木雕.文章中间还穿插着对"我"和万芳真挚友谊的回顾.毋庸讳言,父母的逼迫、万芳的仗义让"我"很是为难,尽管最终万芳并没有因为我的食言而记恨"我",但是"我"仍觉得"我"是全世界最伤心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头狮子正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一定要努力地奔跑,以追赶上“长跑健将”——速度极快的羚羊。与此同时,在离狮子不太遥远的地方,一头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一定要努力地奔跑,以逃脱“林中飞兽”——速度极快的狮子。第二天,狮子与羚羊果然相遇。二者都拼命地奔跑,狮子追了好半天也没有追上羚羊。旁观的动物问狮子这是什么缘故,狮子说:我奔跑只不过是为了一顿丰盛的午餐,羚羊奔跑则是为了一条生命。所以,它当然跑得比我快。印象延伸:目的不同,努力的程度自然会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便大相径庭。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