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听觉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善于抒发和渲染感情的优势,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从而产生对听众感情的撞击,使广播新闻之情与听众之情实现相通与相融,以进一步提高广播宣传的感染效果,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广播新闻如何向听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呢?关键是充分挖掘广播新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有声语言和音响所具有的以声传情,以声蕴情,以声动情,先声夺人的表达功能,去拨动听众感情的琴弦,引起感情的“冲动”与“爆发”,使报道思想、报道内容留在听众的情感中。每当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声情并茂入情入理的广播新闻时,往往情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河南濮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本着"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宗旨,充分发挥广播评论的短、快优势,更好地彰显广播媒体的思想性、权威性,增强了新闻广播宣传的舆论力量。广播宣传是靠声音传达思想的,广播声音一瞬即逝,听众来不及仔细琢磨,因此,广播评论在文风、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写好符合广播特点要求的评论,也就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广播现场短新闻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新闻作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捍、富有广播特点,能通过广播宣传出去. 一件好的广播现场短新闻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所有现场短新闻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或者叫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新闻价值较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二是现场感较强,有对新闻现场绘声绘色的描写,能使听众或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三是篇幅短小精粹,能在三五分钟内听完。此外,它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就是新闻事实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为听众所理解,所记忆;文字语言更通俗,更易懂,更适合“播”的需要和“听”的要求。下面谈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4.
一、新闻节目的特征所谓新闻节目,就是将若干条不同体裁的新闻稿件(包括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录音报道、听众来信等),按照一定的编排思想和要求,精心编制成的一次广播节目。新闻节目是广播宣传的“主体”和“骨干”,有着  相似文献   

5.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也可以配置音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具有自身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最能体现广播特点、最能发挥广播优势的现场报道,以其直击性、生动性和权威性越来越受到听众的欢迎。本文从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记者素质、现场报道注意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广播新闻如何能更好地实现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6.
齐玉芹 《新闻世界》2013,(11):56-57
新闻价值,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广播新闻来说,广播新闻的价值是新闻对听众的意义。听众喜欢的、需要的、想知道的,就应该是媒体要大力报道的。本文列举了广播新闻目前遇到的困境,提出广播新闻要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就要从广播新闻价值这个理念出发,立足本地化,在增强新闻的实用性上下功夫,多触角地加强策划,塑造广播新闻实在实用的品格,打造广播新闻的品牌影响力,为城市广播媒体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广播虽然赢得了听众,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有必要找出新的对策,使刚刚振兴起来的广播势头继续保持、发展下去。一、节目结构调整要突出广播主体新闻是广播的主体。不论怎么改革和设置什么栏目,都不能忽视新闻这个主体。尤其在当前,人们对走向市场经济的新闻更加关注,希望传播信息最快的电台多提供受众需要的“时代新闻”。因此,广播  相似文献   

8.
在传送新闻信息时,播音的语速非常重要,正确地理解与掌握广播新闻播音语速的内涵及播出技巧,对把广播新闻节目办得更好,赢得更多的听众,实现双赢的宣传效果和目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辽宁电台在广播宣传改革中,由于直播方式的采用,加快了广播的宣传节奏;热线电话的介入,使广播真正成了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新技术的应用使同步新闻得以实现;板块节目和主持人直播节目的不断提高,进一步缩短了广播和听众的距离。所有这些改革的总体效应是,广播逐渐摆脱了发展的低谷,正在以自己的独特优势赢得听众的认同,在改革大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版面是报纸等文字载体的形式概念,排版是为了体现编辑部的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者。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体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因而,广播新闻节目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一、避开劣势,让广播新闻"版面"重点突出、"一听了然"毋庸讳言,广播媒体的劣势在于"转瞬即逝"。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抓住听众,吸引听众一路听下去,并且能在其记忆中留下印记呢?笔者提出广播新闻节目要有版面意识,就是要借鉴报纸的长处,避开自身的劣势,使得一档广播新闻节目重点突出、"一听了然"。先说记者。广播记者报道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听众收听观念的多样化,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立体综合的重大主题宣传越来越以其周密精当的策划,全面厚重的内容,丰富的广播形象,清新的语言风格,深邃的思想内容深深地打动听众,有效地提升新闻价值,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无论省级台、地市台、还是专业频率,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服务中心工作的重大主题宣传战役。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广播宣传“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呈现了再度辉煌的新气象,它已成为广大听众须臾不可离开的“喉舌”和“知音”。在报纸、广播、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搞好广播听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对广播传播模式的研究,不断改善广播同听众的关系,满足广大听众的愿望和要求,这是搞好广播听众工作的基础。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对于搞好听众工作更有新的文章可做,也对我们正确认识新时期广播听众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时期广播听众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张艳  赵静 《新闻传播》2004,(7):75-75
广播新闻节目,是由若干条新闻稿件编排而成的。它是电台节目的主体和骨干。要提高广播新闻的总体质量,就得加强节目的编排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把广播新闻节目编排得更好一些呢?笔者认为,编排广播新闻节目,如同制作膳食菜肴,只有烹制得色、香、味、形俱佳,才能吊起听众的胃口,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台是新闻舆论单位,节目的主体是新闻,听众最关心的也是新闻。但是,占广播节目比例最大的则是文艺广播。文艺广播是通过广播播出的文艺作品的总称,包括的范围很广,例如,文学、戏剧、音乐、电影、歌曲等,有时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多少年来,不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时间表怎样变动,文艺节目总是占全天播音的60%左右,而且一直受到听众的欢迎.文艺广播把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节目提供给听众,让听众在欣赏、娱乐之中接受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可以这样说,文艺作品和广播形式的结合,才得以广泛传播,使之成为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这些变化既给我国的广播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广播新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再加上电视节目越来越好看。报纸的版面越办越活,广播新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广播新闻要摆脱这些困境,只有不断增强其自身的可听性,才能真正吸引听众,赢得听众,才能保持其在媒体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所谓可听性,就是指广播新闻吸引听众的能力。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中所说的情景描写.不是文学作品中那种采取典型化的虚构的手法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而是凭借语言文字把所报道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在广播新闻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进行情景描写,有助于更好地突出主题思想,弥补广播一听而过、不可随意重复的不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广播本身具有一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要使其宣传收到良好效果,仅凭平铺直述和一些高级形容词是难以奏效的。若使其中描绘出一点景,表现出一点情,让你的新闻活起来,听众就会乐意听,接受你的宣传.曾记得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听众传播有价值的新闻。近些年,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无论是报道的选材,还是内容的提炼、形式的创新,都彰显了新闻价值这一主线,并赢得了听众的好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广播新闻价值的挖掘上,我们仍然人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8.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各自具备其他传媒无法替代的优势.充分挖掘属于自己的优势时,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广播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尤其是广播新闻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一、现代城市给广播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城市的扩大和膨胀、人口的增加,使广播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现代城市的发展为广播提供了一个立身之地,也为广播新闻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广播需要听众,失去听众,也就失去了价值.现代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在某种意义上是广播听众的集中.集中的人口、集中的听众为发挥广播优势创造了条件.在亚…  相似文献   

19.
听众研究,是对广播宣传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听众对广播的兴趣和评价,以及广播的传播效果。它是广播宣传工作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改进广播工作、深化广播改革的第一道工序和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听众工作的实际,对听众研究工作作些探讨。听众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听众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重视听众研究工作是坚持人民广播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1963年为人民广播事业题词:“努力办好广播,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就是说,广播是办给人民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广播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提倡写视觉新闻,这虽然是新闻界提了多年的老话题,至今却仍有现实意义。广播新闻是写给听众听的,难道也提倡写成视觉新闻?广播的声音,听众难道能看到么?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虽然是写给听众听的,是诉诸听众听觉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视觉形象。广播新闻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东西越多,诉诸听觉的内容越具有立体感、画面感,它所能转化成的视觉形象就越鲜明生动,就越能打动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同样要写得有视觉感、立体感。笔者拟从听觉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的物质基础、转换的具体过程和转换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对这个问题略抒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