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正>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作者的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2.以作者的官爵命名。如王维的《王右丞集》、杜甫的《杜工部集》。3.以作者的谥号命名。如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集》。4.以作者的书斋命名。如张溥的《七录斋集》、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姚鼐的《惜抱轩全集》。5.以作者的字、号命名。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文天祥的  相似文献   

2.
一、以作者的名字或字、号命名_如《诸葛亮集》、《陶渊明集》、《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苏东坡全集》(苏武号称东坡居士)、《王昌龄集》。二、以籍贯或有关的地名命名。如王安石是临川人,他的文集便叫《临川先生文集》;柳宗元是河东人,他的又集便叫《柳河东集》;李贺是福昌县百村人,他的文集便叫《昌谷集人三、以官职命名。如明朝。学家家康当过翰林学士,他的文集叫《宋学士文集》;杜甫曾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邮,他的文集叫《杜工部集人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他的文集便叫《王右丞集》四、以年号命名;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庄集…  相似文献   

3.
以“地名”命名: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2、《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冒黎,世称韩昌黎。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4、《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5、《亭林诗文集》。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称“亭林先生”。6、《小仓山文集》。作者袁枚,辞官定居江宁(南宁)小仓山。以“书室名”命名:1、《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2、《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3、《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  相似文献   

4.
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论考》存在一些明显错误。别集应当定义为“别集是收录一人作品的集子”,总集应当定义为“总集是收录多人作品的集子”。其中之作品既可是文学作品也可是非文学作品。选集是收录一人部分作品的集子,而全集是收录一人全部作品的集子,选集和全集属于别集,选集和全集与总集无关。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诗文集,这些诗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孙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参集》《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白香山诗集》《东坡全集》)外,还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①封号式 古时君王常给臣子封号,封号也能作为集名。如明代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其作品集为《诚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荆国公,其作品集有《王荆公诗笺注》。②谥号式 古代帝王高官死后,朝廷根据死者生前事迹给予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叫“谥号”。“谥号”也可以命名诗文集,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死后加谥“文正…  相似文献   

6.
先请看下面一道题目—— 下列文集命名的依据,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杜工部集》—→《昌黎先生集》—→《白氏长庆集》—→《欧阳文忠公集》 A.以官职名集—→以谥号名集—→以成书时年号名集—→以籍贯名集 B.以籍贯名集—→以成书时年号名集—→以谥号名集—→以官职名集 C.以官职名集—→以籍贯名集—→以成书时年号名集—→以谥号名集 D.以籍贯名集—→以官职名集—→以籍贯名集—→以成书时年号名集 (选自1992年湖北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试题)  相似文献   

7.
古人作品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山西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相似文献   

8.
正【初识经典】《柳河东集》原名为《柳先生文集》,又称为《河东先生文集》,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集,由他的好友刘禹锡编成。为什么柳宗元的作品集会称为《柳河东集》?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河东人,世人给了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所以他的作品集就叫做《柳河东集》。这本集子一共有四十五卷,外集有两卷,收录柳宗元的全部诗文。在文集前面的  相似文献   

9.
书籍的命名     
中学课本所选的文言文,编者往往都注明选自什么书。为帮助同学们记住这些书名,下边简述书一般是怎样命名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的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称诸子百家。其中的“子”是“古代对百德有才之人的尊称”。因此,孟轲、荀况等人的著作、文集,往往以他们的姓 子来命名,如《孟子》、《荀子》、《墨子》、《孙子》等。也有以姓名 子的,如《韩非予》。又有单以著作者姓名来命名的,如《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著作叫《陶渊明集》。《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的著作叫《龚自珍全集》。古代文人除姓名外,还有字、号。因而也有以字、号来给著作命名的,如唐代大诗人李白,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北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苏轼将儒学的坚忍、道家的旷达、佛禅的空灵,融合到了完美的境界。然而,纵观苏轼的一生,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在文学创作中他提出“有为而作”的主张。他的散文体现了儒家经典哲学的精神内涵,即以“道”为理想,“仁”为实现“道”的基础。《范文正公文集叙》是苏轼为《范仲淹文集》所做的序言,分析《范文正公文集叙》可以不仅有助于理解苏轼的散文写作思想,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祝福》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十六日,后收在《彷徨》这部集子中列为首篇。鲁迅先生在集子前面引了屈原《离骚》中的几句诗,有两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先生在一九三三年三月《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都说明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所谓彷徨,并不是消极的徘徊,而是积极的荷戟求索。一方面,继续为革命而创作,“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自选集”自序》,见全集[四]348页),“对于  相似文献   

12.
一、以"地名"命名1.《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2.《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3.《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  相似文献   

13.
据记载,李清照的作品是很丰富的。《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宋人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称,李易安有《文集》十二卷;明人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称,《李易安集》十二卷。可惜这些集子都没有流传下来,多数作品散轶了。除词以外,李清照的诗文存留至今的,诗仅有十九首和断句十五则(其中《端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文集浩如烟海,其命名方式也多种多样。现对中学课本涉及到的重要文集进行归类例析,以便掌握。1.以姓名(字)命名。如:①《曹操集》。②《孟浩然集》.③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给人物作传时 ,常以“谥”或“谥号”称代 ,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其中“忠毅”是明代左光斗的谥号。崔铣的《记王忠肃公事》一文中 ,“忠肃”则是明臣王翱的谥号。为作品命名时 ,也常用“谥号”。如王安石 ,谥号“文” ,作品集为《王文公文集》 ;范仲淹 ,谥号“文正” ,其作品集名为《范文正公文集》。了解“谥号”的相关知识 ,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何谓“谥号”呢 ?关于谥号有哪些规定呢 ?谥号 ,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称号。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 ,为避…  相似文献   

16.
30年来,中国大陆周作人文集的出版成就斐然。从1981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共出版各种周作人文集211种。编订周氏文集用功最勤、成就最大的编者要推钟叔河、止庵以及陈子善、张铁荣,具体标志他们成就的是钟叔河编周作人著作集、《周作人文类编》《周作人散文全集》,止庵编《周作人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陈子善编《知堂集外文》以及他与张铁荣合编《周作人集外文》。故以评述这几套大型文集为主干,然后再从周氏自己编文集、他人编文集、译文集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时至今日,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惟一一个尚无全集的文学大家,这与他在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化史上和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版本研究和校勘工作最为欠缺和紧迫,制约了周作人文集出版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古籍序跋集》是初见于《鲁迅全集》的一部新集,是鲁迅先生于1912年——1935年间亲自辑录、校勘的十九种古籍和二十七篇序跋。从内容上可分为有关文学和有关历史(中国古代史)两部分。其中有十三篇属于“史”的范畴,除个别篇目外,写作时间  相似文献   

18.
《井上靖随笔全集》(1),煌煌巨著,十大卷,精编收录了日本已故著名作家井上靖,近四十年来所撰有代表性的随笔730篇,连同每卷末作家新撰《后记》,共740篇。每卷并附有《井上靖随笔全集·月报》,是关于该卷有代表性的评介文章及索引。 “随笔”即简短的议论性散文,这是井上先生以日本假名,标外来语“ESSay”撰写的西方最早的随笔,是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以“ESSay”称呼自己所写简短而有文采的论述性短文,才有了随笔这“称谓”的。但虽称谓相同,各国的“随笔”,仍以固有的规律和特色,在衍变、发展。我国五四时期,受英国作家兰姆(1775——1834)影  相似文献   

19.
<正>华东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团队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经几代学人的长久积累,成绩斐然。在学术研究方面,继20世纪80年代有吴泽先生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2册),2019年又有胡逢祥教授等著《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潮与流派》(3册);在文献整理方面,从《何炳松文集》《王国维全集》《吕思勉全集》《冯承钧学术著作集》,到近年的《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清理近代史学遗产不遗余力,为学界所称道。  相似文献   

20.
被清代封建统治者誉为“中兴第一臣”的曾国藩,一套《曾文正公全集》使得蒋介石崇拜非常,案头常置此书;毛泽东在“五·四”时期亦曾著文称“独服曾文正”;当年评选“影响近现代中国民众的十本书”中,就有《全集》的一席之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出版部门又陆续出版了他的全集。拂去历史的尘埃,人们从《曾国藩家书》中发现:作为一生从政,治军,官至“太子太保”,受封“一等毅勇侯”的曾国藩,其治家方法,很有可供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