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综合人盯人、区域联防战术的优点,发展和形成的防守战术体系。这种防守战术,既根据球的位置,又根据进攻队员分布情况,有组织地破坏对方进攻配合,积极创造近球区防守人数的优势,以多防少进行夹击围守和抢断球的机会,争取获球转守为攻。它是积极主动、攻击型的防守战术体系。一、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特点:(一)综合性防守: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综合了区域联防和人盯人两种防守战术的优点,它  相似文献   

2.
世界高水平足球队个人防守行为与局部防守战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球比赛中的防守是具有系统性的。在整个防守战术体系中,个人防守行为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局部防守战术既是整体防守战术的基础,又是个人防守战术的组合,是连接个人防守战术和整体防守战术的纽带和桥梁。本文依据事物的系统性原理,对第十七届世界杯比赛中世界高水平球队个人防守行为和局部防守战术的组织形式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试图为今后中国足球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2/3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是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的一种变形,它继承了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的核心内容--中场夹击、积极抢断,是一种兼备攻击性、破坏性、谋略性,实战运用效果较好的篮球防守战术.将场地意识引用到2/3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中,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提高防守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轮转换位战术的特点 1.1灵活性特点 轮转换位防守战术是按预定的防守战术阵势分布落位、灵活盯人,连续组织封堵夹击,及时填补防守缺口,争取获得控球权的防守战术。由于轮转换位防守战术是不受区域和盯人的绝对限制,所以队员没固定的位置,哪里需要就要及时的去哪里,  相似文献   

5.
1轮转换位战术的特点1.1灵活性特点轮转换位防守战术是按预定的防守战术阵势分布落位、灵活盯人,连续组织封堵夹击,及时填补防守缺口,争取获得控球权的防守战术。由于轮转换位防守战术是不受区域和盯人的绝对限制,所以队员没固定的位置,哪里需要就要及时的去哪里,此防守  相似文献   

6.
全场紧逼防守战术是一种运用积极的个人防守动作和协同防守,通过积极地阻挠,限制对手的活动。而破坏对方进攻的有组织的战术配合。本文根据全场紧逼防守战术的特点,对如何运用这一战术,达到破坏对方进攻的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也谈对无球队员的防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对无球队员的防守烟台大学李燕强篮球的攻守技术日趋全面发展,个人攻击能力大大加强。进攻多采用大范围的连续移动配合,防守则趋向于“以球为主”的扩大半场盯人和区域紧逼,使防守战术更具攻击性。在防守中,防无球队员与防有球队员同等重要。在一场比赛中,对无球...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迅速,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的理念不断更新。其中,防守战术也是日新月异,一一二一全场夹击防守就是一种优秀的创新,希腊队在2006年的世界篮球锦标赛上战胜实力强大的美国队,一一二一全场夹击防守功不可没,能够熟练运用此种夹击的佛罗里达大学队柱全美NCAA联赛2006、2007年发西次夺冠,也说明了此一夹击防守的巨大威力。那么,这一防守到底为何拥有如此巨人的威力,下面一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区域紧逼夹击防守的好处: 现代篮球运动中,积极的攻击性的集体性的区域紧逼夹击防守已被广泛采用了。我认为,在青少年的基础训练中,特别是身材不高的球队的训练中,要特别重视防守训练。要让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区域紧逼夹击防守技术与战术配合。使之在实践中逐步认识紧逼夹击防守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自觉地贯彻在训练和比赛中。近几年来,篮球运动比赛朝着更加剧烈、对抗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比赛剧烈、对抗性强,突出地表现在防守的攻击性和集体性上。因此,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应大胆采用区域紧逼夹击防守,加大比赛强度。这种防守的好处,在于它对对方能施加较大的压力,给对方在进攻配合上造成更大的困难,延误其进攻时间,破坏、影响其进攻配合,迫使对方思想紧张和在进攻战术上的大量失误、违例。而对我方则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创造更多更有利的快攻机会。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防守战术发展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经历了半场人盯人、区域联防、全场紧逼人盯人、全场区域紧逼、综合多变防守的发展历程,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的发展,是攻守双方矛盾不断斗争的结果。传统的防守战术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防守战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促进着篮球运动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定位球攻守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录像统计等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定位球进攻和防守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随着足球比赛激烈程度的提高,前场定位球攻守战术运用效果,已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届世界杯足球赛任意球直接射门数少于配合射门数;3)前场任意球防守力量分布主要体现在3个部分,一是防守人墙;二是封锁要害空间;三是盯防进攻运动员。任意球罚球点区域变化,防守力量重点随之变化;4)本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组织配合形式以长传角球为主,长传角球射门次数以及进球率高于战术角球,但战术角球的射门率比长传角球高;5)在进行角球防守组织和区域布防时,防守长传角球时一般不设置专门运动员防守罚球运动员,前、后门柱区域是防守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足球进攻型打法与防守型打法的区别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路 《体育科学》1993,13(2):25-29,40
通过对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队及其对手比赛录像的统计分析,认为决定两种打法间区别的主要指标是前中场的防守次数及其在防守总次数中所占比例。进攻型打法的主要特征是前场攻防次数多,防守型打法则相反。文中还提供了两种不同打法的技战术参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防守反击技术的形成、战术意识的培养 ,有助于在搏击实战中有效运用防守反击技术。实战中防守反击技、战术的有效运用要靠平时训练来培养。平时训练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防守反击技术训练,并一定要把战术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4强球队28场比赛中攻防战术手段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4强球队的攻防战术能力及战术打法特征,以期能对我国足球训练及竞赛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四名球队与亚洲球队前场30m区域应用边路传中战术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及比较,探讨世界强队与亚洲球队应用边路传中战术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前四名球队应用边路传中战术的场均成功次数、场均成功率及效果比亚洲球队好,对传球区、目标区的选择更平均,左右两边路应用更平衡,采用外围性与肋部传中相结合的战术,传球线路的可选择性显得更丰富。亚洲球队的传中手段单调,对肋区的利用少。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决赛冠亚军选手不同回合主要得分战术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两大技术风格的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在拳击比赛激烈对抗中选手在实施攻防反技战术时,克服不良心理影响,保持技术动作运用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根据合理的战术策略、正确的击打时机、灵活多变的拳法、最佳的得分角度和较高的击打准确性等来决定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排球比赛中,各队的战术进攻都非常犀利,后排防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使排球比赛的攻守更加平衡,本文对后排双手前臂挡球技术进行技术分析,为排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足球围抢战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围抢战术进行观察统计,并与14届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围抢战术的基本特征:围抢战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最为有效的防守战术;不同的场区。围抢的形式与数量存在差别;现代足球实施围抢战术多在中场的中路与后场。  相似文献   

19.
篮板球是获得球权、发动快攻和二次进攻、使球队取胜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学篮球运动队篮球训练与比赛中的篮板球问题,对篮板球的技术与战术进行了分析,从加强中学生篮板球拼抢能力的培养入手,提出培养学生拼抢防守篮板球的能力必须从防守意识、身体对抗能力抢位挡人、掌握篮板球反弹规律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调研、观看比赛录像、数据统计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小球阵容解构为切入点研究了小球理念的历史演变;深入分析了勇士队死亡五小阵容的攻防特点,对勇士队小球战术体系下的进攻方式以及分项进攻效率、分项防守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勇士队转换进攻、空切和绕掩护投篮场均回合数、场均回合得分、使用频率居于联盟榜首,转换进攻、空切和绕掩护投篮成为球队进攻的主要得分手段,得分效率为联盟第一,在防守端勇士队只有转换进攻、面框单打和空切三项丢分高于联盟平均水平。未来,小球战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更加注重速度和球场空间的利用以及三分球投射,空间型中锋将成为小球阵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