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3月24日晚,赫尔辛基的阿雷纳中心,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正在进行.当一对中国选手以天衣无缝的配合.高质量地完成托举、旋转和抛跳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结束表演时,裁判尚未打分,全场观众就按捺不住站起来,热烈鼓掌、欢呼.将鲜花抛向他们.最后,他们获得了全场最高的技术分,因表演分略少而获银牌.这是中国选手在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迄今取得的最好成绩.十几天前,他们还在国际滑冰联合会花样滑冰大奖赛上夺得桂冠.他们就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双人滑选手申雪、赵宏博.  相似文献   

2.
今年,参加世界锦标赛双人滑的人数多于去年,而少于前年,人员变化不大,基本是上两届的选手。随着花样滑冰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作难度日益提高,双人滑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不但要准确地完成各种托举、捻转、抛跳、双人旋转和螺旋线等典型的双人滑动作,还要熟练地掌握单人的跳跃、旋转和步法等,并且在跳跃的难度上,也要求基本接近单人滑运动员所能完成的难度。换句话说,一对优秀的双人滑运动员最基本的条件必须由具备一定单人滑技术水平的运动员来组配,否则,就要在单人跳跃等难度动作上受限,  相似文献   

3.
以2015、2016年两届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为切入点,对两届双人滑前6名选手采用了文献资料、现场/影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将成绩和得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今世界双人滑是中国、加拿大、俄罗斯三国鼎立加之德国的竞争格局;竞争的核心是抛跳、单跳技术难度的成功率和完成动作的质量.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世界双人滑现状,为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花样滑冰运动技术动作进行大范围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标定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所标定的范围内(长度13.5 m;宽度6.8 m;高度3 m),经检验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5%.在此基础上,使用SIMI°Motion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对花样滑冰双人抛跳动作进行了大范围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水平运动员的腾空距离在6 m以上,腾空的时间大约为0.9 s.此外,较高水平的男女运动员的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几乎同时达到最大值,并且速度的变化率较大.这说明他们动作配合协调,并且发力起跳积极有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运动员在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曾经获得过金银铜牌,是我国冬季的优势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仅获得了第4名的成绩,从比赛成绩下降的原因看,与运动员的年龄偏大、运动性伤病、新老选手配合不够默契有较大关系。客观地认识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技术动作难度、表演状况,项目发展的趋势,对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前8对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手得分、排位与技术动作难度、稳定性、艺术表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表明,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动作难度普遍达到4级;从加分和后半程10%高难动作奖励加分情况看,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是高难度技术动作稳定发挥的保障;规则的掌握、运用达到有利于得分的最大化;节目内容中的音乐特点表达、滑行技术和编排选手均有良好表现,但动作连接和表演完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双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优势项目,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找出不足,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前7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通过选手短节目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指出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旋转、步法、托举、螺旋线等动作难度等级普遍达到4级,动作的点滴差错瑕疵都会影响选手得分和名次,水平相当时动作质量的加分成为各组合的得分重要因素等问题;提出补齐技术和表演的瘸腿,使技术和表演同步发展,研究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是得高分、少失分的根本等建议,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国际双人滑的技术和表演水平,为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样滑冰男、女双人抛跳 4周是世界上还没有人在正式比赛中成功完成的高难技术动作。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的三维录像分析方法 ,对抛跳 4周这一高难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 ,为教练员攻难度和改进技术动作提供科学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第1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双人滑比赛前五名运动员的短节目和自由滑中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调研、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优秀双人滑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与世界水平接近,自由滑中连跳或连续跳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来说具备一定的难度;抛跳种类缺乏新突破;燕式接续步的定级水平与世界水平持平,但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完成该动作时整体质量欠佳,且不够精彩;被GOE减分的动作数量与世界比赛中的运动员接近,但获得GOE加分的动作明显落后,技术动作的整体完成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体操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不仅要高质量的完成全套动作,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高难度下法时,落地要站稳。全套动作做得再好,下法落地时双手扒地、坐地甚至摔倒,要想成为比赛的优胜者,是不太可能的。在单杠高难度下法中,身体不仅绕横轴翻转,而且还要做纵轴转体。同时,随着空中动作的加难,腾空高度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完成这种连翻带转、腾空又高的高难度下法时,对落地技术带来了更  相似文献   

10.
竞技武术套路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而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关键环节,提高女子运动高难度动作落地稳定性,避免扣分点,是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女子运动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用摄像分析等手段,对北京奥运会女子南拳金牌获得者林凡等35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诊断,寻找落地不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女子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中腾空时间明显不足,空中旋转角度不够,增加了落地稳定性的难度;不同的落地姿势有不同的重心高度、落地缓冲距离、落地支撑面积;并根据运动员个体的特点,提出个体的理想技术模式,模拟比赛负荷强度训练难度动作,在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训练中,提供了科技服务,保障了被跟踪科研服务的运动员在这两次大赛中获得了金牌.  相似文献   

11.
花样滑冰规则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印文晟  蒋强  陈环 《冰雪运动》2008,30(2):11-13
花样滑冰规则直接影响花样滑冰的技术规格与要求,它的变化制约着花样滑冰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训练。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花样滑冰规则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结论认为花样滑冰规则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1897~1901年发展形成阶段,1901~2002年6分制规则逐步完善阶段和2002年以后的新规则阶段。而国际花样滑冰新规则有利于全面、稳定型选手,不利于技术片面、起伏较大的选手;新规则使年轻选手爆冷的几率增大而且评判更为客观;新规则限制了创新和选手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规则鼓励运动员在后半段完成高难度跳跃,我国选手处于较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势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2届全国冬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花样滑冰单人滑比赛前6名运动员试做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发现:我国单人滑竞技能力呈上升势态,难度跳跃动作明显增多,对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提出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体能要求等建议,为花样滑冰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颖 《冰雪运动》2014,(5):22-26
鲁茨跳是花样滑冰六个主要单人跳跃种类之一,是最难也是最容易错误用刃的跳跃,在单人滑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花样滑冰中得分最高的几个跳跃之一,是花样滑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标志。特别是女运动员要想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如果没有过硬的鲁茨三周跳和鲁茨三周联跳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目前我国运动员在鲁茨跳中存在起跳变刃、右髋下落、旋转轴不正确三个较大的技术问题。起跳变刃是运动员动作扣分的主要因素。对鲁茨跳常见技术错误和辅助训练方法进行讨论,以期解决当前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鲁茨跳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效帮助运动员实现成绩目标。  相似文献   

14.
女子单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项目,但继陈露之后再没有世界级的选手产生。2011年中国经过了新老选手的交替,耿冰娃代表中国参加了2011年的世界锦标赛,获得了第18名,将耿冰娃与世界前6名运动员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存在跳跃难度与多样性不够、旋转质量低、基础滑行差等差距。提出加强体能训练,加强跳跃技术训练、注意合理技术的运用、加强旋转技术训练、注意技术细节、强化基础滑行和步法的练习、加强文化课学习和进行表演课的训练等建议,为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成绩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规则决定了项目的发展方向,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及对训练的观察和实践,发现新系统实行以来,不仅影响了花样滑冰运动的竞赛,同样对花样滑冰技术训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花样滑冰的技术质量、内容和难度有了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认为加强初、中级教练员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动作质量要求、加强滑行能力训练,是我国花样滑冰项目技术水平稳定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郝秀艳  王珂  陈玲 《冰雪运动》2011,33(2):11-15
花样滑冰舞蹈训练中的芭蕾舞教学法,是侧重研究花样滑冰训练中对运动员芭蕾舞蹈的教学训练方法。围绕着教学训练的有效性这一目的对教学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对芭蕾舞教法在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芭蕾舞蹈技能形成阶段中的教学训练方法进行论述。同时还对不同年龄阶段芭蕾舞蹈教学训练内容和方法的侧重点、芭蕾舞蹈教学法的原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道次、场地条件和运动水平对速度滑冰女子1000m速度节奏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2—2013赛季哈尔滨站速度滑冰世界杯和关国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女子1000m前后两次比赛均参加的运动员分段数据,结果认为:(1)速度滑冰女子1000m道次不同造成运动员速度节奏的明显差异,外道速度波动比内道更大;(2)速度滑冰女子l000m场地条件不同,速度节奏存在显著性差异,条件越差的比赛场地,其启动阶段加速节奏越快,600—1000m分段速度节奏越慢;(3)速度滑冰女子1000m高、低水平运动员百分速度节奏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水平运动员0—200m启动阶段相对加速节奏更快,600—1000m分段高水平运动员百分速度节奏更快。  相似文献   

18.
以22名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专家问卷法从45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28项复选指标,并对2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及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并采用百分位法制定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女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艳 《冰雪运动》2012,(1):22-24,28
力量素质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高质量的完成一套节目的保证。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在花样滑冰力量训练中应遵循科学性、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注意素质的全面发展,利用不同屈伸角度跳跃的组合练习、跳箱练习、变换方向跳障碍练习、跳绳练习、负重练习、滑行训练等方法进行力量素质的训练,双人滑选手尤其要特别注意进行托举力量及核心力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