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市报纸受到诸多因素限制,要想写出好新闻,确有难度,但绝非出不了有影响的作品。历届评山的全国好新闻中,有不少出自县市报,就是很好说明。依笔者所见,县市报欲写出叫得响的好新闻,多写“独家”新闻和“反衬”新闻是条路子。 写“独家”新闻,县市报纸有自己的优势。因它接近基层、接近实际、接近群众、接近生活,近水楼台先得月,“活鱼”多,可以产生带有泥土芳香的“独家”新闻作品。在全国第八届好新闻评选中,有一篇题为《体育专业户成了大“气候”》的“独家”新闻,说的是一位农家妇女,率队前往贵州参加全国旱冰比赛,这在…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2005,(10):62-62
所谓的“独家”,就是要有独家的消息来源,要有独家的资讯开掘的能力,要有不同于过去的采集信息的来源、制作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3.
《新闻导刊》2005,(2):11-11
所谓的“独家”,就是要有独家的消息来源,要有独家的资讯开掘的能力,要有不同于过去的采集信息的来源、制作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4.
陈强 《青年记者》2006,(10):28-29
拼抢到独家新闻,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赢得读、脱颖而出的“利器”。2005年9月,改版后的《羊城晚报》在同城报业大战中更加注重独家新闻的竞争。一个新举措就是每获独家“爆料”,开始在版面上以红色粗体字醒目标出“今日独家”字样。但是,在网络化的媒体环境中,对“独家新闻”应当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贺 《新闻传播》2007,(8):17-18
现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独家”的含义跟过去也有所不同,任何一家媒体几乎没可能去“垄断”一条新闻,说这个事件只有我知道,我来做。更多的情形是,当一条新闻报出来,很多媒体一哄而上,这时如果要做独家,拼的就是稿件的深度和角度。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离家百年 钟回故里》对于我而言,就是在如何做好“独家”新闻上做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在竞争中追求“独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过去媒体是靠独家新闻而取胜,那么今天,在大量信息超强密集、传播渠道空前广泛的情况下,想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但是,独家新闻是媒体的生命,没有独家新闻的媒体将很快会被淘汰。在竞争之下,如何做出独家新闻,如何从新闻传播的程序中挖掘开辟独家的东西,成为媒体赢得读者的关键。本人结合在深圳商报工作中所做的尝试,谈一些体会。独家的信息提供源众所周知,信息传播需要有信息源。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大报享受“特权”,许多信息常常是“独家授权发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特权”已…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的独创能力。在“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家策划”的今天,由强势媒体向主流媒体迈进的各类都市报面临着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改变“一地鸡毛”式的信息收集,全面介入社会改革和发展,靠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的独家策划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时评忌讳马后炮,忌讳人云亦云,忌讳千篇一律。要追求“鹤立鸡群”或“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见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家言论”。只有“独家言论”才能风靡一时,振聋发聩。“独家言论”不仅仅为媒体赢得“洛阳纸贵”的效果。而且也是媒体称雄争霸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于靖  马霆 《新闻传播》2004,(2):17-17,34
在当今报业竞争中,“策划”一词的分量越来越重,因为在独家新闻鲜有、同题竞争激烈的今天,惟有精心策划,抢占报道的“制高点”,才能做出“独家”特色。由此,很多人称报业竞争已进入“策划时代”。  相似文献   

10.
潘琼  马汉青 《新闻界》2005,(1):98-99
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同质化现象亦日趋严重,各家报社为了获得一席之地、提高自身影响力,不惜余力地追求新闻中的佼佼者——独家新闻,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独家”越来越难以获得,以至使有些报社因过分追求“独家”而带来了不少负面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探索有效、正确地挖掘独家新闻的规律性的操作手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军事新闻的指导性必须坚持,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有效指导”;“宣传上的韬光养晦有时是要藏拙,有时则要藏锋”;“独家思想、独家观点、独家视角同样能成就独家新闻”……6月20日下午,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会议室内,解放军报社社长孙晓青围绕“军事新闻的改革与创新”的话题,与新闻系师生展开座谈研讨。  相似文献   

12.
吕建江 《视听界》2013,(3):78-80
“首发”新闻曾是媒体和记者孜孜追求的,但在不受时间、审批程序以及真实性制约的自媒体面前,“首发”已经失去了往昔的意义,于是,传统媒体对“首发”的追求正在向“独家”转变。与此相应的,“独家采访”的涵义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是“说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地走向了“怎么说”,即从并非独家的话题中说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意思来。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出现:“怎么说”遭遇“博眼球”和恪守记者职业良知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传播领域“买方市场”的形成,“报道什么”和“如何报道”成为各个媒体新闻报道着力的核心所在,竞争也愈演愈烈。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很多新闻媒体都在以相当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不断加强“独家新闻”的策划与报道。目的在于以“独家产品”造成独家影响,形成独家魅力,塑造独家品牌,以赢得更多的受众,占取更大的新闻传播市场。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景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新闻才称得上是“独家新闻”,我们将从新闻传播的完整过程出发,对“独家新闻”的内涵作一个系统的分析,使大家对独家新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同题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不能只看到“同题竞争”,而忽视“特色经营”。我们应重新认识“问题竞争”中的几个“关键词”: 重新认识“策划”——重策划不能轻采访;读者会欣赏策划,但更看重新闻事实。 重新认识“独家”——重独家视点不能轻独家新闻;总有一天,“摘新闻”的日子会过不下去。 重新认识“时效——时间的重要性不能超越事实本身;为什么有持久影响力的新闻精品越来越少了? 重新认识“漏报”——“独有什么”比“漏报什么”更重要;不要过分强调“全面覆盖”。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媒体纷纷突破原来计划经…  相似文献   

15.
刘宇 《新闻界》2006,(1):133-133,122
所谓“独家新闻”。是指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的解释。从这个解释上看,在以往信息欠发达的环境下,“率先刊播”、“独家发现”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身为记者,谁都想写出独家好新闻并获新闻大奖,但是真正做到着实不易。事实上好新闻常常就在身边,关键记者没有“慧眼”。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谈谈发现好新闻的点滴体会,以及如何“磨”亮发现的“眼光”。  相似文献   

17.
时下,某信息由某某网站拥有独家发布权似乎成了一种时尚,那么究竟何为“独家发布权”?一家独有,其他单位或网站发布是否侵权?本文作者以中国普法网拥有2003年司法考试试题独家发布权遭遇众家法律网站分抢现象为切入点,讨论了“独家发布权”这一看似道理十分明白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独家新闻的内涵修正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这一词条的解释。从该解释可以看出,在传统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欠发达的环境下,“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体育记者的工作充满着挑战,而对体育明星的独家采访愈显记者功力。常听到一些记者同行说,体育明星爱耍大牌,对地市级媒体记者的采访不很“感冒”,尤其是要完成独家专访非常困难。笔者从事体育记者工作15年以来,已先后成功独家专访了近百位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体育明星。我的体会是:体育明星同普通人一样,  相似文献   

20.
一“独家消息”落手记“独家消息”(SCOOP)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记者所梦寐以求的罕物。正因为这种消息不那么容易得到,所以它往往是通过不正常——甚至不正当的手段弄到手的。为了角逐这一罕物,当记者的确实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使得出:从重金贿赂机要打字员到偷盗行窃。一个记者弄到一条重要的“独家消息”,他本人可能立即获得提升,然而同时也可能有一些同行由于“失职”而失业。所以“独家消息”总多少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