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赏析美点印象中写牛的文章,多是浓墨重彩的渲染牛的憨厚和淳朴,而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用写意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极富人情味的牛的眼睛、牛角、牛的蹄印、牛的食谱、牛粪等。首先是牛的眼睛。牛的眼睛是忧伤的,这种忧伤深刻而绵长,“天空中飘不完的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已作了最好的诠释;牛的眼睛是诚实的,这种诚实用“最没有恶意”作了说明。牛的眼睛是美丽的,这种美丽不仅是“好看的双眼皮”“长而善眨动的睫毛”、“天真黑亮的眸子”,而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气”。作者的描述让我们读懂了牛的眼睛,读懂了牛的一生,读懂了“真、…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的眼睛,慈祥、深情。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的眼睛如同闪耀的星星明亮的灯。这首歌曲,通过对老师眼睛的形象描述,表达了学生对给自己智慧和力量、勇敢和坚定的老师的敬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整个书奏较为平稳,曲调也很简洁。在唱到“老师的眼睛”一句对,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这是点睛之“声”。作者在这里有意作了一次反复,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情激昂回荡,充分表露。此歌可作合唱或二重唱,演唱时速度不宜太快。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1,(Z1):53
讨厌鬼的泪(aa□□□□hc@sohu.com):我眼睛非常小,同学说就像拿刀划的两条缝。还有的说我是"瞎子",不如拄根拐杖好了。还有更气人的,说你回到小时候,把眼睛重新发育一下……林忆莲小眼睛、单眼皮,但她一点也不在意,还成立了  相似文献   

4.
产后复出的林忆莲推出的《铿锵玫瑰》是她与滚石合作的最后一张专辑,之后,她跳槽到维京公司,开始了新的音乐旅程,推出了全新的专辑《林忆莲’S》。新专辑呈现出的是一个活泼、轻松的林忆莲,不同于华纳时期的感性、神秘,也不同于滚石时期的知性、温暖,与新的工作伙伴的合作,给林忆莲带来全新的形象与音乐感觉。为什么要从老公李宗盛所在的滚石转到维京是许多关心林忆莲的人都很想知道的,林忆莲称,在滚石已经有5年,合作了好几张唱片,也有了许多人们喜欢的歌曲,所以现在她希望与别的音乐人合作,有新的进步。林忆莲一直觉得音乐创作是一个不断往前的过程,转到维京便是一个新的向前的  相似文献   

5.
《小麻雀》     
角度之一,“小黑豆似的眼睛”描写,作者扣住“眼神”,对小麻雀的眼睛作了传神的写照,准确地透视了它复杂的心理过程,耐人寻味,课文中直接写小麻雀的眼睛主要有六处,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示了小麻雀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间接写小麻雀的眼睛,在第二自然段里较典型,接连三次间接写了小麻雀的眼睛,突出了小麻雀的“小黑豆似的眼睛”给人印象之深,表达了作者对小麻雀的深深的爱怜之情,苏东坡云:“传神之难在目。”作者正是通过对小麻雀“小黑豆似的眼睛”的描写,透视出受损害的弱小  相似文献   

6.
四月星辰     
林忆莲-1966·4·26林忆莲在娱乐圈的经历颇富传奇色彩。16岁已是电台D·J 的 Sandy,随后进军歌坛,以劲歌热舞缔造了“林忆  相似文献   

7.
特别推荐     
小作者写老师的眼睛,写得很灵活,也很生动。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窥视出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小作者写老师重点是写老师用会说话的眼睛来教育管理学生,同时写老师与学生用眼睛来彼此交流,达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集中概括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凡成功的作品,大都有贴切、精要、引人入胜的标题;作者撰写文章的同时,也在苦心琢磨,精选其最合意的题目了。每每初不如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银眼睛”“金眼睛”智慧卡 在主题活动教育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的问题是教师实施好教育的基础,我园建立的“银眼睛”“金眼睛”智慧卡就基于此。班上各位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兴趣点,随时填写在“银眼睛”智慧卡上,然后定期对这些关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出最有价值且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及关注的内容,填写在“金眼睛”智慧卡上,从而产生活动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发生了争执。眼睛骄傲地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得意地说:“我才是最了不起的,没有我,你们  相似文献   

11.
1.《眼睛》教学课件此课件是江苏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张刚要老师制作的初二生物课件。课件的主页面上有五个按钮,分别链接了“眼睛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眼睛的调焦”、“远视成因及校正”、“近视成因及校正”五部分内容。在“眼睛的结构”中,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勾画了一个生动形象的“眼睛”,并以动画的形式分别呈现各个部分及位置,可以让使用者过目不忘。在“视觉的形成”中,展示了物体在人眼中形成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眼睛的调焦”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眼睛是一个可调焦的晶状体,会根据物体距离眼睛的远…  相似文献   

12.
《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十分突出。教学中认真分析课文描写“眼睛”的作用,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接受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都有较大的帮助。一、描“眼睛”写事情本文易读好懂,它与作者描写“眼睛”是分不开的。课文一开头就写扬科有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说明他聪明活泼。扬科喜爱音乐,渴望能有一把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小提琴,他“出神”地听周围的一切响声,“眼巴巴地”望着地主食具间墙上的那把小提琴,地主走狗毒打他时。他“睁着”和“瞪着”眼睛,任人宰割,含冤挨打。最后在惊恐和悲愤中寂然死去——“眼睛睁着,眼珠已经不再动了”。全文对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文眼”袁士迎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词语。“眼”是比喻说法,人有眼睛最能表情、达意、传神,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所以,文眼就是一篇文章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世界》2013,(8):149-149
周蕙出道14年首场个唱热袭北京 林忆莲演唱会会MMXⅢ上海站 MTV中文频道迎新主持人 尼克儿童频道第26届“孩子的选择”奖金揭晓  相似文献   

15.
?孙振建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何以如此?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我国古代文论中素有“诗眼”、“文眼”之说。所谓“诗眼”、“文眼”乃是一个比喻,即指诗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构思、情感、主旨的词句。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说过:“余谓眼乃神光所聚。”透过诗眼、文眼,我们可以了解诗文的要旨与真谛。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卒章显志,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诗眼,成为整首诗的灵魂,迸发出作者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和变革黑暗现实的…  相似文献   

16.
知道吗?教我们的老师当中,最“厉害”的要数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最“厉害”的就是那双眼睛了。她白净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们都说她的这双眼睛比孙悟空的还厉害,它仿佛看清我们全班同学的心,在她的眼皮底下,连全班的“捣蛋大王”陈星都不敢做坏事呢。有一回,上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眼睛是最真实的,那一双双眼睛传递着他们心灵深处的感受。教师要练就一副最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去关注、去打开那一扇扇心灵的“窗户”。  相似文献   

18.
“星星/是黑夜的眼睛//露珠/是太阳的眼睛//我扶盲人爷爷过马路/我是盲人爷爷的眼睛。”这首小诗《眼睛》,虽然我至今不记得作者是谁,但我牢牢记住了里面的  相似文献   

19.
在张学友盛情邀请下,林忆莲充当救火队,临时投入《雪狼湖》演出,本来只答应演出二十场,没想到正式上演后,林忆莲的表现佳评如潮。有主办单位和张学友再度盛邀下,林忆莲和滚石唱片商量后,决定一路帮到底,唱到五月四日,共演出三十八场。这几年来,林忆莲忙着经营香港以外的市场,留在香港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回《雪狼湖》演出,从票房场场爆满,林忆莲的表现令人赞叹,藉  相似文献   

20.
《小麻雀》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一只小麻雀的遭遇,奇寓了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弱小者以抗争求生存的期望。 描写的细致生动是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形象描绘中,作者采用了画眼睛的写法。我们知道,鲁迅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特别推崇中国绘画中画眼睛的方法,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老舍运用拟人手法,着力描写小麻雀的眼睛,不仪透露出小麻雀处境的艰难,委屈胆怯的心境,而且反映出作者自己的心理状态。 雨后,作者在自己的庭院里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看它“小黑豆似的眼睛带着点要亲近我又不敢完全信任我的神气。”这是对小麻雀的眼睛的第一次描写。作者透过小麻雀的眼神,揣摩它的心理活动。受伤后的小麻雀委屈,恐惧,想求人帮助又有疑虑,有求生的欲望,又对人不信任。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