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有关社会政治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尤其巨大。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制思想、德治思想、尊先王、重后王等方面。从礼法关系和先王后王地位出发,探索荀子的政治哲学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荀子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了荀子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从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方法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荀子教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荀子以治学严谨、识力卓著、综合百家而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著作规模宏浩,笔锋犀利独创,率言富国强兵之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的消费伦理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借鉴意义。消费思想是荀子富国强兵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极大比重。大体说来,荀子的消费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养人之欲:人欲合理与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义利现不同,荀子看到了经济地位对人精神品格的影响,正眼估价了金钱、利益对人生的意义,提出了“生而好利”的人性理论──性恶论。性…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儒家的经济思想中,等级观念贯穿在各部分理论中,可以说,不抓住这一核心就很难掌握先秦儒家经济思想的实质。本文打算对先秦儒家(仅对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级观念的主要内容、产生的条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先秦儒家等级观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先秦逻辑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中国逻辑史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之逻辑思想,颇具特色,对先秦逻辑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教育思想吸收诸家之长,兼容并包,在先秦诸子中较有特色。本主要论述荀子的尊师重教思想及其在教育内容上的有关主张,希望从中发掘有益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养分。  相似文献   

7.
《荀子·大略》篇中"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这句话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因为,关于"行"的方面有千万,可为什么荀子却只言"礼"?笔者以为,这与荀子的整个礼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句话包含着荀子非常丰厚的礼学思想内容。本文拟从荀子说这句话的原因,即"礼"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内容,主要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关于荀子这句话的评价等,这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评析,以期能以小见大,有益于荀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什么是教育思想?当前我国有哪些教育思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怎样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集先秦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荀子同样集先秦荣辱思想之大成,成为中国伦理史上对荣辱思想展开系统论述的第一人。摒弃其封建糟粕,挖掘其荣辱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我们今天确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究竟什么是模型思想?√2是一个模型吗?模型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初中数学中的模型思想与数学科学中所阐述的(数学)模型思想有什么不同?一道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题的解决是否就是建模(即建立模型的过程)?模型思想是否主要体现在问题解决之中?模型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核心价值何在?上述问题是初中数学的焦点问题、难点问...  相似文献   

11.
天人说足荀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荀子有"天人相分"的主张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等,于是近代以来与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相呼应,思想界主张荀子有"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思想的观点日渐增多.似乎荀子的天人关系主张是中国古代天人思想体系中的另类.实际当我们从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出发看他的完整的天人关系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绝没有强调"人定胜天"、"人能征服自然",而只是突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人类应该尽其所能了解、认识、适应、顺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敬天道而尽人事"是人类的努力方向,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的人性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课题。对荀子的人性思想需要通过多维度去理解分析才能很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逻辑的三大发源地之一,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的祖先对世界逻辑的贡献是巨大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逻辑学大家有先秦名辩逻辑学(即墨辩逻辑学)。而受墨辩逻辑学影响的荀子的逻辑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荀子,名况,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有《荀子》。其中《荀子·正名》篇既是语言学著作,又是逻辑著作。荀子是墨家以后先秦时期重要的逻辑学家。荀子的逻辑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同时又在儒家思想的笼罩之下,因而既在逻辑上有重要贡献,又不能避免伦理,心理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不仅在儒学发展史上,而且在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 要的地位,学者们一直比较重视对荀子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对荀子的管理思想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社会控制思想是荀子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规范又是社会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在荀子的社会规范思想中,“礼”、“法”是两个基本的范畴,而荀子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控制理论中软规范与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荀子年寿长高,苟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必有影响,荀子人生有百年跨度,其思想必有变化,按荀子思想之变化对苟子思想进行分期,就荀子思想每一期的地位和价值分别予以评估必能得出比较客观公正之结论。对于苟子思想进行分期研究是唯一科学的和可行的进行重新评估苟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研究的研究方法,舍此不可能得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关于荀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诸子中,荀子思想具有很鲜明的分的特点。荀子的思维分类方式有着很深的儒家传统影响和现实参照。一是儒家对礼的遵循、维护对荀子有重大影响,二是荀子对现实学术争论的回应,三是荀子对人与人性的理论分析。荀子分的思想力图重整已经混乱的现实世界,为大一统理论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荀子分的思想也是诠释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荀子》英译本有限,对其英译的研究也远远滞后于荀子思想研究。文章对国内外《荀子》英译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国外研究聚焦译文优劣评析,国内研究则既有微观的语言层面分析,也有宏观的典籍对外传播路径探索,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深入研究,以推动《荀子》英译及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圣人理想人格独具特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本文主要探讨了荀子圣人理想人格对当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作用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当今礼学教育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撰作本文目的有二:第一、试图由国际视野和比较方法来评述20世纪《荀子》研究;第二、介绍过去日本《荀子》研究的主要脉络和特色。由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讨论:(一)首先从三种途径整理《荀子》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大致评述整个20世纪《荀子》研究之主要见解的长处与短处;(三)回顾日本《荀子》研究之早期(约1880---1920)历史;(四)点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