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诗学发展史的体系建构,除了诗学本身外,其他文化诸种因素也应一并考虑,它们与诗学本身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影响唐诗学建构和发展的非主流因素,有如唐代诗人传奇故事的流传、与唐诗相关的戏曲小说的演绎、艺术作品传播与唐代诗歌接受中的再塑造、唐诗与文人生活需求的变化等等,它们在唐诗学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是唐诗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动力。例如李白的身世、传说等非主流因素在其接受史中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又与主流因素纠缠一起,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更被认为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造极之作.安史之乱后,中唐诗歌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思想感情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复盛唐气象.本文意在通过对唐代四首颇具代表性的诗歌的比较来更直观地论述“诗到中唐气骨顿衰”.  相似文献   

3.
《唐诗品汇》是明初一部大型的唐诗选本,由闽人高棵倾十年之力编纂而成。该选本通过对有唐一代诗歌的考镜源流、审音辨体,于四期丸品的架构之上,明确提出以盛唐为“正”的诗学观点,较大地影响了明人对唐代诗歌的看法和明代的诗学思潮。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歌由于历史上长期的诗化过程和诗人对诗歌语言的推敲、锤炼,形成了互文见义等一些特殊的句法。互文见义分为一句中的互文见义和一联中上下句的互文见义。了解唐诗中互文见义这种特殊的句法,对我们正确理解唐诗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唐诗与唐人小说的发展并不同步,但唐人小说中拥有大量的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进入小说的机率越来越高,小说中诗歌与唐诗发展的风貌愈益相合.唐代诗歌与小说用诗的流程嬗变有着明显的可比性.从"四期说"的角度比对唐诗与小说的用诗,初唐诗坛因中有革,小说用诗低迷.盛唐诗坛呈现鼎盛之态,小说用诗出现俗诗短章.中唐诗人探索求新,小说用诗与唐诗和谐融通;晚唐诗坛出现衰退之象,小说用诗逐渐繁富.  相似文献   

6.
唐诗的繁荣不仅体现诗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与其广泛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有很大的关系.中唐诗风转变与传奇小说的兴盛有很大的关联.李贺处在中唐诗风转变的关键期,其诗歌在意象选取、创作手法以及诗歌风格等方面深受小说的影响.通过考察李贺诗歌与小说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与小说两种文体之间的影响与交融,以及李贺在中唐诗风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杨舟 《职大学报》2007,(4):89-90
由于唐代诗人大多能画,而画家又把诗文序跋视为修养的第一位。故又大多能诗善写。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使得唐代诗歌中有大量的关于色彩学的材料,表明唐代诗人对色彩的性质、作用、配合规律有很深刻的认识。本篇将唐代诗歌中的色彩描写作一简要分析和初步研究,试图从审美方面揭示唐诗的色彩美及应用色彩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西北乐舞以独特的文化艺术镜头,对唐代乐舞、乐府和诗歌的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和表现风格,拓展了唐诗创作的领域,更重要的是使唐代反映西北民族关系的乐舞诗包含了民族因素的审美文化,深刻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前人的有关论述论证了唐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对《文选》诗歌的学习和借鉴 ,肯定了《文选》诗歌对唐诗繁荣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研究中长期流行的山水诗与田园诗两分法及其至唐合流的说法使诗歌分类陷入困境,忽略了唐代造园产业兴盛的事实,遮蔽了以描写园林生活为内容的大量作品,因而有必要引入园林诗概念。园林诗作为一种独立于山水诗、田园诗又与其有交叉关系的诗歌类型,有着自己的特点。唐代园林诗不仅拓宽了诗歌的创作题材,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人生活与心态、有助于认识唐代园林文化,并对后代园林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