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冰块放在沸水中一定会融化,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冰块在沸水中不融化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吧。在一根装冷水的试管里放几块冰,冰上放一个直径比试管口径略小的铁圈,防止冰在水中浮  相似文献   

2.
作为班主任,每当与学生谈心到口干舌燥之时,或亲切有加或心绪难平地送走学生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倒上一杯水,滋润干渴的喉咙。每到心情畅顺的时候,也会沏上一杯茶,慢慢品尝。然而这时的我,大都是眼睛盯着茶杯,脑中全是学生的影子。至于茶叶在沸水冲泡之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却常常熟视无睹,不太在意的。偶然一次,难得身心清闲,忽然有了茶兴。神闲气定地取杯,放茶,倒水。习惯地先洗一洗茶,把那些浮在水面的杂质(包括一些茶叶)毫不吝惜地倒掉,只剩下那些沉在杯底的。我想,浮在水面的茶叶或许品质不是很好罢。再次往杯中倒入沸水,留在杯底的那…  相似文献   

3.
一、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材注释①:“烛之武,郑大夫。”那么,烛之武,是姓烛,名之武?或复姓烛之,名武?抑或二者皆非?教材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4.
<正>景公喜欢捕鸟。一天。景公【摸着小胡子】:"烛邹,你帮寡人看着鸟,可别让鸟飞走了。要是鸟飞走了,你也就跟着飞上天去吧。"烛邹【向前一步】:"臣晓得。"天有不测风云。一天,烛邹上朝回来发现鸟笼空空的,鸟不见了,还在笼子的旁边拉了坨便便。"大鸟啊大鸟,你飞走了,我的小命儿就玩完了啊!"【绕着桌子走来走去,顿足捶胸,悲痛欲绝】烛邹焦急地去拜见景公。门外太监:"烛邹,你,你,你给我站住!君主正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考证出“炳烛”中的“炳”字为“焫”字之讹,此二字音、义相去甚远。但现有辞书、字书并未对此有所解说和区别。自“焫烛”错讹为“炳烛”后,“炳烛”又讹为“秉烛”。本文论证了“焫”一讹为“炳”,再讹为“柄”,后又通作“秉”的演变过程,从而区别了“焫烛”、“炳烛”、“秉烛”三词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6.
蜡烛与明清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科举考试用烛可分为科举考场用烛及科举考生用烛.明代乡、会试科举考场用烛数量可观,用烛品种丰富,用烛场合较多;清代会试考场用烛量大,清政府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试考场给烛方式及数量作具体规定,使其更为完备.明代考生用烛既承袭旧制,亦有所创新,体现明代科举制的与时俱进;清前期科举考生用烛并不规范,但经乾隆一朝整饬,考生用烛规范性达到顶峰.令人深思的是,清政府虽对科举制多有改进,然而不过是对譬如用烛制等无关紧要方面的调整,厘革始终未触动科举制的实质,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科举制终难逃走向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正>《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记录了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烛之武只身赶赴敌营,通过过人的外交魅力,瓦解秦晋两国的联盟,把一场灭国危机消弭于无形。从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烛之武不仅是一位志士、勇士,更是一位辩士。那么烛之武到底是怎样轻  相似文献   

8.
<正>《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一段历史公案,主人公烛之武在郑国危在旦夕之际,凭口舌"退秦师",力挽狂澜,使自己的祖国转危为安。每每教学《烛之武退秦师》,笔者对烛之武精妙的"说辞"(劝谏词),总是乐此不疲,且深感语言的力量和韵味真是"妙,不可尽言"。一、巧妙开场"意"深长面对临头的大祸,沉勇、智慧的烛之武对晋侯联合秦伯实施围郑行动"背后的意图"洞若观火;这是他瓦解"秦晋联盟"的杀手锏。烛之武在见秦伯的时间和方式上作了细致考量  相似文献   

9.
在唐朝的科举考试时就已经有了天黑后给烛完卷的制度。据《天中记》等史籍记载:唐代举行科举考试时,对黄昏后还没有完卷的考生,给木烛三条,三条木烛烧完,考生就必须交卷了。当时有个叫韦永贻的考生就写过这样一首诗:“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此外,关于给烛之事,还有这样一则趣话:唐德宗时,礼部侍郎权德舆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见天色已黑,而考生们依然在烛下埋头答卷,不由得嘲笑考生道:“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一考生听后,立即回敬了他一句:“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木烛烧残举子心@单良…  相似文献   

10.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其主人公烛之武也历来为人称道。的确,保全郑国,烛之武功不可没。但退秦存郑绝非单凭烛之武一张巧嘴就能做到,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还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  相似文献   

11.
翻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案例,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即:以"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艺术作为教学重点,品鉴语言艺术;以"烛之武"的品格作为主题探究重点,落实语文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学重点就对应着以"烛之武"这个人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一篇文言文,扩大开来,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教学内容的确立是第一位的,它是决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乃至评价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内容确立得不准确,教学活动就在大方向上产生了偏移。那么,《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以"烛之武"这个人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是否准确,就很值得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显示了烛之武出色的外交才能与雄辩的口才。本文对烛之武的语言艺术及逻辑修辞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有一篇非常经典的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内容讲的是烛之武在郑国即将灭亡之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师,瓦解秦国和晋国联盟,表现了烛之武超人的智慧和口才。我觉得烛之武的表现真是精彩极了,但思考之余,觉得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国与国之间政治的博弈上,秦穆公、  相似文献   

14.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相当丰满的。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辩士"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秦晋联军大举围攻郑国时,烛之武应郑文公之请,只身赴秦,说服了秦穆公单方面撤军,瓦解了秦晋联盟,拯救了国家命运。且看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一段说辞:秦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向把“退秦师”的功劳算在烛之武的身上.这一方面是由于烛之武能够“以三寸不烂之舌”退敌“百万之师”,另一方面是由于烛之武的辞令占了文章的大半篇幅。至于郑国大夫佚之狐,似乎只是作者用来从侧面陪衬烛之武的,使烛之武人未见而才已显。其  相似文献   

17.
晏子论罪     
《历史学习》2005,(12):11-11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烛邹不当心,逃走了一只老鹰。景公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好啦,大王,请处死他吧。”景公脸红了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  相似文献   

18.
烛之武是《左传》中记载的一个历史人物,载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之中。文中记述的烛之武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他有勇、有志、有谋,可他却一直没有受到郑文公的重用。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合以“莫须有”的罪名围攻郑国。在大军压境,郑国局势十分危急之时,烛之武受到推荐,前往游说秦伯退兵,以解郑之危急。烛之武不计前嫌,顾全大局,夜缒而出,去见秦伯,分析利害,比较得失,利用秦晋之间存在的矛盾机智论辩,慷慨陈词,既有形势分析,又有史事的引用,终于离间了秦晋之间的关系,使两国先后撤军,解除了郑国的危难。从这一游说事件…  相似文献   

19.
    
这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全诗共八行,三段.第一段写"蛾"和"烛"的悲剧,令人哀叹,发人深思-"蛾"为何"熄在烛边"?"烛"为何"熄在风边"?开头两句,衬托下文,与下文构成鲜明的对照。诗人在这里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第二段写萤火虫的光。  相似文献   

20.
《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课的一篇古文。在这篇课文中,刻画出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以言辞说退秦军的深明大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过程中,笔者试图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领略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