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发烧史     
一、儿时梦想篇 小时候就很喜欢打乒乓球,那时院里有两张石桌,由于条件差,用的是一块长木板或一些砖头做成的网。球拍就更不用提了,用的是自制的光板,甚至就用瓦片来打。乒乓球是八分钱的“象”牌,只要球还能弹得动,我们就还是打,直到实在打不了了,才将球剪碎做成烟雾弹,享受着在烟雾袅袅中欢呼的那一刻快乐。有一个伙伴家里比较有钱,用的居然是五块一副的球拍(当时买拍的概念还是成对的买,店里好像也不单实),着实让我们茨慕不已,我时常梦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一对,但当时父母一个  相似文献   

2.
续弦     
本人续弦的频率是很高的.一般两三个月就要续一次。这么说可别吓着你.续弦难道不是指男子丧偶后再娶一个吗?你说得不错,不过在我和我那些打网球的朋友中间.续弦一词特指球拍的弦断了后为之重新上弦。每次在球场上有人把弦打断时,朋友们之间都要开开玩笑:“唉呀,又要续弦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我的第一副拍子是在上大学时买的,那是我斥“巨资”100多元购得的一副铝合金球拍。虽然弦上那莫名其妙的“A”字让我拿着它时不如拿着印有“P”或“W”字样的拍子那样理直气壮,但在当时,拎着网球拍横穿校园的过程还是很能满足虚荣…  相似文献   

3.
在乒乓球运动员发力击球时,以拍面的哪个部位最好?经过测试和研究,认为不是拍子的重心,也不是拍面的中心,而是拍子的“打击中心”。球拍“三心”位置存在显著差异。用“打击中心”部位发力击球,符合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4.
你可能已经有了一只好球拍,现在你需要知道的是该往拍子上装些什么,这里讲的都是关于拍弦的事情。拍弦到底有多重要呢?好,它是所有羽毛球装备中,惟一应该接触到球的部分。事实上,一把好拍子如果弦上的不好,效果还不如一把差拍子上了副好弦。  相似文献   

5.
古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细想想,网球拍制造业经历了多次变革,首先是木制球拍的问世,1968年钢制网球拍的诞生,1969年人们又开始使用铝制拍,1974年石墨制的球拍出现,1975年碳纤维制的网球拍普及,1997年就开始流行起钛拍,当今网球市场各种品牌的拍子五花八门,社广大网球爱好者眼花缭乱,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拍子,使自己在网球场上所向披靡,是每个网球爱好者面临的问题。 当前“钛”是网球拍制造界最时髦、最常用的词,它的运用是网球拍制造业的又一次革命,现在许多网球拍的制造都使用这种材料,它已…  相似文献   

6.
我与球拍     
《网球》2006,(4)
说不清楚是它遇见了我,还是我遇见了它,反正幸福的故事开始在那明媚的午后,我拿着那把 HEAD 球拍,感受着指哪儿打哪儿的快乐,毕竟这世界上太多事情我们自己不能掌握,而那一刻,我相信自己能像把握这把球拍一样把握命运。伴随网球经历的延伸,我逐渐明白,网球的真谛不仅在于我手上的球拍,更在于如何在球场上运用我的拍子。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深爱着网球运动。从5岁起我就开始打 网球,57年来我一直离不开球场。我手中的 “武器”,也从30年代的木制球拍演变成了超大拍面球拍。我母亲多罗西(Dorothy)是个很不错的网球运动员,她在球场上是个不好对付的对手。大约70年前,她曾在摩里恩获得过全国青少年比赛的亚军。我母亲的叔叔琼·韦尔(Joe Wear)曾在1935年当过美国戴维斯杯队的队长。那时的队员有唐·巴奇(Don Budge),威尔默·艾利森(Wilmer Alison),吉恩·马科(Gene Mako)和约翰·范·里恩(John·Van·Ryn)。  相似文献   

8.
场间语丝     
问:赢了这场比赛,你把球拍扔给了观众,是不是每次都这样?答:扔球拍给观众是因为我的球拍坏了,不能用了,平时每场比赛后我不会扔球拍给观众,否则到了后面,我就没有球拍打了。不过如果赢了冠军我会扔球拍给观众。  相似文献   

9.
金路  陈功摄影 《网球》2010,(9):126-128
十年前,我来北京准备考学,第一次来到体育大学的网球场,刚好饭点,没人打球。我看见一个穿着校服和回力网球鞋的瘦高个学生坐在球场的凳子上,悠闲的晒着太阳,旁边立了一把球拍,一看就是假的,连高仿都算不上,虽然我那时候也用“水货”,但真看不出这个人能把球打成什么样子。我就凑了上去,说一起打几拍,他同意了。随后,就是在表面光滑的场地上一阵底线对抡,我被此人的来球顶得退到了底线之后三四米的地方。当时我想,完了,我肯定是考不上了,网球场里随便一个人就打得这么好。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当年其貌不扬的人,就是那时体大网球一哥——杨睿。  相似文献   

10.
参加网球运动,自然应先选择一把称心如意的球拍。常言说“球拍就是手的延伸,是球员身体的一部分“,用一把好拍子无异于为自己添了只好手。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初学者从最初学习握拍起就应该选用一把好拍子,因为拍子越好,其与手的亲和力就越强,而这种亲和力有时几乎决定着初学者掌握技  相似文献   

11.
要打网球,就离不开网球拍。如果说球员像战士的话,那么网球拍就像战士手中的武器。了解一下“武器”的过去、现在,预测一下它的未来走向,对“战士”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十年前,厚拍风靡全球,占了绝对主导的地位。当时的拍子厚度一般为36毫米,看起来结实、牢固而又笨重。厚拍所带来的影响,不只是造型上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球拍的硬度。早期的厚拍硬度RA值为70~80。 现在,在厚拍时代接近尾声之际,为了更好地控球,追求FLEX(挠屈度)之风日盛。于是,球拍日渐一日地消瘦下去,RA值也随之下降到65~60之间。世界球拍生产厂家都在朝着“变瘦”、“轻量化”和“减少硬度”的方向努力。肯尼士(KENNEX)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KINET-IC球拍。这种球拍运用“移动性质量”原理,在板框周围  相似文献   

12.
陈振红出门永远要带上网球拍,这是两支绝版的球拍,市面上不多见,她用顺了就使不惯别的,她是“认”拍的人。有一次去餐馆用餐,我说球拍就放车上,她居然说,那不行,万一遭小偷昵?车子被砸了事小,我的球拍被偷了,那就麻烦“大条”了。  相似文献   

13.
专家信箱     
《网球天地》2009,(2):105-105
怎么发挥L4的优势…… 我已经买了L4球拍,但感觉还没有操控自如,请建议一下这款拍子该怎么发挥它的优势,球友总说线太密了很难打,是这样吗?另外,我想练扎实的基本功,最近我早上起来打多球,中午再打一个小时墙,下午有时间就跟同学对拉,晚上还用袋子套拍挥拍……这样能尽快打好吗7我已经坚持了半个月,感觉成长很慢,原因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2020,(5):107-107
控球不能随心所驭,你的实力就不能100%发挥。球拍是手的延伸,高远、平抽、劈吊、扣杀,球头接触拍面的一瞬间可以有千万种变化,拍面所指,心之所至。掌控比赛,从掌控球拍开始。Drive X 9X,环转创变,随心所驭。X在VICTOR命名规则中意为"控制",意味着DX-9X在驭系列球拍中具有更优异的控制手感,适合追求细腻手感、线路控住的操控性选手。  相似文献   

15.
田力 《乒乓世界》2001,(10):31-31
朋友每到我家小聚,我那只“729李光祖可调重心球拍”就会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那可是我在北京体博会上最大的收获。当时,“729”厂家只带来了几支,我通过金友公司的丁总才得到一支。 我对乒乓球运动是相当痴谜的,对球拍的要求也很高。大家都知道,在正式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有三点:器材、技术和战术意识。而球拍重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信箱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同时我的儿子也在少体校学打乒乓球,学的是直拍快攻打法。我在《乒乓世界》第五期上看到“‘长有’式球拍与直拍四面攻”这篇文章,觉得很好,孩子也看了这篇文章,很想试一试这种拍子和打法,请问:1.正式比赛中“长有”拍能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7.
曹家凌 《乒乓世界》2012,(12):139-139
当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对于乒乓球,我就已经不能自拔。尽管那时候用石板做球台,用木板做球拍,但每次我都是一打一整天,完全不知道疲倦。还记得我买的第一副球拍是两块木板。就是为了这10元钱的两块木板,我几乎花费了一年的积蓄。可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自从有了球拍之后,我天天都带着它去上学。每次一听到下课的铃声,我们几个小伙伴便马上跑到操场上去占领球台。我对于乒乓球的如痴如醉,爸爸看在眼里。他担心经常打球会影响我的学习。所以有一次趁我忘记带球拍去上学,爸爸就把它当柴火直接烧掉。  相似文献   

18.
范昕 《乒乓世界》2012,(2):141-141
25年前,我在9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父亲送了我一副“红双喜”乒乓球拍。也许是他察觉到了我对乒乓球的那份痴迷,当时日子过得紧,那球拍是父亲思量再三拿出半个月工资加稿费从县城为我买回的。  相似文献   

19.
规则问答     
《网球》2012,(1):88-88
摔拍子 在一场单打比赛中,我的对手是之前赢过我的人。但是这场比赛我总结了以往经验教训,在比赛一开始就发挥的特别好,把对手都给打郁闷了。就在那时,很少在业余比赛中出现的情况发生了,对手开始接二连三的在出现非受迫性失误后摔球拍,看得我都动了恻隐之心。之后我就有点无法集中注意力了,总担心他还会继续摔球拍,打着玩的比赛,再把球拍摔坏就太不值当了。最后我输掉了比赛。  相似文献   

20.
谭哥     
《网球》2007,(8)
球拍比女人更好驾御。这也是某些男人迷恋体育运动的原因之一。谭哥有恋拍癖。和国内那几位喜欢收藏古董拍的老同志不一样,谭哥对那些木头拍子不感冒,他只是喜欢买拍子,包括二手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