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浙江大学非师范类体育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就业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师范类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不同于体育教育专业,在就业政策上实施双向选择。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受社会需求和就业期望的影响。通过对浙江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旨在分析毕业生的社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趋同程度,帮助毕业生建立合适的就业期望,更好地提高一次就业率,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咨询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及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现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结果显示: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具有多元化、多层次且数量可观的现实需求,但是,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只有1/3的毕业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尚不完善。由此,研究提出: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应更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专业方向、优化课程设置等具体建议,以适应我国社会进步对社会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鼋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比例甚低。研究认为:只有根据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政府、学校以及毕业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社会体育人才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三峡大学2007-2009届245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与全国水平相似,加快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加强就业引导和指导是当前解决和改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其能力培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过快,国家没有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设立岗位,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因此,提出社会体育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便更好地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且真正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很小,与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初衷相去甚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实践能力不高、缺乏创造力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结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对就业制度缺乏了解和正确认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对职业的选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毕业生就业市场面狭窄,就业信息不畅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建全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对高校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体育学院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必须加强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调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影响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因素,提出转变观念,停止体育专业的扩招,严格控制高校新增体育专业,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上海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探究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现状、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人才的培养以及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使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切合社会需求,从而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陈航 《精武》2013,(21):142-143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所有高校师生和社会普遍共同关注的问题,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增大。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进行调查分析,寻找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2013届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提高体育专业教育质量,同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使该专业的课程方案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不乐观。因此提出社会体育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技能指导型”高级专门人才,以便更好地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社会指导员访谈及我校毕业生就业亲身经历反馈,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羽毛球专项学生就业问题为视野,以毕业期择业适应性与现实中羽毛球社会指导员职责做对比研究,就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择业适应性问题,从教学、管理角度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湖南理工学院近三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体育教师队伍的逐渐饱和,专业人才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数在逐年减少,改行易业现象普遍。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受主观存在的就业领域的限制,客观存在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等问题,从而导致目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困难。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的对策是: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和优化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思想与择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力度,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山东省开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13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研究,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科学性较差、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提出山东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的人才培养原则,各校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定位特色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优化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和评价系统,提升社会体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向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服务领域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较为模糊,对社会体育领域工作意愿不强;择业时的心理预期与现实偏差较大,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就业与深造的选择上更倾向先就业,深造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做准备。并提出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学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场的联动机制,为学校与社会搭建专业供需就业平台三个方面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虽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余暇时间的不断延长,对体育价值观念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体育的参与程度和发展规模都在不断壮大。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将需要一大批拥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这就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本文从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康复保健四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促进机制.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拳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日本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状况、日本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等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构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南京体育学院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并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剖析供需失衡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提供理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对于教育系统中体育教师岗位的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数远远供大于求,这就导致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通过对过度教育含义进行解释并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过度教育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而为缓解过度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并为高校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