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邯郸师专学报》2013,(3):91-91
复旦大学哲学系东方朔(原名林宏星)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赵文化研究·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栏发表的《“可以而不可使”——以荀子(性恶)篇为中心的诠释》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哲学》2013年第3期第43.55页全文转载,该文指出:“可以而不可使”是荀子在《性恶》篇中回答“圣可积而至”然而却“皆不可积”的“自难”时所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2.
《邯郸学院学报》2013,(2):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4期第61—63页长篇转摘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柯马丁(MartinKern)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发表的研究战国时期赵国思想家荀子的论文《(荀子)的诗性风格》。该文摘是中国最高学术文摘刊物,转摘的文章均来自全国著名学术期刊。《邯郸学院学报》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文章被转摘,而且转摘的篇幅最长,这是近年来《邯郸学院学报》发表的文章第3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10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正式名单25家,《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成功入选,位列第4,是进入前10名中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第1期更是破天荒地从《邯郸学院学报》中精选出5篇研究赵国思想家荀子的文章,翻译成英语设置专栏发表,向世界传播荀子思想研究的新成果,康香阁编审应邀撰写了长篇综述,并担任栏目主持人。《邯郸学院学报》将赵文化研究和荀子思想研究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对邯郸学院学术史的重要贡献,也是对中国荀子学术史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邯郸师专学报》2013,(3):17-17
《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贝淡宁(DanielA.Bell,加拿大籍)教授的《平等社会下的礼仪等级》一文,该文从西方人的角度对荀子“礼”的特点给予了新的解读。《新华文摘》2013年第8期第164.165页摘编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邯郸学院学报》2013,(1):60-60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石洪波博士的《论荀子人性论的历史性》一文,该文首次论述了荀子人性论的历史性问题。《新华文摘》2012年第17期第161.162页摘编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6.
《邯郸学院学报》2013,(2):77-77
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主办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封二、封三刊登了邯郸学院中文系博士杨德春副教授撰写的《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同时配发了大会开幕式和“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两幅照片。  相似文献   

7.
《邯郸学院学报》2013,(2):53-53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张渭毅副教授在《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发表的《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主办的《语言文字研究》2013年第l期(第86.103页)全文转载,是该期唯一一家地方高校学报发表的论文被转载,而且转载最长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邯郸学院学报》2013,(1):67-67
《邯郸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长云教授的《荀子故里考辨》一文,该文经过梳理材料后认为:《史记》记载“荀子,赵人也”是正确的,荀子的出生地应该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而不是赵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新华文摘》2012年第23期第162页转摘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储朝晖博士的《省思中国大学精神》一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该文同时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之前,《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乔登云研究员的《赵都邯郸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摘编论点。  相似文献   

10.
《邯郸师专学报》2013,(3):72-72
《北京大学学报》“全国高校社科学报概览”是以文摘的形式向国内外学术界介绍高校学报的学术动态,自1993年开办此专栏,已产生很大影响。现在一些图书情报期刊统计单位已把此专栏列为文摘资料来源。《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的《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兼论荀子在道统中的地位问题》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转摘。转摘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邯郸师专学报》2013,(3):35-35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由国家教育部委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师范大学主办。它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被誉为社会科学文摘期刊的三个重镇,很多重要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将其纳入学术评价体系。《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梁涛教授的《清华简(保训)与儒家道统说——兼论荀子在道统中的地位问题》一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3期转摘。转摘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校勘对象为中华书局1988年版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简称点校本),兼及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刻本(简称光绪刻本)。校勘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荀子》原文与杨倞注文的文字错讹、脱衍、误倒、失校、误删、误改;二是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断句不当、标点符号的失误;三是对沈、王点校本校勘记的分类统计。全文共清理校勘失误300条。分为上中下3次刊出,此为第2部分,共清理《荀子集解》点校本正文部分《王制篇》至《礼论篇》校勘失误111条。  相似文献   

13.
《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俊才教授的《荀子天人说新解》一文,该文对荀子的天人说给予了新的解读。《新华文摘》2011年第6期第163-164页摘编了该文的观点,摘编全文如下:荀子天人说新解王俊才在《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非与天对抗,“制天命而用之”非人定胜天。理解荀子的“天人之分”必须建立在天的独立客观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之上,这样“圣人不求知天”、“不与天争职”,而“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就很容易贯通起来,展示出一个了解尊重天道与相信肯定人能的密不可分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校勘对象为中华书局1988年版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简称点校本),兼及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刻本(简称光绪刻本)。校勘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荀子原文与杨惊注文的文字错讹、脱衍、误倒、失校、误删、误改;二是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断句不当、标点符号的失误;三是对沈、王点校本校勘记的分类统计。全文共清理校勘失误300条。拟分为上中下三次刊出,此为第三部分,共清理《荀子集解》点校本正文部分《乐论篇》至《尧问篇》校勘失误90条。  相似文献   

15.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4):28-28
《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刘宏勋博士的《赵文化的历史哲理意蕴阐释》一文被《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摘编论点。  相似文献   

16.
益阳文坛新锐裴建平以短篇个说《黑狼和黑粮们的童话》在《中国青年》杂志1987年第11期“亮相”,并获小说处女作征文奖以后,他的创作便进入了一个旺盛期,近年来发表小说20余篇,主要有《走向成熟》(《湖南文学》1989第11期》)、《雪夜咖啡重》(《湖南文学》1990年第7溯)  相似文献   

17.
检讨对象为中华书局1988年版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简称点校本),兼及清光绪十七年王先谦《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刊本(简称光绪刻本).本检讨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荀子》原文与杨惊注文的文字讹误、脱衍、误倒、失校、误删、误改;二是沈啸寰、王星贤所撰《荀子集解》点校本断句不当、标点符号的失误;三是对沈、王点校本39条校勘记的分类统计.全文检讨共计300条.本文拟分为上中下三次刊出,此为第一部分,包含本文序言、例略,共检讨《荀子集解》点校本“考证”部分与正文部分《劝学篇》至《儒效篇》失误99条.  相似文献   

18.
我在《长江水利教育》1989年第4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论文,其中有一小错(118页,第3行)应纠正如下:又:黎祥族同志在《长江水利教育》1990年第3期(即1990年第3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数学启示》的论文,有一小错(56页第2行)应纠正如  相似文献   

19.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储朝晖博士的《省思中国大学精神》一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该文同时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之前,《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乔登云研究员的《赵都邯郸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被《光明日报》2005年5月11日第1版摘编论点。《新华文摘》辑览《邯郸学院学报》论文@康香阁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17,(3):44-49
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编辑试图删改《随想录》第七十二篇内容,据此,第七十二篇被认为首发在1981年9月25日《收获》第5期上。但巴金并不认可《大公报·大公园》的第七十二篇版本,且在第七十三篇对删改一事提出抗议。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对该文做有题无文处理,该篇全文最早发表于1983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的单行本《真话集》。发表风波体现出巴金为讲真话而抗争的精神。考察第七十二篇、第七十三篇发表始末能从细部充实了巴金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