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确定环境中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通过构造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以及静态和动态下的博弈模型,研究在既定的努力成本、产出和报酬的前提下,不确定的风险企业中契约缔结双方可能采取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李巍  梅李军  聂凯 《软科学》2012,26(10):135-139
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不完全信息下中间商占主导的物联网信息服务定价模型。在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信息不完全的静态情况下,通过信息甄别合约,运用显示原理分析了实现均衡时的信息服务定价问题及双方的最优定价策略;运用Rubinstein的思想分析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双方信息服务定价的均衡解以及各自最优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在不完全信息静态下,中间商可通过制定合理的信息服务价格与对供应商的转移支付来降低供应商边际生产成本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中间商与供应商应共同致力于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以增加收益。在不完全信息动态下,中间商若想在第一阶段、供应商在第二阶段报价成功,应努力降低自己的边际成本,并希望对方对信息服务价格的期望值接近临界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市场需求受零售商努力程度影响情况下,供应链在集中控制模式时的最优促销努力水平和最优订购数量这一问题;然后为供应链双方设计了一种基于回购策略下的期末销售量激励契约,从而使得供应链双方在这一激励契约协调下实现了整体最优;接着分析了努力成本影响需求的敏感程度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证实了在协调机制下零售商积极进行努力活动能实现集中控制模式下的供应链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了发电商与售电商战略合作的进程。在分析发电商与售电商合作博弈情景条件的基础上,基于不完全契约构建发电商与售电商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博弈的局部均衡点及动态演化过程,并结合模拟仿真结果提出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促进双方合作的激励策略。为新电改和国企改革形势下发电商和售电商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2):6-11
基于精准扶贫背景,构建"合作社+社会企业"扶贫供应链模型,设计成本共担契约进行帕累托改进,并提出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研究表明:不存在政府补贴但存在成本共担契约时,通过控制成本共担契约系数能够实现供应链双方利润的帕累托改进;存在政府补贴但不存在成本共担契约时,双方利润以及企业扶贫努力水平均有明显提升,通过控制补贴系数能够实现最佳增收效果;存在政府补贴且存在成本共担契约时,政府的补贴政策能够进一步提高双方利润,但缺乏有效性。利用数值算例分析了关键参数如成本共担比例以及政府补贴系数对双方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在需求受价格和碳排放影响下研究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模式下双方的最优策略,揭示影响两方策略的因素,并提出能够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整体利润最优及双方Pareto改善的协调契约。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设计的协调契约对整体协调和碳减排的有效性,并给出参数的灵敏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合同制造商的产品销售针对不同的买家而实施不同的条款。制造商需要为契约型订单保持一定的成品库存,同时在每一个决策点判定接收哪些交易订单可实现长期效益最大化。确定契约项目时,制造商还需要选定除了满足现有需求外,为契约项目分派多少额外生产能力。建立最优策略模型,并建议在最优策略难以计算或执行时采用可升级的启发式算法。模型是用于研究需求的多变性多利润最大化的影响,并说明了相对于需求的可用生产能力如何改变决策,决定是仅服务于契约客户市场还是兼顾一般客户。  相似文献   

8.
苏晓霞  金丹 《金秋科苑》2008,(14):101-101
合同制造商的产品销售针对不同的买家而实施不同的条款。制造商需要为契约型订单保持一定的成品库存,同时在每一个决策点判定接收哪些交易订单可实现长期效益最大化。确定契约项目时,制造商还需要选定除了满足现有需求外,为契约项目分派多少额外生产能力。建立最优策略模型,并建议在最优策略难以计算或执行时采用可升级的启发式算法。模型是用于研究需求的多变性多利润最大化的影响,并说明了相对于需求的可用生产能力如何改变决策,决定是仅服务于契约客户市场还是兼顾一般客户。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完全契约分析的思想,分析了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R&D最优契约的设计问题,构建了R&D契约模型,并分析了在双方专用性投资和研发风险共担条件下的契约特性,得出了在简单契约设计下可获得有效的关系专用性投资结果,并能减轻由契约不完全性导致的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相互套牢的创业企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为基础,在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框架内,从缓解企业家与投资家相互套牢问题的角度,在扩展企业家风险偏好、假设企业状态变量不可证实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家事前努力水平、企业家与投资家讨价还价能力、企业中期绩效信号、投资家投资额、管理监督成本、项目清算价值等变量,建立了创业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权配置方式下的双方收益与企业价值,确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表明:相机控制与投资家控制交替实现控制权最优配置;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时,或较弱时,如果绩效信号较低,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不会随之变化;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并低于临界值,如果绩效信号较高,相机控制最优,反之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战略联盟的合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春爱 《科研管理》2004,25(2):26-30
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质上战略联盟是一个企业间交易的合约安排,本文从合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合约的特征及其不完全性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履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战略学习视角分析了我国彩电企业向西方企业学习过程中战略选择由同质性向差异性发展演变的原因.探讨了其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变革所依赖的两种路径厦其所蕴涵的战略理念和战略意图的升华,指出战略学习仍将长期决定我国彩电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和成效。  相似文献   

13.
企业战略联盟中存在显著的知识泄漏风险,而合同治理是避免知识泄露的重要手段。生产和研发的产品模块化的应用能够强化原有的联盟合同治理效果,制造企业采用简单的合同也能够规避知识泄漏风险。通过调节作用分析,验证产品模块化在合同治理影响知识泄漏风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同复杂度越高,越能降低知识泄漏风险;产品模块化程度加强了合同治理程度对知识泄漏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战略联盟中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继鹏  吴宪忠 《情报科学》2007,25(2):173-17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制造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企业在战略联盟中发展需要,分析了制造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在在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小企业和离散企业的特点出发,提出了ASP外包模式、虚拟产品设计中心模式和网上信息中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韩艳锦 《科研管理》2021,42(2):181-189
以2001至2016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战略差异度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高管薪酬越高,而且越高于行业平均。控制企业层面影响以及替换战略信息指标之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1)在代理人风险厌恶假定下,企业风险越高给予管理层的风险补偿越多;(2)高管薪酬过高不仅由人力资本说或管理层权力说所驱动,而且受到效率契约说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持股可以发挥利益趋同效应,降低给予管理层的风险补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引入优秀的供应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现有关于供应商参与协同创新的模式和评价机制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探讨了互联网情境下模块供应商与企业的全流程协同创新模式。其次,提出了一种模糊协同评价方法来解决战略性模块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问题,并重点定义了全流程评价指标,引入模糊数概念来描述评价相应指标值,并基于企业全流程部门角度对模块供应商进行了模糊协同评价。为了保证优秀战略性模块供应商资源进入、不合格资源滤出,推动其持续改善并积极参与协同创新,本文提出了"恪守契约精神,共生共赢、超利分成"等针对战略性模块供应商的管理机制。最后,结合青岛海尔制冷器具产品引入战略性模块供应商的实际案例,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出理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In today’s marketplace, firms participating in a supply chain are required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to quickly respond to market and consumer demands. To understand how firms may effectively achieve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that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formal contract, e-business strategic alignment (including intellectual and operational alignment) and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on collaboration in demand-driven supply chain.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of IT and business executives in 209 firms, we discover that formal contrac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through intellectual and operational alignment. In addition, the positive mediating effect of operational alignment is stronger under a higher degree of competition. Although there is no moderated mediation effect in the path of formal contract-intellectual alignment-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shows a negative moderated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l contract and intellectual alignment, and a positive moderated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alignment and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Learnings from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governance and strategic antecedents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收对承包权的影响与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灵辉  陈银蓉  成楠 《资源科学》2011,33(2):315-321
承包权是农民依法享有的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是农民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土地征收并不必然导致失地农民丧失集体成员身份,因此失地农民仍享有下轮集体发包土地时承包土地的资格。现行征地制度没有明确失地农民下轮参与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也没有规定征地导致失地农民丧失承包权情况下的补偿措施,这不利于失地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建立土地征收面积(L/)与下轮集体成员人均承包地面积(S)之间的关系模型(L/-S关系函数),分析不同征地规模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与征地面积以及集体原耕地数量存在着密切关系,只有征地面积超过一定限度或者集体耕地压力指数本来就大于1时,失地农民丧失下轮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否则,失地农民并不丧失承包土地的资格。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征地造成失地农民承包权丧失时,应对失地农民的承包权进行补偿,并将承包权与失地农民的年龄、法定承包年限等联系起来,利用年产值倍数法建立起了承包权的补偿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从资源学派的内涵谈起,由企业与企业间独自拥有的资源特性引申到行业与行业间的特性,进而引申出高技术企业“六高”的特性是区别于传统企业的独特资源组合,并且针对高技术企业“六高”的特性,从理论上对高技术企业战略思想平台的建立及实践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战略管理思想平台的支持下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剖析,总结出了我国高技术企业管理中的不足,在总结我国高技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基本上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平台,是中国高技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培育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竞争力与战略管理的定义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针对传统战略管理模式的缺陷,本文构建了以顾客价值分析为起点,以资源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分析为保障,以产业结构分析和选择为契机的动态战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