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20世纪初,塞缪尔·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64~1915)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在贵州省威宁石门坎地区创办学校,实行双语教学,男女同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曾为贵州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通过对伯格理教育思想的再认识,旨在为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工科高校的发展关乎民族区域人才输送渠道畅通与否,并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体现.基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民族化和区域化特点,着眼于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按照"目标—方法—应用"的逻辑,构建民族地区工科高校工程教育程序化模式,以完善民族地区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別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促进了教育公平.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经验是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承担了主要责任;实施倾斜政策给予特殊支持;通过实施重大项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全国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承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这一地区,民族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这一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民族教育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的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水平。积极鼓励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民族教育没有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也无法满足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教育没有树立内生发展的价值导向,从而忽视了教育与区域的嵌入式关系.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内生发展不是为了发展的手段,而是以各自的环境与文化为基盘,并为每个人所期待的社会发展形式,是自律地再创造传统的过程,是基于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和谐共生.相应地,民族教育也就理应成为以内生发展为根据与指归的教育.一方面,民族教育扎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并与外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等相照合.另一方面,民族教育意在培养能够担负起本地区内生发展任务的、具有相应文化水准与自治能力的人才,而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施倾斜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快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获得丁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扩大文化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民族地区因其历史原因形成的发展差距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影响着教育在当地的发展。其文化资本的缺乏,导致民族地区学生在追求现代化的教育中处于弱势。如何通过教育扩大民族地区文化资本的积累进而促进教育区域化均衡发展,有赖于教育的本土化: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秉承非城市化的教育目的;深化改革双语教学模式;为民族地区的人们开展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8.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21世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立足社会大视野,着眼于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民族经济改.微展相衔接,与民族化氛围相协调。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践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难得的研究场域。基于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去审视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精神,既是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的把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学术路线的深化。民族地区教育的独特性、复杂性以及原创性的实践变革,凝聚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既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逻辑。为此,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完整地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充分揭示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精神,以此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才缺乏.它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发展高职教育.同时,只有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使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两者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教育均衡发展是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对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学者主要探讨了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价值、影响因素、现状与策略,强调必须通过倾斜政策矫正民族地区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文章认为,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应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应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研究,以了解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民族地区教育必须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发展思路,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开放与发展,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的实施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战略目标,在民族教育方面就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来保障。  相似文献   

14.
袁梅  苏德 《教育研究》2021,42(5):117-124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和质量,要求教育评价具有共时性、引领性和科学性.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自然需要新评价.然而,民族教育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技术、评价主体及评价反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非科学性,需要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诉求和民族教育特征,积极开展民族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生.尤其要通过革新评价理念、拓展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法、提升评价技术、重构评价主体、善用评价结果等方式,与时俱进地提高民族教育评价的胜任力、引导力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合格成员.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基于此,必须找出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办学方式、就业指导、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之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为当地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形成民族地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反而增加了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并且内化为整个民族的现代化需要.这一任务的达成急需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只有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增加和改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就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解决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民族教育理论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主持西南军政工作时就十分重视当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以追赶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和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借力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下称《行动计划》),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探索立足和服务当地、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办学模式———“峨边思路”揭示了峨边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些内在奥秘,再次说明了无论教育的基础多么薄弱,办学条件多么艰难,只要具备政府这个“最大的推力”,善于发掘和调动自身潜能,发扬艰苦创业、改革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树立科学…  相似文献   

19.
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加强对民族教育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认识民族教育,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民族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厚,要维持这种特色优势,同时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的科技水平,当地教育的发展应该借鉴"威斯康星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发展教育,使得该地区"脱贫"并得以持续性地"致富"。"生存论"、"民族共生教育"等理论可以为"威斯康星理念"在渝东南地区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撑。该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义务教育阶段要把当地民族文化更多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延续现有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优势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进而转化为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