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一些学知识的小技巧.不如传授给人培养一些好习惯的方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预习的习惯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责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都不是,这二者实际是教学的目的。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没有责任感,知识学不好,能力也发展不好。而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他自己就会认真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唯恐学习搞不好;而有的学生得过且过,从来不把学习当回事,能偷懒就偷懒,能不做就不做。这些都是学生责任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我在思考:数学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教知识,这在我们很多老师的答案中是毫无疑问的.学生在学校的多数时间是用于获取知识,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知识传授来开展,知识传授成功与否的一个外显标志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我们就围绕知识传授、考试成绩展开教学.我也曾经为此而沾沾自喜,在一次小学毕业考试中,我教的56名学生有40名学生得了满分.然而,这样的数学教学就是成功的吗?这样的教学内容够了吗?一次调研测试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与学生有情感上的交流,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是教师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提供推动力,进而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具有个性的人才。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较长时间在较多场合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种表述:“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真的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吗?语文教学真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就主体、教学主体和语文教学主体作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6.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将知识更加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如何更好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和组织者,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学生是当之无愧的主体.因为学习活动的完成是由学生自己去执行的,谁也无法代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终身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黄宁宏 《广西教育》2011,(31):39-39
一、质疑教学存在的误区一是没有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如教学课文《木兰从军》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你读了有什么感想?”由于小学生对古代知识了解得较少,而教师又没有创设相应的情境,  相似文献   

9.
在从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学生丝毫不感兴趣。教学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成了教师、学生的负担,往往吃力不讨好。这种情况使我认识到。既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重视教师德育的主导力量很重要。那么如何发挥教师德育的亮点呢?  相似文献   

10.
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前提,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准确地掌握概念,合理地使用教材,才能让学生较完整而正确地了解概念,在学习新知识时减少负迁移的影响,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仅就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概念及有关的教学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一位青年教师曾向笔者谈到,在教学第十册P86。例4,计算时,一学生突然举手提问:“是分数吗?”令他一时语塞,不知怎样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其后,曾与一位资深小学教师谈2、0530.6ff。,。。。。。L。。1.L及:头、手、子、尖、去是分数吗?她肯定地一’13”回”力”0…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我们的教育也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在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中除了要重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掌握每项体育运动的要领之外,还要注重通过体育课堂传授给学生道德素质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传授给学生终身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学会用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2.
历史课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求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一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把全新的教育观念带入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彭伟东 《教师》2012,(34):102-102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文科教学尤其是像历史、政治之类的学科,教师最重要的是将知识的重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当堂记住。而我通过二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发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能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去用历史的思维分析问题。如何才能创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案例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是创新能力型教学,注重让学生对各式各样的案例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形成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对各种案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去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潜能,给学生预设了广阔的开放性的思维空间。下面本人就如何实施生物学案例教学法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姗 《学周刊C版》2014,(9):52-5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拥有一双写好字的手,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怎样在写字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我相信,在语文写字课堂中进行范式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有效的范式,必能对写字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起到卓然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沈媛 《宁夏教育》2013,(12):55-55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学生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的又是一套;教师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即使会背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但不一定能律己,把它转化成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收效甚微,如何来改变这种知、情、意、行相脱节的现象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获取知识的方法。教育也是一样,一位称职的好老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自主学习的方法。大量实践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该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成了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相似文献   

19.
张浩航 《成才之路》2014,(21):22-22
小学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想象力最重要的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主阵地。美术教师应提高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笔者立足成才,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美术是感性的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思维引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三年级上册“大人国和小人国”一课,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的。上课伊始,我很高兴地问学生:同学们,老师很喜欢两本书,大家想知道书名吗?学生们心里很疑惑:这上美术课,老师为什么提看书的事情呢?心中有了疑惑,便急切想知道原因,学生纷纷摇头,我多媒体课件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看过这本书的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接着,我又问:“谁能说说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啊?”一个男生站起来,把故事简要地说了一遍。我又用课件出示了第二本书《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谁看过,你对它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只有两个学生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到小人国和大人国历险的事。我利用多媒体简要介绍了这部分内容,然后提出问题:“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本书吗?”一个学生说:“这两个主人公都很勇敢。”另一个学生说:“他们都在漂流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奇妙的故事。”我接着说:“如果我们也能在想象中漂流,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惊喜!你能想象一下小人国的画面吗?”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他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因此,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我们就应力图创设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