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新课程不仅意味着教师专业知识的重新组合,而且需要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对新教育理念的认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有专家认为,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是在课程实施中处理好执行与创生的重要条件。执行与创生相融合的课程实施强调师生通过充分的对话、沟通与交流形成对文本的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意义的建构生成。只有教师拥有了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我国的音乐新课程中也体现了这一主流思想。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中都相应地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及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高师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有四种:贡献途径、附加途径、转换途径和做出决定与采取社会行动的途径,这四种途径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课程要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目前的课程向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必须能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所必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要增加活动课程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开发模式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有着“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如何将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中,以反映文化多元价值观点,使各民族文化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形成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文化多元价值观点和跨文化适应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自下而上的“草根”模式、双语教育模式、本土化建构模式、多元一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是推进我国多元化背景中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多元文化冲突,学校教育需要高度关注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地方文化作为课程,其本体价值主要表现为:滋养学生的本土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拓展学生的综合性知识;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地方文化之于课程,其工具价值具体体现为:促进课程内容适性转化;丰富课程资源,活化教学;保护文化多样性,彰显课程特色。为此,学校、地方和国家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充分理解和相互欣赏。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元文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教育改革运动,它的出现与全球化的移民热潮、弱势族群意识的觉醒、对民族同化主义的质疑以及现代教育模式的批判等因素是密切关联的,是一种基于平等、自由、正义、尊严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主张,它涉及种族、民族、阶层、性别、宗教、语言、特殊性等多方面的议题。课程和教材的变革是多元文化教育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通过课程反映不同学生的学习型态;让学生了解族群的整体经验,促进文化理解的“敏感性培训”:提升文化理解力和包容力,并能积极采取社会行动,以实现关于社会民主与公正的情感与道德的承诺。多元文化主张对我国教育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对新课程的建设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周群 《成才之路》2013,(17):34-35
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实施必然涉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而课程作为高度浓缩化的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弘扬本土文化,有利于捍卫多元文化中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共享,从本土文化的视域开发与应用校本教材,也有利于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师理解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是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的概念,意指教师对课程理念、课程材料等新课程要素的理解。理解课程对于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被学校采用后,要由教师带入课堂。教师是新课程的第一个学习者,他首先对课程进行理解。教师在课堂实施的课程是教师理解后的课程,而教师理解后的课程与文件课程并不是必然一致的。因为教师理解课程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教学的个人知识、教师的个人特长等。这些因素往往因教师的不同而不  相似文献   

9.
我国课程话语的历史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话语实质是课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课程问题上的本体论和价值观。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课程建构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课程建构中应秉承多元文化、本土化等多重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应具有多元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建构纵横有致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1.
《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从"探究式"教学试点课程到"探究式"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在教学模式、学习评价、教材建设、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创新性实践。该课程从课程特色、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目标出发,创建了"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协作、互助的开放式教学/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学习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人格、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公共基础课程地位重要,然而现状却让人担忧。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是解决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好、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等问题的一条途径。公共基础课程自主选课模式的改革既需要更新现有人才培养观念,也需要在技术层面完善选课制度,更需要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和能力,调整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曹贤钟 《高教论坛》2005,(6):100-102
“CAI课件制作“课程是高师教育技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此课程内容也是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的重要内容,认真思考该课程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作者“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实践,文章着重讨论了“CAI课件制作“课程内容、课程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缘政治在“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中注入地缘政治的内容,有利于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就地缘政治在"世界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板块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安排,以推进"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弹性选课与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性选课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弹性选课的主要区别一是必须加强选课指导,二是应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允许文化课、专业课学分在一定程度上的融通。学分制管理实质上是对“选择”的一些限制和规定,学分制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弹性选课的支持和保障。弹性选课既是教学制度的变革,更是教育观念及其具体体现的课程模式的深层次改革,必须依托相应的课程模式才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网页设计员和网站管理员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设计了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并介绍了课程内容及目标、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铁路领域的发展重点已经由普速铁路为主进入到高速铁路为主的时代。在这一新形势下,线路设计中各种新问题和新理念不断涌现,使得现有铁路线路设计课程内容已难以完全适应高速铁路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培养合格的新世纪铁路总体规划设计工程师,迫切需要对铁路线路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面向中国制造2025新形势下的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引领,变革现有的教育模式,重新再设计了教学途径,改进课程设计及多元化考核体系,坚持以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养,从而提升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课程文化观与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社会思潮,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来审视教育的种种问题。文章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探析,对网络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