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仁  刘炜 《军事记者》2013,(9):55-56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军事外宣中的跨文化传播.是在世界维护我军形象的重要手段。当今的网络媒体,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其传播全球化、传者多元化、传播互动化等三大优势,是它成为跨文化传播利器的关键。作为中国军队唯一的军事外宣英文网站。中国军网英文版担负着我军对外传播的历史重任。自从2003年3月5日正式上网以来.中国军网英文版共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版。更加及时准确地对外报道了我党、我国、我军的重大新闻和中国国防建设的最新动态.从各个视角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非官方传播资源在我军对外宣传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翔 《军事记者》2008,(11):6-7
一、文化相对弱势语境下的军事外宣工作 目前,我国参与对外军事宣传的媒体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军队媒体。其中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为主,包括《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央电视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国军网和华夏经纬网等。另一类是国家的外宣媒体。有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法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军对外宣传工作依靠各种传播形式进行宣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军队媒体和国家的外宣媒体.其中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为主.包括《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央电视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国军网和华夏经纬网等。国家的外宣媒体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法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等、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二,非官方的大众媒体.这类传播主要是指非官方的大众传播途径。如通过电视、电影、报刊。以及网络等新媒体进行我军的对外宣传;第三,非大众传播的途径,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了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青年大学生浏览军事新闻的随意性和跳跃性。以及网络的共享性使一个网站牢牢控制受众变得困难。中国军网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加强合作,充分借助各大军事网站或军事频道的力量。形成集群的力量。扩大军队的声音。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军事信息,应紧密关注青年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目标定位、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中国军网与商业军事网站不同的风格特色: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军网的期待。促使我们必须改进网络宣传内容、形式方法,以满足其诉求。  相似文献   

5.
李国辉  薛创  边振虎 《传媒》2024,(2):62-6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本文从构建外宣传播体系、打造外宣传播矩阵、创作外宣文艺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建好外宣服务平台等方面入手,以敦煌实践为例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樊增民 《军事记者》2010,(10):15-16
目前,报网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全媒体时代也随着报网融合的发展初现端倪。军区军兵种报纸必须主动适应报网融合趋势与全媒体新格局,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运用政工网等军营新兴媒体,努力提升军事新闻有效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7.
2017年1月1日起,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简称CGTN)横空出世,彰显了中国外宣的新格局.CGTN旗下包括央视的英语新闻(CCTVNEWS)、英语纪录(CCTV-9英文版)和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国际频道等六个外语频道,是独立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8.
沙庆 《新闻世界》2023,(5):23-2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9.
作为外宣媒体,其新闻报道被境外媒介二次传播的频率和数量,从侧面反映出这一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近年来,《黑龙江新闻》创新传播方式,努力拓宽传播渠道,所编发的新闻稿件被境外媒体(主要是韩国)转载的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其影响力也不断提升。《黑龙江新闻》(朝文)是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管的、黑龙江省唯一少数民族党报,又是唯一外文报纸,现为我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受众为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军事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决于官兵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军事新闻的传播中研究官兵受众心理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结合卡赖特原则,对官兵接受军事新闻的心理过程进行探究,提出契合官兵受众心理的传播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军事新闻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王长潇 《青年记者》2016,(10):68-69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从战略高度优化国际新闻传播布局,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吻合,也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根本利益.正因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中,“新闻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被列为十大工程之一.①  相似文献   

12.
杨晓丽 《青年记者》2010,(12):32-33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新闻事件。本文选取我国军事外宣媒体——中国军网英文版,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其护航一年来(2008年12月26日~2009年12月26日)发布的报道,由此得出媒体建构下的中国军队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13.
张锋 《军事记者》2007,(1):49-49
中国军网是军委、总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综合性新闻网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国际互联网发布军事新闻的权威媒体。中国军网与其他媒体网站所不同的是:它是全国惟一一家“两网运行”的网站,她既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新闻,也在军队内部的军队综合信息网上发布新闻。因此,在组织“公民道  相似文献   

14.
传媒观察     
新版国防部网与新版中国军网同时亮相 经过近两年试运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于今年8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创建近12年的中国军网.在进行大规模改版后也于当日全新亮相。国防部网目前开通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共设置25个频道169个栏目.凸显权威性和服务性两大特色。全新改版的中国军网,信息量和新闻纵深大幅增加。军事特色更加鲜明。首页由4屏增加到8屏、频道由13个扩展到85个、栏目由325个增加到1233个。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国内10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新闻传播网站的英文版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了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本土化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本土化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稿件来源过度集中、报道地区不均衡、政治经济新闻内容过多、与受众互动形式匮乏等;提高中国网络媒体国际传播本土化的水平和层次,应从传播机构、传播内容及互动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军事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 《新闻界》2007,(1):60-61
童兵教授对军事新闻学做过这样的论述“如果说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军事新闻学则是一门专门研究军事新闻传播现象、军事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特殊规律的新闻学分支学科,即为新闻学的一个子学科,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王静  魏鹏 《青年记者》2016,(15):87-87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推广,新时期的军事外宣需要充分把握好互联网特点,注重关系在传播中的作用,尊重受众便利性的信息诉求,立足匹配性的互联网核心品质,形成集社交、移动和发布于一体的军事外宣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按照以往的思维定势,地方媒体的外宣工作,一般多以对上报道数量的多寡来衡量其优劣。随着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来临,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外宣工作成为广播人思考的新命题。实践证明,外宣工作要改革创新,就必须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自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按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和中宣部要求,密切结合实际,从国际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的国际传播优势,找准角度,找好题材,深入基层,报道中国;切实按照外宣"三贴近"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