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从话语层面来解读徐坤小说的基础上,挖掘了当今社会背景下女性依然摆脱不开的失语困境以及建构女性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并体验徐坤认识女性命运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2.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上的知名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本文着力探析徐坤作品中女性叙述视角下反讽调侃的笔力,都市男女物质与欲望的现实图景以及她的作品采用狭小封闭空间结构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徐坤小说语言的变异给文学语言注入了活力,扩大了文学语言的张力.这种文学语言的变异一方面受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作家自身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对徐坤小说语言的"文本外语境"和"文本语境"的解读,可以探析其小说语言变异产生的独特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创作的视角出发,描述“五四”时期女性创作在女性表现领域、精神探索上的特点,探求女性作家对自身命运从觉醒、抗争到迷惘的精神历程,“五四”女性创作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发展史上具有开启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19世纪英美文坛陆续涌现出如简·奥斯汀、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以及乔治·艾略特等一批女性作家,辉煌的"女性文学的时代"由此开创。这些女性作家大部分从女性的视角对女性以及女性的命运进行审视,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所占的地位以及自身价值。本文主要从女性文学发展的视角入手,探究当时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作家,她认同、接受女性的性别角色,但并不以神化女性为条件,她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对女性进行自审,揭示和批判了中国女性骨子里深深浸淫的奴性意识,指出正是这种病弱心理和奴性性格,使女性自身成为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内在原因。她提醒并希望女性们,尽早结束这非人、非女性的女奴心狱生活,成为自由、自主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伦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朝廷、官府树立、表彰道德楷模对女性进行道德教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种种美德,这种情况在西安碑林新藏唐代墓志中多有反映。透过墓志所描述的典型女性形象,从女性婚前个人修养、婚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影响诸方面可以管窥唐人崇尚的女性美德,体味唐代女性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认为女性形象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失真现象,表现为:女性形象被忽视与扭曲、女性人格被贬低、宣扬传统的性别角色、过度强调女性的外貌。通过分析体育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失真的产生原因,继而从社会环境、女性自身、媒介和法律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在书写、反拨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争取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唤起了女性意识在当代的完全觉醒,而在自己的笔下文学地创建"女性乌托邦",构建"私语创作"的模式,使其成为这类书写颠覆男权文化中心精神、探索女性解放之路的主要策略.但无论是组成没有男性的纯粹的"女性家庭"还是走向女性的自我幽闭,都是一种脱离两性和谐共生之自然状态的女性自我幻灭与放逐,不仅显示出"私语创作"的局限性,而且显出女性解放的虚弱与疲惫.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美文学独特的资产阶级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导致了女性形象发展的特殊性。从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特异性、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悲剧冲突的不同展现、女性形象尊严与现实悲剧性的表象升华三方面论述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能够展现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复苏,从而揭示女性人物形象在西方近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诗经·豳风·七月》中"女心伤悲"的原因和"殆及公子同归"的实质,一直是《诗经》研究者们争论不定的话题。从"诗六义"之"兴"切入,具体分析诗歌的情节以及情境,结合古文字学对"公子"一词详加训诂,再联系远古媵嫁婚制来考察,就能够给"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个崭新而合乎情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魏晋"言意之辨"中,荀粲、荀俣及王弼的立场均属于"言不尽意"派;欧阳建虽将其观点概括为"言尽意",但该观点却未能在逻辑上构成对"言不尽意"论的否定。荀粲"言不尽意"的命题透显出语言无用论的倾向;荀俣和王弼的观点则属于工具论的语言观,他们继承了中国语言观的主流传统;欧阳建"言尽意"的命题蕴含着另一种非主流的工具论语言观,此种语言工具论与荀俣和王弼所代表的语言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温词并非有寄托,其思想内容不出"绮怨"的范围.但不出"绮怨"并不等于狭窄.温词的"绮怨"中包含着围绕情爱展开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温词在表现心情意绪方面与李商隐诗异曲同工,而词体在表现心理,尤其是女性情感意绪方面,比五七言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职业女性体育健身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妇女在社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她们是社会主题的一部分,她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健身活动开展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全面实施,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通过对兰州市职业女性健身意识和参与情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了兰州市职业女性体育参与意识的措施,为提高兰州市职业妇女的健康状况,改善兰州市职业女性的体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世界女子跳马比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跳马动作的难度平均为6.25分,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获得奖牌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应接近6.5分;运动员选用的动作主要集中在尤尔琴科和“程菲跳”等两个组别,动作难度的提高主要是增加转体度数;在既定动作难度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特别是控制好动作方向和落地的稳定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依据第35~37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采用统计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采用低难度动作为上法,使用高难度的单个体操、技巧动作及“三个以上动作”构成的技巧(或体操与技巧的混合)“多连接串”,再结合“二连接”的“体/技(或相反)”和“体操(或技巧)”,并运用D组以上难度的“单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选用腾空的“D D”以上高难度“技巧二连接”、发展C组难度以上“同一空翻”的“三连接”和开拓“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等,将是新奥运周期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白鹿原》中女性的整体形象分析陈忠实等男作家的男权思想。我们认为,《白鹿原》中多角度地再现了一夫多妻制,表现出作者对一夫多妻制的潜意识推崇;作品突出地表现了女人的物性和工具性,并且用美貌、贤良等男权审美标准评判女性,女人的凶死命运也表现了宗法制度仇视女性的价值倾向。《白鹿原》还采用了典型的男性化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灿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词人,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名相似,清代陈廷焯曾说:“闺秀工为词者,前则李易安,后则徐湘萍”,将其与李清照相提并论,在创作上,徐灿与李清照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持词学观念不同,徐词与李词在诸多方面又有所不同。文章以李清照作为参照,重点就词的内容、风格方面淡淡徐灿词的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