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斌 《报刊之友》2014,(3):111-112
在广播、电视领域谈话节目常常备受关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精神需求。情感访谈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就访谈节目本身而言,对主持人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情感访谈节目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对主持人又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对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诸多要求中,“控场艺术”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分析和描述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定义、特性、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现状及问题,阐明情感访谈节目对于主持人的素养要求,论述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控场艺术的把握及其在具体节目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司熠 《新闻传播》2022,(5):106-107
新闻访谈节目中,情感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元素.然而一些新闻访谈节目,过度催发观众泪点,显然并不是良久之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做出正确的情感引导,而新闻访谈节目也需要采取更高级的情感引导策略.鉴于此,围绕国内知名新闻访谈节目,探讨了新闻访谈类节目中情感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曹茹 《新闻记者》2007,(9):65-66
近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些以平民百姓为访谈对象,以表述他们个人生活与情感为内容的访谈节目,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这类访谈节目大量触及个人隐私,其中不乏有损个人人格与尊严的隐私,这些隐私包括家庭邻里不和、情感纠葛、不正常性关系、有悖常理的态度和言行等。令人不解的是这些节目至今却未引发诉讼,其中隐含的法律及媒体职业道德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仅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对观众施加影响,并且,其清感的真实流露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极大满足观众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注重对嘉宾情感的有效触发,对于提升节目品味、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视听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娟 《新闻传播》2014,(3):182-183
<正>电视访谈是一种互动,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嘉宾接受采访,交流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节目主持人调控、把关,调动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双方共同构成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共同营造了一个信息和情感交织的"气场"。特别需要注意的,电视访谈节目这个"气场"非常宝贵,一旦被破坏,后期无论如何作也无法弥补,即使不得已而勉强弥补,总会留下"夹生"的痕迹。因为嘉宾不是演员,即便是,那个当下的情绪、情感也是不能模拟和恢复到自然无痕的。为此,对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是平等对话、互相倾听、真诚理解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广播访谈节目不同于电视、报纸的访谈节目,缺少画面和图片的既视感。如果所有内容都用语言来诠释,就容易造成节目内容太满,让人来不及反应,无法充分调动听众情绪,以至无法锁住听众的耳朵。在广播访谈类节目中合理运用音乐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当音乐情感与访谈内容有机结合的时候,不仅互相烘托映衬还能延伸稿件情感,传递语言未尽之意。  相似文献   

7.
浅析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背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在国内各级电视台热播,主要因为这奖节目同时满足了公众和制作机构的多种需求.但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一直在刻意回避节目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事实上,只有进一步探索更合理有效的情感类访谈节目的策划和制作方式,才能让情感类谈话节目迅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访谈节目是以两人或多人沟通交流的谈话方式为主,实现信息共享、观点共识、情感共鸣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①它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节目形态之一。从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访谈节目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央台和地方台不断地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肖岚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27-127
在我国电视媒介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视节目的类型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沟通,人们也更愿意相互表达和展露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作为社会群体情感宣泄的窗口,我国心理情感类电视访谈节目应运而生,非常活跃。这体现了我国电视在发展过程中,正追随着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开始注意人们对幸福和健康的更高追求。而心理健康,这项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也在节目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不可避免地,情感类访谈节目也会出现一些困惑与问题。本文就对我国情感类电视访谈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增强我国这类节目的可看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纪实类电视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讲故事、塑造人物、传达情感、输出价值观。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随着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受众习惯的变化,纪实类电视访谈节目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受众流失、创收下降、创新遭遇瓶颈等问题。《邓璐时间》是广东卫视的一档纪实类访谈节目,迄今已经完成三季。通过创新,该节目成为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自办栏目之一,单期节目曾创下广东卫视全年自办节目收视率第一的佳绩。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解码电视纪实类访谈节目如何通过谈话场景的创新带动节目模式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1.
心理触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2006年心理类访谈节目还只是个别节目的显山露水,进入今年以来,则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架势。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将目光瞄准了寻常百姓的家常里短;上海电视台的《心理花园》坚持走都市情感问题的路线;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则紧跟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心理……老节目改版,新节目试水,周播节目转日播。  相似文献   

12.
张沈平 《视听界》2010,(4):110-110
电视访谈节目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观众分享了嘉宾的故事与情感。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人际传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电视访谈节目的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只有现场的嘉宾、观众谈得尽兴,电视机前的受众才能看得尽兴。  相似文献   

13.
婚恋情感类真人秀节目,是一种以真人秀为载体,以婚恋交友、情感访谈,游戏竞技等多种形式展现当代社会人们情感选择、婚姻矛盾、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电视娱乐节目。该类型节目将"情感"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与真人秀相结合,同时融入游戏,访谈,真人扮演等元素,"秀"的不只是自己和才艺,还有个人的价值观、择偶观、婚恋观,甚至是婚姻生活。真人选秀类节目在持续火爆了两三年之后已经给人以无限的"审美疲劳",开辟一片新战场的,引领我国电视下一个潮流的,也许就会是这个充满了"多元化"意味的婚恋情感类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内电视访谈节目,从内容上可以粗略地分为社会话题类和个体情感类.后者一般不包括纵观艺术家人生轨迹和艺术创作历程的《艺术人生》等栏目,而是特指以婚恋、家庭纠纷为题材的访谈栏目,如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和《生活广角》、云南卫视的《真爱无敌》、青海卫视的《下一站是幸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贵州卫视的《人生》等栏目.至于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与央视的《心理空间》等心理咨询栏目,尽管有情感的铺垫与当事人自我事件的描述,但此类谈话节目更侧重于专家对嘉宾心理特质、思维机制的经纬分析,是倾向于通过嘉宾的倾诉而帮助其整理混乱的心绪,增进心理健康.因此,此类访谈节目不是以感情脉理为目标的,突出的是"理性分析".所以,本文未将心理访谈节目划归为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访谈节目在美国就已经出现,在西方叫TALK SHOW,一些港台媒体则将其翻译为脱口秀。一般来说,访谈类节目是指邀请嘉宾参与节目,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观众的电话参与,利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来吸引观众的一类节目,它主要涵盖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  相似文献   

16.
王峰 《新闻传播》2010,(5):97-97
一、依据主持风格.打造品牌节目 主流访谈类节目包含新闻类、专业类、情感类、社会生活类。当前,明星类访谈节目比较受关注,因为其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渴望了解名人成长过程及其艰苦创业奋斗过程的心理。但明星资源是有限的,它会导致节目制作一段时间资源短缺的危机。一档好的访谈节目应深入分析观众的心理,并针对一定的观众群体打造有品质的节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电视栏目剧和访谈节目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情感类节目大受欢迎。这类节目,以平民化的视角、生活化的形式,来展现普通人的情感,可以同时满足不同观众倾诉和窥探的欲望,为当今快速多变的商业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情感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这类节目由于涉及私密性很强的个人情感,较深地直接介入了私人空间,媒体在个人隐私的保护、节目真实性、节目格调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乔秀宏 《青年记者》2017,(26):80-81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电视访谈节目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主持人作为掌舵者与节目相互催化,在吸引资金注入、保持话题热度、提升情感共鸣等方面,跨平台创造着访谈节目的传播价值.本文借助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五层级中的话目层级,对娱乐类和记者型访谈节目主持人进行诱发、附和话目的对比,分析其话语风格的差异如何体现在各个基本话语单位上.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播,这个40分钟的新闻杂志型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是 "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1994年《焦点访谈》创办,从此关于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的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观众眼前,如新闻访谈、人物访谈、演播室聊天、情感交流、热线直播等。  相似文献   

20.
访谈节目中的技巧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华 《声屏世界》2008,(10):40-41
电视访谈节目的构成,一般以访谈对象讲述真实故事为主线,以主持人访谈主持为形式。面对各种具体的事件,主持人除了通过访谈把故事清楚地展现给观众,与访谈对象进行情感交流之外,还要积极有效地控制话语交际进程。这就需要主持人运用特有的技巧来把握整个节目的制作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