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菩提达摩入华年代、菩提达摩事迹以及菩提达摩对后世武术影响的考证认为,虽然没有直接的资料证明菩提达摩与少林武术之间的渊源,但是菩提达摩所弘扬的觉悟佛法、禅定神通、"二入四行"与少林武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菩提达摩对少林武术的起源起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关少林武术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为流行的说法是:达摩是少林始祖。他传授罗汉十八手,还有达摩拳、达摩剑、达摩活身法……这就是少林武术云云。我们综述关于少林武术的传闻,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逻辑: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出达摩。达摩何许人也?印度僧人。这岂不是说,中华武术源出印度?! 这样一个谬论,居然得以流传,居然很多人(特别是喜欢猎奇探秘的青年人)至今还相信它,确是不可思议的。中华武术,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中国的国宝,在这个问题上,不容丝毫的胡涂,笔者以为很有首先辨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了禅宗达摩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之谜的形成过程及结果,揭开了达摩与少林武术起源“谜案”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威震四海,决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文章运用关于事物发展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论证了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少林精神、禅拳一体的习武之风是少林武术名天下的内在依据;唐王的封赏、皇室的庇护、少林医学、达摩的影响是少林武术名天下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5.
贾丰卫  屈国锋  高飞  刘聪 《体育科学》2011,31(11):94-97
提出了目前学术界对佛教武术认识的几个偏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对"佛教武术不只有少林武术"、"佛教与武术融合的原因有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之分"、"对‘少林舶来品’另一种视角"等观点进行阐述。佛教武术是一个宽泛的、历史的概念,不能仅局限于少林一个地方,一个历史阶段;佛教与武术产生关系的本质原因是佛教文化对待身体、生命的独特态度,而保护财产等只是外在的衍生出来的原因,并不属于佛教文化的范畴;少林对道家文化、武士道文化的借鉴是历史所趋,也是发展的一种必然,从目前看来,这种"少林舶来品"在某个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于志钧 《武当》2003,(8):35-36
我国历年举办大型武术赛事,尤其是国际性的武术文化活动,一些有关部门的领导总要特别强调,中国是世界武术发祥地,中国武术有少林武当两大流派云云。但赛事一过,他们又大谈什么“张三丰达摩都不会武术”。这只能让人理解为他们看重的是商业炒作,把样子作给外人看,把好话说给外人听,而对中  相似文献   

7.
少林武术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和渗透,并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少林武术融为一体。"悟"成为少林武术通向化境的必由之路,并载着少林武术逐步走向艺术的天堂,从而具有了对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这是少林武术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少林武术能够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文化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少林武术要发展,既有优势和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要正确看待少林武术的优势和机遇,也要正视、妥善解决少林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使古老的少林武术充分展示新时代的魅力,使之焕发生机,春意盎然。  相似文献   

9.
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取决于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林武术不但没有被历史所吞噬,反而形成了朴实无华、质朴粗犷,并且注重内外兼修的特色拳种流派。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及少林武术文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借助少林武术发展河南武术产业的可行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世界传统武术大会”的举行,使少林武术独特的资源优势凸现出来,使河南武术产业的发展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河南武术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刘海超  王晏 《体育学刊》2004,11(5):69-71
少林武术教育对少林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少林武术虽已实现了制度化教育,但在教育制度、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探讨了少林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规范化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世界各族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关于少林武术起源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由于史料的匮乏很难对少林武术的起源下一个确切的定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寺与武术的结合、少林武术的发展和形成规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对少林武术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此后,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遂成定论。这是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但唐豪先生又说:“不但李序所云达摩适魏年月…  相似文献   

15.
昌沧 《中华武术》2001,(12):46-47
在今年少林武术节的前夕,我在河南登封市鹅坡少林武术专修院专访了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少林居士梁以全先生。经促膝深谈后,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当今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其间也有梁以全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影响少林武术起源和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逻辑分析法,用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的观点,将少林武术起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马捷 《体育学刊》2007,14(9):55-58
旅游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旅游景区就要尽力满足旅游者的审美要求。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可以借鉴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者姚斯的“期待视域”观点,使开发后的景区给旅游者的美感更酣畅,古都安阳少林武术发源地的开发完全可以根据“期待视域”的观点进行开发.使少林武术发源地成为一个给人以审美快乐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8.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少林寺这种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就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当地习武风俗与少林寺僧带艺入寺,为少林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僧人修禅健身以及抵御恶劣自然环境,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内部动力;寺院经济的产生和政治的需求,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外部动力;佛教的世俗化是少林武术形成的理论基础,并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武术工作和研究几十年了,在探讨传统武术及影视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问题时发现,正是在现代阶段,影视和武侠小说的武学真正开始光大,它代表了“新派武术”的繁荣,把纸上武学与花拳绣腿演绎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基础上,众多武功唤起的是我对人体的想像力,并通过武功进而对人体极限进行探讨,它同时又使我产生很多疑问,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举多重?这种对人体极限的探讨,跟中国传统的武术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体育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武术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功夫在全球享有美誉,少林武术产业则在我国武术产业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北少林武术产业建立相对完善,南少林武术产业正处在起步中.文章着重对南北少林武术产业进行罗列、分析与比较,促进南少林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