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曾几何时,有人断言:百无一用是书生。时至今日,有人仿言:百无聊赖是政治课,百无一用是政治教师。甚至有人凋侃曰:政治教师的饭碗是共产党的施舍。有同仁曾海誓:决不让自己的子女学政治专业,当政治教师;若有来世,下辈子决不学政治,教政治。所幸此类观点尚不是人们的共识,但仅此也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校长的幸福在于享受教育 杨文娟(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 袁卫星老师在谈及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时曾说:“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这样的一种境界,教师要有,校长更应有,惟其如此,校长才有幸福可言:  相似文献   

3.
读郭道胜老师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深感追求“教育,应让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的境界,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而追求这种境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正如郭老师所说:“儿童的名字叫什么,儿童的名字叫未来,儿童的名字叫发展……”让学生获得发展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心灵加油站     
开栏的话:渴望内心的焦灼有人安慰;渴望悸动的浮躁有人抚平;渴望迷茫的纷扰有人解忧;渴望成长的秘密有人分享……年轻的朋友,我在静静聆听你的倾诉,并愿付出真诚的微笑。让我们一起来为心灵加油,人人都轻松愉快地生活在和煦的阳光之下,辛星在这里等候……我最烦恼的是每次都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赶上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同学,但是希望总是无法实现,成绩反而下降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已经想了很久,不愿再想了,这会使我更烦恼。宁夏王薇王薇:我也觉得你不必再想了。心动不如行动。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再加上勤奋刻苦…  相似文献   

5.
曾经,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曾经,我们煞费苦心,而学生并不领情;也曾经,听到过同事不少的埋怨、牢骚:为什么一遍遍苦口婆心的教育,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解甚至满脸的无所谓?……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而许多时候我们正是这样,教育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了。想想,这种毫无艺术性的教育,结果怎么不会是事与愿违!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满腔的心血和爱心,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工作的热情,更需要有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6.
快乐是什么     
它是美妙的音符,和着节拍上下跳动;它是太阳,让自己的光辉与别人同享;它是月亮,在大地黑暗的时候化作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它是沁人的花,香飘十里感染着你和我。它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快乐。它是你我他都想永远拥有的快乐。快乐是什么?有人说:“快乐是存折上的数字。数字越大,我就越快乐。”快乐,快乐是钞票吗?不,不,富翁们答道:“我们不快乐,我们不快乐。我们时常担心有人偷钱,有人抢劫,有人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钱越多,保镖越多,我们的心越来越重。”哦!快乐不能与金钱打等号。快乐是什么?有人说:“快乐是…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教育是一种责任;有人说,教育是一种保护;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发现,一种开发;还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沟通,一种影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如“我们要重视教育”。到底要使新生一代接受哪种教育?以何种观点、方法去教育学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重视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提出了“有教无类”;我们党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对照教育定义。  相似文献   

8.
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必须要进行教育研究,特别要从事教育行动研究。许多教师在经历了教育科研的艰辛之后,深深体会到:当我们远离教育科研时,会滋生出神秘;当我们走近教育科研时,会感受到喜悦;当我们走进教育科研时,可体察着澄明。只有深入地探索研究教育工作才会有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在美术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最多只能培养出一些画师、画匠,而培养不出真正的画家。这本是针对目前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创新”的严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警告,意在呼吁我们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重视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在理解这句话时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疑惑了:那么技能还要教、要练吗?有的教师认为:技能不要教了,让幼儿自己去探究,探究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认为:技能还是要教、要练的,有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有创新……于是,在实践中,有的老师在技能的教学方面显得束手无策,始终徘徊在“教与不教、练与不练”的十字路口;有的老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让幼儿在枯燥乏味的模仿练习中学习;有的老师则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摸石头过河”,使幼儿走了很多毫无价值的弯路……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老师是点着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洒尽了汗水,让花儿绽放;还有人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与大地齐名,跟日月争光……一句句美言、一声声赞誉萦绕在我们的耳旁,这是人们给予教师最崇敬的赞美,而对于内行的我们来说相信感受最多的却是艰辛两字。多年  相似文献   

11.
陈富祥 《甘肃教育》2013,(21):14-15
在乡村学校28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当教师工作认真扎实,成绩突出;当领导具有魄力,方法得当,管理科学。有人这样评价说:“在学校里,他是一名出色的好管家;上课时他是令人尊敬的好老师;下课时他是学生们的挚友和长辈。”他就是迭部县藏族中学校长杨志英、  相似文献   

12.
王妤 《四川教育》2006,(10):46-46
我们办公室有十多位教师挤在一起,平时很是热闹。在办公室常常能看到一些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大声呵斥、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脸薄的学生低着头,窘迫地站在那儿;脸厚的学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老师的批评并不在乎……学生犯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学校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当学生有过错时,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再找个“台阶”让其顺势而下,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2004,(1):51-54
长大成人后,对少年时的受教育的记忆早已淡忘了许多,剩下的也都是美丽的“珠串”了。但现在有关中小学教师的报道,充斥着“暴力”:从“冷暴力”到“性犯罪”无所不有。不禁令人心生疑惑: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症结又在何处?针对此,有人指出了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但是类似事件仍在不断发生,前两天在安徽泗县又有一名初中男生遭老师殴打后自杀。无辜的孩子仍在不断成为“暴力教师”手下的牺牲品。面对此,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怎样让孩子尽量少受伤害呢?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朋友,当有人知道你从事着教育这个行当,是不是常有人这样问你:你做不做班主任?从这句问话中,我们发现教师还可以分成这样两类:一类是班主任,另一类则是非班主任,我们通常称之为科任教师。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敖汉旗教育局领导:您们好。我是崇文区一名青年教师。今年,我作为区研习生随导师团赴敖汉旗四家子和金厂沟梁进行学习锻炼,在那里,我受到了很大教育,得到了许多帮助,令我至今难忘。敖汉旗人生活的艰苦让我感动;敖汉旗孩子的聪明可爱让我感动;敖汉旗教师的求学、治学精神让我感动……那次远行,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北京教师的幸福。今年,我被崇文区评选为区先进青年教师,并得到奖金500元,得到这个荣誉我非常高兴,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我想将这500元奖金转送给敖汉旗的先进教师,他们一定比我更需要。此致仅表心意…  相似文献   

16.
今天,乐意当班主任的老师越来越少。一位年轻班主任的“博客”颇具代表性:“自从当上班主任,我的幸福指数几乎直线下降。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让我苦恼,让我烦心,让我找不到快乐;还要不时处理各种矛盾,联系家长,教育学生。每天穿越在水泥和钢筋堆砌的森林里,每时每刻我都在提心吊胆,生怕我班学生出事,  相似文献   

17.
舒情 《贵州教育》2010,(8):47-47
老师是什么?有人说;老师是蜡烛;是人梯;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有人说:老师是决定天气的云层;是决定焰火的引线;老师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决定学生的未来与憧憬。而教师从事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敞开心去感受,幸福就会像暖暖的午后阳光洒遍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自豪地说:老师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8.
赵成昌 《上海教育》2005,(11A):59-59
不管你是一名刚出道的年轻教师,还是一位退了休的老教师,都最好读一读《季羡林传》。季老一生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定让年轻教师感慨无比,奋发向上;也一定让老教师无上光荣,怡然自得。身为一名教育工作,我不止一次拜读这本书,每每都有许多收益和感动——我真真切切地把它当成一台精神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年轻女教师:别人向往喧闹的都市,我却喜欢宁静的乡村;别人爱扬名于世,我却想默无声息;别人追求金钱和官职,而我常说,这些对我都没有诱惑……于是,很多人都说我有病,请问,这也算是一种病吗?如果算,我该怎么办? 舞钢市 林 蓓林蓓老师: 生活其实就像一块美玉。可能有人会把美玉藏之于枕底,日夜守护,寝食不安;也可能有人将它精工雕琢,赠之于情人,以赢取爱情,或者贿之于上司,来博得高官;但同样也可能有人将它视为普通的石子,铺在路上,给行路的人们以平安的祝福。然而,不管怎样,玉依然是玉,它并…  相似文献   

20.
陈小明 《学前教育》2006,(12):34-35
一天,我和一名工作多年的中年教师聊天。她说:“新的儿童观、教育观提了这么多年,可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过去相比又有什么不同?我觉得,现在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过去的方法。”这种想法在幼儿园的中年教师中非常典型。她们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相对于年轻教师,她们更善于关注幼儿,更能准确把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节奏;更容易解读幼儿的语言和动作;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更自信。但是。虽然中年教师对新的教育思想在理论、文字层面上也都能接受,但要让她们把新的教育观念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并能从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教学中的问题、自觉进行反思还非常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