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正>人类有的时候聪明,有的时候傻,但始终在进化。历史有的时候是故事,有的时候是事故;历史不是镜子,是开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下面说说1860年的9月29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咸丰逃离圆明园的事儿。在圆明园建成以后,清朝的皇帝就一直住在这个园子里。很多皇帝可能一辈子就去两回紫禁城,登基一回,结婚一回。紫禁城给人的感觉是保守、呆板、戒备森严,而圆明园给人的感觉极为浪  相似文献   

2.
现在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经常出现“自拟题目”的命题。有的学生忽视拟题,认为我的文章你非看不可,管它题目好不好,正文好就了不得。有的认为拟题重要,却在拟题上大伤脑筋。那么议论文拟题有哪些要求和方法呢? 我认为议论文拟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听到过这么一则消息,北京各界人士中有人主张修复圆明园。乍一听来,觉得蛮有必要,但仔细一想,未必使得。圆明园是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精萃。在华丽的宫殿中,收藏着难以计数的珍珠宝物,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无法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可见想修复它,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巨额资金。但即使现在有了资金,有了一切能修复圆明园的条件,我认为还是不要修复的好。因为有种“美”是不可重复的,如同人老了,不能够还童一样。罗…  相似文献   

4.
全国训诂学大纲讨论会今天就要结束了。训诂学会陆宗达同志让我来讲话,临时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语言工作者应有的修养”,我来不及准备。前些时在北京市语言学会上讲了“我的治学经验”,《光明日报》发了个消息,没有具体内容,我就在这里讲一讲。这和你们出的题目,大体上接近。我从事语言工作几十年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我一生治学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八条。第一条,研究语言学要掌握方法论,要懂点唯物辩证法。我常说,研究学问要有方法,有的人一辈子搞不出什么名堂,就是不懂方法论。我认为方法论很重要。我在五十岁以前研  相似文献   

5.
商博 《新读写》2011,(7):99-100
背景: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来自各界的20多名专家齐聚园内,共商遗址公园建设大计。有专家提出。圆明园有必要复建部分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有专家提出没有必要修复。保留现在的状态。才是圆明园今天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函数的高考压轴题越来越难,而且含有参数,很多人发现,高考题给出来的标准答案都看不懂,连答案都看不懂的题目,怎么会做呢?不过高考给出的标准答案基本没有采用分离参数的方法,参数讨论的分类标准自然不好把握,但是很多题目是可以分离参数的,只是分离后新的函数并不太好处理,有的需要用到零点定理,有的需要多次求导,有的需要用罗必塔法则,等等.作者认为只要题目能分离参数,就可以解出,只是道路可能比较坎坷,就这些问题作者做了研究,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学生:我们在解答政治题目时,为什么有的题目一看就知道答什么,而有的题目却看不懂? 教师:任何政治题目的答案都来自题目本身。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是解题的前提。从出题的形式看,有问答题、辨析题、材料说明题等;从题目意思表述看,有明示、暗示等;从题目内容看,有道理设问、情景材料及材  相似文献   

8.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讲读课文。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国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导读。一、审题入手,捕捉中心讲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先由前篇课文《颐和园》美丽景点的概括介绍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后板书"圆明园"。提出问题:圆明园也是一座皇家国林,它比颐和国更要气派辉煌。可现在怎样了呢?(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挂图)已被毁灭,成了一片废墟。在"圆明园"的后面加上"的毁灭",把题目补充完整。(激发学生的兴趣)圆明园当时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9.
一、选题是中心一环自已虽然写过一些东西,但那算不上什么科学研究;企图认真研究点什么,是从一九五三年的暑假开始的,而这,又是和领导上的督促和帮助分不开的。一九五三年春天,教研室领导上为了准备科学讨论会上的报告,要我一定写出一篇科学论文。由於这是任务,所以就接受下来了。写什么题目呢? 有的同志叫我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题目是很好的,密切结合现实。但是,当考虑到材料的来源时,我有点踌躇了。这方面的理论问题掌握得不够,又没有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只能剪剪报纸。因而我放弃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0.
不自信有的考生开始答题的时候就怀疑自己用的不是最好的方法,这种心态会使得考生鬼使神差地反复修改答案,而且越改越觉得不像。在做后面的题时更是诚惶诚恐,根本没办法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去做后面的题(他们认为后面的题目比前面的题目的难度还要大)。  相似文献   

11.
要解题,第一道关口就是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入口,是对问题的最初感知和初步定向。同学们大都有这个体会:一个题目本来并不难,可就是解不出来或解错了,仔细一查,原来有的是题目的某些条件被忽略了,有的是把题目的已知条件看错了。还经常听到不少同学有这种反映:平时几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差不多,可是一到中考,有的同学就考得很好,有的就比较差。也有的同学反映:有些数学题在考场上不会做,一出考场就会解了。如此等等。这都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在目前教学中它却成为一块软肋,难以拿捏。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有的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完全靠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还有的则认为完全靠运气,碰到易写的题目就得高分,否则“,待宰”。基于这些认识,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用四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教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是作文教学中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仔细推敲一下,四步教学并末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最关键的一步被忽视了,那就…  相似文献   

13.
[文题] 人人都渴望拥有财富,但是,不同的人对财富的看法不同:有的人认为财富就是金钱,有的人认为财富就是智慧,有的人认为财富就是权力……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4.
高胜利 《高中生》2011,(8):53-53
不自信 有的考生开始答题的时候就怀疑自己用的不是最好的方法,这种心态会使得考生鬼使神差地反复修改答案,而且越改越觉得不像。在做后面的题时更是诚惶诚恐,根本没办法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去做后面的题(他们认为后面的题目比前面的题目的难度还要大)。  相似文献   

15.
期末统考很快就要进行了,笔者先在班内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该记的东西也没有记住.有些问题虽然已经讲过很多次,却仍有学生没有弄懂;有的题目已经让学生练习过好多次,可是仍有学生不会做.真的感到很无奈!为何有的学生一点就通,可是有些学生却屡教不会?跟他们理论没少讲,例题没少举,方法没少教,可他们就是理论听不懂,例题学不会,或方法不会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父母学校今天的活动是讨论会,讨论的题目是家庭中对孩子的奖惩,家长们谈得可热烈了。“我说话是算数的”玲玲妈:我认为教育孩子要以鼓励为主,因而常常给孩子一点奖赏。比如我上街,叫孩子不要跟路,就答应回来时带点好吃的。我说话是算数的,孩子总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师曾给学生出过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你有六个苹果,怎样用它们换来最大的回报?"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把苹果分了吃掉。立即就有人反对,认为该把它们做成罐头再去卖了。可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有的考生对某些知识点过分熟悉,因此在考试中只要一看到该考查点就像“条件反射”似的认为该如何做此题,而不是全面地分析该题的语境。这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误选答案在中考试题中十分常见。现结合‘99各省中考试题中的典型题目加以剖析,以期对同学们解答此类题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有的高中化学教材和高考卷中编拟的一些题目,涉及到用蒸气密度法确定低级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此类题目有明显科学性错误,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20.
编辑叔叔:在没动笔写习作前,觉得自己想得好好的,可是一下笔去写却觉得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吉林省磐石市呼兰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张乐实际上,我觉得这是根本没有想好才出现的问题。有的同学一见题目刚刚抓着了个“头”就认为想好了;有的只想好了写什么事,可语言没形成;有的想得不成熟,到写时又发现想得不对……所以这些,总起来说,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想好。那么怎样才算想好了呢?第一,想好具体的题目和材料。这个题材应当符合题目的要求,自己又比较熟悉。第二,想好文章的结构。也就是想想这篇文章准备分哪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又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