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教学中,我上了一节《纸飞翼》。我首先了解学生们对纸的一些认识,让他们说说用纸可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降落伞的研究》是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中《纸飞翼》的拓展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一些性质后,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进一步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分析学生对纸飞翼在空气中的飞行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知道改变一定的条件,肯定会影响纸飞翼的下落速度,但如何利用空气的性质为人类服务,他们想得很少、做得更少。提出要他们研究降落伞,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设计、制作和玩降落伞等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上的是一年级美术第二册第六课《船》 ,我的预先设计是交给学生折小船的方法 ,然后对小船进行再创造 ,最后再把小船放在水里做游戏。在第一个班级 ,我对同学们说 :“今天老师教你们折小船” ,班上立即有同学七嘴八舌地喊到 :“老师我会折 !”“老师我也会折”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 ,在制止了他们的叫嚷之后就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地讲下去。结果 ,教师在前面演示 ,下面乱成了一锅粥 ,会的同学不愿听 ,着急往下折 ,不会的同学又因距离教师太远而无法看得清楚 ,就前后左右地问 ,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组织纪律。一堂课下…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二年级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纸张”这个词时,她先让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的纸的用途.一开始小朋友们都踊跃举手.举出了“写信”、“做练习”、“印书”、“印报”、“画画”、“包东西”等纸的最普通的用途,以后举手的人数就大大减少了.直到一位小朋友说:“我能用纸折飞机”,教师马上表扬这位孩子能想开去.于是又有几位同学补充了“折灯笼”、“折小船”、“折青蛙”等许多类似的用途.“看谁能象刚才那位能想开去的小朋友一样,再想开去,说出别人还没有说出来的用途?”教师激励着孩子们.接着又有同学提出“纸箱”、“信封”、“香烟盒”也是纸做的.怀念哀悼死人的“花圈”也是纸做的.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降落伞的研究》是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中《纸飞翼》的拓展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一些性质后,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进一步证明空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研究透镜》一课中讲到“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我就带领学生到室外的太阳下做凸透镜聚光、点燃纸的实验。经过一番艰苦的等待,学生们终于在一个避风的地方把纸点燃了,他们高兴得跳起来。上《昼夜交替》一课,我用三球仪给同学们演示了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学得十分轻松明白。  相似文献   

7.
在上《纸飞翼》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对比的实验方法来验证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长短与飞翼的什么特征有关。做实验前,我首先介绍什么是对比实验,以及对比实验要注意的事项,并反复强调在对比实验中,我们除要验证的那项内容以外,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比如说,要验  相似文献   

8.
折纸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那天上美工课时,我宣布“今天学折飞机……”,话还没说完,小朋友们就齐声叫好。看到他们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先分步骤示范告诉他们怎么折,然后很快把纸分给他们。不一会儿,许多小朋友都折好了飞机。但这时我发现也有少数孩子没有学会,特别是平时比较粗心的沛沛他毛手毛脚的,总是折不好,反倒把一张纸给弄皱了,眼看别的孩子都在玩折好的飞机,沛沛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9.
陶康 《快乐阅读》2020,(1):52-52
我出生在北方一座设有机场的小城,小时候没见过飞机,对飞机有限的认知来源于《变形金刚》中一些不甚含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超时空飞船,简笔画教材中一个机身、两个机翼,外加三片尾翼,共用六笔就解决了的东西,再者便是折的纸飞机了--我折的飞机多不能飞,大概是模仿卡通片里复杂而不科学的构形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一般是由老师讲,学生模仿着说,这种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夸美纽斯指出:“教育不仅不应使学生厌恶学习,而且应该使学生‘能被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诱导着去学习。’”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课前布置学生用纸折自己最喜爱的物体模型,不会折的同学可请教别人。折好后,对着模型想想:我折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折它? 上课了,每个学生面前放着自己的折纸:有飞机、火箭、手枪、花篮、教棒、针筒、太阳、轮船……有的同学还着了色,真是各式各  相似文献   

11.
高三的同学刚刚经历了本学期第一次月考。上一堂的心理课,我请同学们用纸记录自己考后的想法和感受。我发现同学们的心态集中在三种:考得好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还比较满意,在想,我能上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考得喜忧参半的同学,抱着继续努力的态度,彷徨着,挣扎着。还有一部分同学,在纸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绝望了,继续混吧……  相似文献   

12.
唐娜是美国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一天上课,她要求全班同学把“我不能……”写出来,诸如“我不能做三位数以上除法”、“我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课”……她自己也跟同学一样在纸上写。大约过了15分钟,大部同学已经写满了一整张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页了。“同学们,写完了一张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唐娜宣布这一活动的结束。同学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按顺序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纸盒里。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唐娜老师把自己的纸也投了进去。然后,她把盒子盖上,夹在…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学生带有情绪体验的认识需要。针对刚入学儿童的特点,我是这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的:一、自制名片认识新同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对55名儿童说:亲爱的同学们,热烈欢迎你们加入师院附小这个大家庭,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张老师,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将一起学习一门有趣而有用的课程——《语文》。首先,我们做一个游戏,叫“击鼓传花”。老师放音乐,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把这朵大红花传下去,音乐一停,花儿落到谁手里,就请你站起来,大声告诉我们你的名字。游戏结束,我说:刚才的游戏使我们认识了很多新同学,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机会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一得集     
小小飞机场 孙翠莲 有一段时间,我们班的小朋友对折飞机特别感兴趣,他们整天折个不停,折好到处飞,坏了就随手扔掉,搞得幼儿园到处是“飞机”纸片。起初我用说教的方法,教育他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能随地扔纸,  相似文献   

15.
“空气的流动”是人教版小学自然课中《大气流动成风》一课的前一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往往习惯于指导学生做一些规定的实验(如:用一个罐子罩在蜡烛上,然后用小纸条去接近罐子的上方和下面)通过观察,发现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的现象,并概括出空气的流动形成风。这样的教学活动,总令人感到欠缺些什么。新课标中强调:在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人,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解决问题。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一、做一个纸蛇在课前,我指导学生每人做一个纸蛇(把一张纸从四周往中心剪出…  相似文献   

16.
在教《地球的清洁工》一文时,我让学生演一演。同学们甭提有多高兴了,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姜鹏同学也要求演一个角色,看到这情景,我非常高兴,但又不放心。学生们虽然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能演好吗?于是,便开始指导孙玉洁这一小组,好给其他组做个示范。  相似文献   

17.
在教《地球的清洁工》一文时,我让学生演一演。同学们甭提有多高兴了,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姜鹏同学也要求演一个角色,看到这情景,我非常高兴,但又不放心。学生们虽然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能演好吗?于是,便开始指导孙玉洁这一小组,好给其他组做个示范。  相似文献   

18.
制作纸编心     
正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的房间变得更温馨吗?你们想让自己送给老师或同学的礼物更赏心悦目吗?那就赶快跟我一起来学做纸编心吧。第一步:准备彩条、线团、剪刀。第二步:把彩条沿中间对折。第三步:将折好的彩条如图折成田字格形状。  相似文献   

19.
《雪景》     
今天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同学们有的参加折纸组,他们折的飞机一下就飞起来了;折的小水壶一吹就鼓得像一个小皮球。有的参加讲故事组,他们讲的故事绘声绘色特好听。有的参加画画组,他们画的花像真的一样,非常美丽。营《雪景》@常开放$乌鲁木齐市三十六小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折纸活动多数是这样的:老师示范讲解折叠方法,小朋友跟在后面学习,东西折好,活动也就结束。幼儿倒是有了做一做的机会,但辛辛苦苦折出的作品随即被塞进作业袋,甚至被扔进废纸篓,发挥不了一点作用,不免觉得可惜。一次,在教幼儿折电话听筒前,我拿出事先折好的两只电话听筒和一个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结果,小朋友都争着要和我打电话。我灵机一动,告诉小朋友,老师要教他们用纸折电话听筒,等折好后,可用自己做的电话听筒做打电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