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先学做新闻编辑,还是先学做新民晚报编辑?就我自己的体验,认为还是“先学做新民晚报的编辑”好。每一个报纸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编辑工作有它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律。初学新闻编辑的人,得先有感性知识,掌握自己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殊规律,才能有比较深切的感受,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从而去掌握新闻工作、包括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新民晚报原名新民报晚刊,解放前就已在上海出版。如果从1929年新民报在南京创刊的时间算起,它  相似文献   

2.
先学做新闻编辑,还是先学做新民晚报编辑! 就我自己的体验,认为还是“先学做新民晚报的编辑”好。每一个报纸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编辑工作有它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律。初学新闻编辑的人,得先有感性知识,掌握自己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殊规律,才能有比较深切的感受,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从而去掌握新闻工作、包括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新民晚报原名新民报晚刊,解放前就已在上海出版。如果从1929年新民报在南京创刊的时间算起,它已存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家老报纸是出过一些编辑人才的。三十年代有“三张一赵”之说,就是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和现任报社社长的赵超构。新闻编辑  相似文献   

3.
开心·责任     
前两天,应邀到天津财经大学参加学生组织的一个以"生活创意"为主题的TED分享活动。在我做了"生活中的情感创意"的分享之后,有两位大学生分别走上讲台——个是女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突发奇想,要到大昭寺前去晒太阳,于是便独自开始了历时半个月的西藏旅行。从这位女生那时  相似文献   

4.
丹飞 《出版广角》2013,(12):34-35
我与唐朝晖初识在一个饭局上。我在清华待到快长出青苔,才像个酒足饭饱的酒囊饭袋,乐颠颠离开清华。在那座"世界最美校园"里先五年,又五年,中间自我发配到长春做了一年准公务员,这之后就去上海,到贝塔斯曼做策划编辑。与唐朝晖相识就是在这期间,其时我想追春树的新书,春树的书后来不了了之,在作家社出版时责编让我给写几句话,我就写了那句著名  相似文献   

5.
旅行的意义     
从北京到纽约飞了21个小时,在伊斯坦布尔又等了两个小时——从来没有过的漫长旅程,漫长到我希望这不过是淘宝上的一次失败交易,有7天无条件退款条款。在黑暗的机舱里,我困在一个一直打呼噜的男人与一个一直裹着毯子看电影的女人之间,鼓很久的勇气才能起身去一下洗手间,站在镜子面前苦苦思索着一个旷世难题: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洗洗头呢?上一次思索这个问题还是在西藏。爬了4000多米的雪山后住在一家小旅馆里,  相似文献   

6.
张京 《出版参考》2004,(11):24-24
1929年,南京,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创办。《新民报》创刊选择的是九月九日,以纪念孙中山先牛于1895年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反抗清廷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7.
叶冲 《记者摇篮》2006,(10):39-40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看这么一段台词:“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杨红旗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件事情,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将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个月,我一直强迫自己忘掉,可是你们一步一步地把我逼回来,回到那个我根本无法面对的晚上。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分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痛哭……)我现在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所有的人的面前,工作没了,朋友没了,什么也没了。你们满意了?在我心里有两个凶手,第一个凶手是那个坏蛋,…  相似文献   

8.
张笑恒  小示 《出版参考》2008,(12):48-48
所有二三十岁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很多人慢慢地让自已的梦想变成了梦境,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是为什么?前者的理由是自己没有时间,他们最喜欢说的就是“太忙了,我没有时间去做那些我想做的事。”但是后者却从不抱怨,而是善于在繁忙的生活中,挤出一点时间,哪怕是一小时,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9.
不知为什么,我的选择始终充满争议,记得,学校毕业进单位工作,在选择做驾驶员还是做修理工时,我选择了拿扳手。1993年进媒体,《杭州日报》和《浙江工人日报》全部录取,我选择了后者,大家都说我傻。此次来嘉兴,也是在一片争议声中走进嘉兴日报社,担当起了在浙江平面媒体史上从未有过的职位——视觉总监,分管日、晚报的摄影和美编。然而,要迈出这一步没有一定的勇气是办不到的,尽管年薪30万,要知道,这一跨将结束我30年省级干部事业编制的待遇,档案放进人才交流中心,我将成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个体户。“你放弃这么好的编制啊?”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的一个工作人员对此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0.
何凯 《出版广角》2014,(4):42-45
2014年1月5日,新民说年度文化沙龙暨凤凰网读书年度盛典,以"新国民·新国家·新世界"为主题展开三场论坛,汇集钱理群、贺卫方、王人博、秦晖、许纪霖、许章润、刘瑜、何怀宏、熊培云、欧阳江河、格非、戴锦华、柴春芽、王利、施展等15位学术、思想、文化界人士,为读者呈上2014年开年第一场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1.
正对年轻记者我们寄予厚望。新华日报在九年前招聘了一批年轻记者以后,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没有新进年轻记者,这样就造成了五六年之久的断层。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开始重视这个工作,这两年基本上年年都进新人。我们去年年底做了一个统计,新华日报现在50岁以上的资深记者、资深编辑,占18.43%;50岁以下、30岁以上这个层次的人,占了67.74%,这部分我们称为骨干记者;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是13.82%。  相似文献   

12.
1950年国庆节,是重庆解放后迎来的第一个国庆节。当时我19岁,在重庆《新民报》做新闻练习生刚好一年。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国庆游行采访。如今五十九年过去,当年的一切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3.
屈指算来,我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已经30个春秋了。 30年来。在宣传思想战线上我当过报道员、宣传干事、宣传科长、部长、政治部主任等职。回顾总结从事宣传工作实践,我感受最深的是:坚持“四心”。 一、要有热心。最初做宣传工作时,我也是从朴素的个人兴趣爱好开始的。1965年,仅有初中文化的我,一步入军队这所大学校,就同“宣传”结下了不  相似文献   

14.
金保罗2012年之前在山东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品牌。企业初期没有品牌影响力,主要销量集中在中秋、春节两季,在这期间选择在山东电视台投放广告,拉动销售,全年销售额只有1-2千万。当时做过不少产品,像花生奶、果粒橙、八宝粥等。同一时期山东市场植物蛋白饮料企业繁多,像东营一大早乳业、聊城好佳一乳业、日照百慧乳业、兔八哥集团、汇友七个核桃、九仁核桃露等,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摆在企业面前就两条路:一、继续这样不温不火  相似文献   

15.
写稿角度究竟如何选,笔者曾作过一点粗浅的探讨。我的体会是:“以小见大”,即尽量选择具体的典型的富有个性的一个或几个“小镜头”体现主题,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以小见大”的好处是:容易写得“实”,写得“深”,像农民打井“开口小,挖掘深”。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二年,农村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各地报纸、电台都报道这一喜讯。当时我没有像众多的稿子那样,去写:翻滚的金浪,如山的粮堆。而是通过一位磨镰能手磨镰一事。他整整为村里人磨了30年镰刀,没有说不快的。而今年,他磨的镰刀,大伙都嫌不快。“原来是麦子长得太好了”。我写出了《镰刀为啥不快》,从一个小小的镜头反映了丰收景象,反映了包产到  相似文献   

16.
我只需带着耳朵,聆听就好2009年7月11日,先于季羡林先生几个小时,93岁的任继愈先生驾鹤西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谢冕说,"他的离去使我感到悲凉",我也感到了这种悲凉。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像被剜去了似地疼痛,  相似文献   

17.
电影院里,有“儿童不宜”,像一道无形的法律准绳,避免了很多不可知的灾难。电视没有。三岁的幼童想打开就打开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了。他们从电视里能看到什么呢? 假设我是一个三岁幼童,某天我打开电视,仅仅在一小时之内,我看到如下镜头:  相似文献   

18.
言论     
《档案管理》2007,(1):81-82
欧盟刚刚在衣裤问题上赢得了一寸,就进而限制中国鞋子的尺码了。——德国媒体如此评价欧盟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我拥有6个忠诚的仆人,他们教会我一切。他们是何人、何时、在何处、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去做。——英国诗人拉迪亚德·基普林谈自己的人生经验你爱一个姑娘,她还能领你的情;你爱一个明星,他只能领你的钱。——乐评人王小峰如是说我不喜欢把电影叫做Film,太严肃。我喜欢叫做Movie,有童心在里面。——李安说电影人总是在寻找突破,寻找新鲜的东西,心里像小孩子一样,永远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你去问一个标准的美国…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中国催生的战斗中,经常同国民党反动派短兵相接的著名女记者浦熙修,离开人间已经十年多了。每次到南京,我都要去长江路转一转,对一幢经受了几十年风雨的危楼,默默地瞥上几眼。这是浦熙修1947—1948年住过的地方。她当时在南京新民报当采访主任。这里离报馆近,穿过邓府巷就到了破布营口的新民报馆。为了在工作上“喊得应”,她特地将家安在这幢简陋的木板小楼上面。中共代表团刚在这年春天撤离了南京,各种反动势力的跳梁小丑一齐张牙舞爪起来,浦熙修很快成了他们撕啃的猎获物。除特务的盯梢、警告、恐吓外,一些反动的通讯社也乘机起哄,散布谣言,对她进行人身攻击。她被剥夺了正常的采访活动的权利,但是她没有停止战斗。  相似文献   

20.
常常听到一些发行人员为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而苦闷。这倒使我想起了一个历史故事来。清代学者汪中,原本就是一个卖书人。用现代语来说,也就是图书发行员吧!他七岁丧父,靠母亲打草鞋、做裁缝和给人洗衣服维生,冬天没有被子盖,只好在柴草堆中过夜。穷到这步田地,当然没有上学的机会。到了十几岁,汪中到一家印书作坊当学徒。在这里,他除了要干许多杂活以外,还要上街去卖书。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他坚持读书。每天晚上都要学到三更天。第二天,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又马上起身。卖书的时候,他挑着书,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利用空闲,坐下来看书。就这样,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把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