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强消息的可读性,在消息写作中运用“蒙太奇”手法是个好办法。 “蒙太奇”是电影制作中的一种技法。在电影制作中,需要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把这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组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联想、暗示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到一部完  相似文献   

2.
周京辉 《新闻世界》2008,(10):64-65
电视是一种以活动的图像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和电影相似的表现手法。蒙太奇(Montage)作为电影的画面组接技巧,被电视所继承和使用。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兼有新闻性和艺术性的片种,无疑其表现形式是比较接近于电影的。在纪录片的前期拍摄阶段,往往要拍摄大量素材,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如何从一大堆零散杂乱的素材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镜头,再将这些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成为优美、流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电视画面?电视纪录片的蒙太奇有哪些需要遵循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蒙太奇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合理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在新闻报道中合理地借鉴"蒙太奇"的手法,把新闻事件中的多个场景进行分镜头组合,可以有力地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性和条理性,从而起到身临其境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4.
严智爽 《东南传播》2016,(10):35-37
电影是一门时间艺术,电影时间是对现实时间再创造后的时间形式。电影延长时间将故事时间在画面上具体化的脚步放缓使其长于现实时间,是一种重要的电影时间调度手法。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法,以美国影片《无耻混蛋》为案例,对影片中出现经典场景进行拆解,对电影时间的延长方法与形式进行理论分析与总结,发现电影延长时间可以通过镜头语言与后期蒙太奇剪辑的创作技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新闻的散文化、面面化,从而增强新闻的可见性、可读性?我以为,“蒙太奇”(montage)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表现手段。“蒙太奇”本是电影制作中一个术语,就是按照影片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把拍摄的那些分散的不同的镜头经过选择、剪辑、组装,编制成连贯的完整的影片。它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6.
剪辑是将制作影片中的素材经过反复的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形成一个主题明确、流畅连贯的艺术作品,剪辑应用在电影中时,又称"蒙太奇",最初是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采取分镜头拍摄、组接,从而形成剪辑。剪辑是影片制作中的不可或缺的工作,由  相似文献   

7.
电视画面的编辑也叫组接、剪辑,其基本理论是电影蒙太奇理论。它集中表现在镜头与镜头的承接关系上。一部片子从选材、构思、策划、撰稿到拍摄、剪辑、配音、合成的整个过程中,摄像与剪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摇臂摄像师建立起剪辑意识后,在前期拍摄时就不是盲目的而是掌握着拍摄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这样拍摄的运动画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后期剪辑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一讲到蒙太奇,人们立刻会想到电影,似乎新闻与它无缘,其实,把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有的艺术手段借用到新闻写作中,已经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结构方式。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电视,指对镜头的组合、分切技巧。又称“电影文法”,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一部电影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接起来的。但在制作过程中,又必须把内容分为许多不同的镜头,然后分别拍摄,再按统一的构思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使其形象、情节、环境完整,并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的作用。运用蒙太奇,可以达到结构严整,条理贯通、展现生动、节奏鲜明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黄农 《新闻世界》2014,(12):151-152
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是一伟大创举,它使电影跨越时空的叙事方式成为可能。声音蒙太奇在该过程中是一重要介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促使电影在影像画面的切换上更加流畅;它能够增加影片同一时段中的信息容量;它可以深化影片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影片的情景之中。本文从声音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具体应用入手,结合蒙太奇技法成熟的理论,分析声音蒙太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最早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指的是构成、装配.现在通常指的是在电影中把与内容相关的各个胶片组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段落或者一部完整影片的剪辑手法.蒙太奇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然而,笔者发现,它不但能运用于电影,在现代媒介的广阔舞台上,各种书册、磁带光盘、广播电视节目、新闻报刊等出版物的编辑活动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它的神奇效应.例如,在写作当中,蒙太奇手法就是把一个个与所要表达主题有关的画面或事例,按照一定的联系或相关性组构缔结在一起,使之产生提示、对比、引导等作用,并为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11.
蒙太奇,原意为建筑学上的安装及构成,法国人将这一术语借用到电影创作中,使其成为画面剪辑与组合的代名词。电视诞生以后,蒙太奇又成为电视的一种表现手段。目前,人们对蒙太奇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蒙太奇是指画面剪辑或音响组接的艺术技巧,广义蒙太奇是指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能够引领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还能荡涤人们的心灵。作为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现代战争电影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声音与画面的交相辉映完美表现了战争场面的宏大和战事的惨烈,进而突显了故事情节,引导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然而,无论是对声音的运用还是对画面的选取以及蒙太奇手法的施展,其渲染技法的不同使得最终电影中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效果也不尽相同。美国的电影工业无论是从发展速度还是制作水平来讲都比我国要高出许多档次,尤其是在现代战争电影的渲染技法方面更是值得当今中国电影人比较、学习,同时,由于两国国情与文化的差异,其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想内核也不尽相同,如何在渲染技法方面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并开拓出一条能够弘扬中国人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电影渲染方式,是本文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胶片市场的萎缩,电影制作开始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摄影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电影制作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门槛。近年来,通过一些价廉物美的数字高清电影摄像机拍摄了很多优质的电影和微电影,使很多有志于电影事业的普通人都能过一把导演瘾,把自己的创意、自己的生活甚至自己的故事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随之而来的数字电影调色软件也铺天盖地地涌现,而且有很多是免费版本,使数字电影的制作如虎添翼。通过对一些调色软件的熟练使用,即使是廉价的电影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也能制作出接近电影画面质感的效果。本文就以数字电影调色为内容,简单分析一下调色的基本技法。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纪录片悄然兴起,并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最近几年,由于《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型纪录片拍摄获得成功,纪录片于是成为了电视荧屏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全国各地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热潮,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纪录片的产生。另外一个方面,有关纪录片理论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关于纪录片制作手法的问题更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本文运用形式主义和写实主义等电影理论,针对目前纪录片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主要包括蒙太奇以及故事化手法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蔡新丰 《新闻通讯》2014,(11):24-26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纪录片悄然兴起,并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最近几年,由于《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大型纪录片拍摄获得成功,纪录片于是成为了电视荧屏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全国各地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热潮,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纪录片的产生。另外一个方面,有关纪录片理论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关于纪录片制作手法的问题更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本文运用形式主义和写实主义等电影理论,针对目前纪录片制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主要包括蒙太奇以及故事化手法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部影片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的镜头组接而成的,因此在电影制作中,需要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接照原定创作构思,把这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到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表现手法通常称为“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方法运用到:消息写作中,也是极有用处的。一篇消息,通常也是由许多“镜头”组成的。运用这  相似文献   

17.
张倩 《记者摇篮》2009,(7):127-127
蒙太奇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构成、装配。后来,这一名词被俄国电影理论家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今天,蒙太奇成了影视艺术的专有名词,引伸含义是将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录制)下来的一个个镜头,按照生活的逻辑和美学的原则,将它们连接起来,继续下去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编辑,应当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特有创作规律。在编辑电视新闻节目时,画面组接的创作需要制作人员熟练运用蒙太奇声画合成的具体技法,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为新闻事件的报道服务,正确引导舆论。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38年,前苏联著名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就曾提出过,电影中的两个画面组接在一起,绝非是它们的简单之和,而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含义。另一位前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也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表情中性的男子的近景画面分别接可爱的小孩、棺材里的女人和一碗食物三个画面,结果这个男子的表情就表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善良、同情、饥饿,其结果也证明了爱森斯坦的理论,这就是蒙太奇理论。蒙太奇理论不仅创造了电影,同时也验证了一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系统大于各部分之和”。  相似文献   

20.
写实主义就表现为保持空间的同质性。因此,可以看到,在有些情况下,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电影本性的否定。——[法]安·巴赞电视报道中拍摄新闻人物讲话的段落,根据经验,摄录完讲话后,常常还要拍点插画面。何为插画面?就是准备在人物讲话镜头里插编上去的片段。它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1、讲话提到过的内容; 2、讲话虽然未提到但有助于说明讲话内容的片段; 3、现场听讲解的人或摄录讲话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