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影视剧的叙事方式及叙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与小说、戏剧、电影都是在讲故事,但由于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艺术形态,采用不同的叙事语言,叙事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对电视剧、小说、戏剧以及电影之间的比较阐述了各自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而优秀的小说文本也在与电影不断进行着跨界改编合作,共同完成故事叙事的篇章。在时代的发展下,以严歌苓为代表的海外华文文学成为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会性话题的作品出现,其从自身出发的身体体悟而凸显的自由的人性价值与极具电影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她的作品屡屡被翻拍。然而,尽管小说文本与电影作品在时代的探索中发展出了相对适宜的合作道路,但它们在叙事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从叙事视角的角度以冯小刚导演拍摄的改编自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作品《芳华》为例,探讨在时代视阈下小说与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叙事视角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存在和意义叙事是对事件一切序列的再现。叙述者借助一定的媒介,根据某个线索或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时间、环境以及因果关系的叙述,将事情讲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叙事手段,将作者心中的虚构事实变成文艺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可以在文本、表意、象征等多个层次上展开,产生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结构严谨、具有重大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高于世俗的情感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4.
阴志科 《现代传播》2015,(4):99-101
艺术品最终要关切人类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就现代艺术形态而言,从叙事角度对文学、电影与电视剧进行伦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红高粱》为例,探讨了影视作品与原著小说叙事在伦理层面上的差异。不同媒介艺术的叙事策略与伦理取向导致了不同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叶坚 《中国广播》2005,(3):68-69
广播剧作为文学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与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姐妹艺术一样,都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要讲究语言的审美艺术,也要讲究音乐、音响和结构的审美艺术;但是,作为构成广播剧的主要感性材料的文学语言,其审美艺术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剧作者必须苦心孤诣,进行刻意追求。实践证明,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广播剧,会在文学语言美学鉴赏上,取得同样经典的成就。文学艺术之所以能感染受众、打动受众,首先是文  相似文献   

6.
李炳钦 《现代传播》2007,(3):137-138
纪录片是一门特殊的叙事艺术.其叙事特质既不同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门类,也与一般历史叙事明显有别.但另一方面,纪录片叙事在真实性上却颇似于历史叙事,而在视觉性上则又与电影、电视剧相同.不过历史叙事缺乏纪录片的视觉性,而影视剧叙事则没有纪录片那样对真实性的刻意遵循.也就是说,纪录片叙事是在综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叙事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为己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特质.  相似文献   

7.
高腾 《东南传播》2013,(7):92-93
当今社会是影像的时代,最具影像代表的艺术就是影视艺术。而特效短片作为影像艺术的一种,其表现性与创意性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魔力和个性特质。一个特效短片是由一系列镜头组合而成的,镜头是特效短片语言的基本元素。本文结合毕业设计作品《选择》,着重分析镜头运用的基本规律,探讨镜头语言在特效短片中的叙事和表意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叙事的清晰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审美媒介和接受方式上的特点,特别是日常性接受造成的非关注性,使得电视剧在艺术本体个性上表现出与戏剧和电影的不同。这种个性的表现之一即电视剧在叙事方面要求有比较高的清晰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电视剧制作在追求色彩鲜明表意清楚的画面、朴实明晰的叙事语句和相对单纯的叙率结构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恰恰是一些执著于高品位艺术追求的创作者在认识上仍然在有误区,结果是许多凝聚着匠心的艺术处理恰恰产生了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艾杕 《现代视听》2013,(5):49-51
叙事是电影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电影理论所探讨的问题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电影的叙事,用电影讲故事也依此得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创造。本文对伯格曼三部作品的叙事解读,旨在强调叙事问题在电影创作及研究中的整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吕弘彦 《东南传播》2021,(12):63-66
早期"火车效应"与"吸引力电影"的部分成因可以被理解为是观众关于某项媒介经验的缺失.近二三十年,电影叙事正发生着"媒介经验"转向:一方面,有较多数量的商业电影作品、电影放映现象以经典电影文本内容作为指涉对象;另一方面,电影作为旧媒介却反过来从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中获得相关经验以作为叙事与表意元素.在近十年的华语电影中,媒介经验具有参与元叙事与作为使用习惯两种身份与功能.媒介经验转向也引发了使电影沉浸感受到了挑战,对观众作出了技术性区分的文化迷思.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电影导演帕索里尼曾说过:"电影本质上是一种新语言。"电影的"语言"即指叙事的方式方法。所谓叙事学并非是片面的文化作品内容的研究,而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分析。在后结构主义时代的今天,叙事研究依然是讨论多种电影语言与文化事实的基础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高磊 《现代视听》2012,(9):58-59
导演张艺谋在20世纪末运用娴熟的影视语言创作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片中的影像元素在叙事和写意之间得到彰显。其中影像时空关系、主观视点、叙事表意符号等叙事元素营造出一种含蓄诗意之美,这种意境架构在主流叙事基础之上,形成平凡朴厚、清新淡雅、诗意浓郁的散文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千年女优》是日本动画大师今敏的集大成作品,不仅将非线性叙事与日本的历史融合,还使用了高超的"今敏式"转场,在人物、细节上也运用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手法。本文对《千年女优》所运用的影视艺术语言进行分析,并简要探讨今敏对动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它是以视觉艺术为本体的,它的故事、情节大都通过画面语言来表现。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是指电视画面的叙事方式和表意系统。本文基于纪录片的三种语言,分别阐述在纪录片中的作用,用于指导纪录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潘洁 《出版广角》2018,(3):90-92
《轻舔丝绒》是英国作家萨拉·沃特斯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在叙事上独具匠心,对服饰语言的运用是该作品的一大亮点.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虽带有明显的维多利亚时代印记,但彰显的却是后现代意识和观念,作者以当代的理论认识为基础对历史进行再现,在重现历史的同时反思历史,从而赋予了这部作品鲜明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叙事视角的选择、服饰语言的巧妙运用、跨越时空的历史思考三个角度探讨该书的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16.
VR虚拟现实技术诞生后,以其强烈的沉浸式体验,成为新的视觉叙事媒介,顺其自然地应用到电影艺术中。VR电影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也给叙事带来新的思考。基于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空间叙事与主题、人物塑造和事件发展、意义共享三个维度对中外两个VR电影作品进行差异分析,一方面探求空间叙事理论与VR电影实践应用是否匹配,希望为VR电影的空间叙事尝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从空间叙事角度为VR电影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影像表意的特点,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具体运用的分析对电影《无人地带》进行分析,以此表征在电影艺术中表现手段和表现内容的同等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观众对电影内涵接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主流体制中的独立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几乎参与到自己电影作品摄制的各个层面,而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几乎涵盖了其所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虽然在视听艺术上延续了以往的“形式主义”,但在叙事层面上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将欧洲古老的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等融入在具有好莱坞娱乐精神的喜剧情节之下,这种具有浓厚隐喻意味的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影片极具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9.
镜头是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用长镜头是一种加强影片叙事的方法。影片《寄生虫》通过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手法、精彩的视听语言,向观众揭露了现存的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社会问题,影片中的长镜头对于作品的叙事有着重要的功用,为电影在细节上助力。本文以《寄生虫》为案例,结合案例浅析长镜头对该片在叙事真实性、叙事主题、叙事时空、叙事氛围四个方面起到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叙事有以下特点: 一.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真实叙事 电视新闻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等.都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电视新闻叙事与当代叙事学主要讨论的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虚构叙事的最主要的区别。电视新闻的无假定性的真实叙事(以下简称真实叙事)与小说等的艺术虚构叙事(以下简称虚构叙事).无论在叙事目的,叙事手段.还是在叙事功能等方面均有诸多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