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12,(12):68-71
当今,随着多元价值观的风行,建筑的个性化日益成为建筑师的首要追求。世界各地,大街小巷,处处可见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建筑师们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标新立异之作。但我始终认为,对于建筑而言,其生命或最重要的存在意义不在于外观,而在于其使用功能,一座建筑只有在“有用”且“好用”的情况下,才是好建筑。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洛分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联合主办的“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日本1所大学的20多位学,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1所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会聚一堂,对三国历史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继1991年“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四川举行的又一次“三国化”国际性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3.
1992年11月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举办的“第二届南方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凉山州会理县召开,川滇两省二十余家博、历史、民族科研单位的八十余位专家和学出席了研讨会,代表们热烈而深入地对南方丝绸之路进行了讨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会代表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访希札记     
从1986年开始,我每年都去希腊,有时一年去两次,每次都是为了进行戏剧交流,不是带戏去演出,就是去参加戏剧国际会议,至今已14次之多。十年来,我先后导演了《俄秋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和《特洛亚妇女》四部古希腊悲剧,五次带这些剧目赶希腊和欧洲一些国家访问演出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戏剧艺术的源头在古希腊。古希腊不仅在戏剧,在文学、哲学、医学、建筑、雕塑……许多方面都对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混灭的贡献。在希腊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戏剧节。比较著名的有“埃庇道夫洛斯戏剧节”、“德尔菲国际古希腊戏剧节”、“…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筑     
二十世纪中,许多建筑师继续承袭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到了二十年代,欧美的一些建筑师就已经为真正的当代风格奠定了基础。这批建筑师中为首的包括美国的弗兰克·洛依德·赖特(1867—1959);勒科尔比西埃(1887—1965),出生于端士,后入法国籍;还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及路德维格·米斯·范德罗赫(1886—1969),这两人都是在三十年代末来到美国的德国人。赖特强调“有机的建筑”。他说一座建筑就象活的有机体,必须从它的环境中“生长”出来。他所设计的宅邸,如宾夕法尼亚  相似文献   

6.
由国际客家学会、中国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宁化县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7至18日在福建省宁化县隆重举行。专家济济,盛况空前,学术丰收,情感融融。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05,(1):246-248
“面向未来的城市档案馆”国际学术研讨会;“东方讲坛”上海市档案馆举办点开讲;档案馆公共服务理念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城市信息化发展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研讨会;档案学理论批评与创新学术报告会;2004年上海市综合档案馆基本情况一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85年,由贵州省文化厅和北京民族文化宫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在首都向世人展出后,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指出,这是建筑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建筑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张开济说,在建筑文化领域里,研究庙宇是第一阶段,研究宫殿是第二阶段,研究苏州园林是第三阶段,研究民族建筑是第四阶段。庙宇是给菩萨和尚住的,宫殿是给帝王将相住的,苏州园林是为少数文人雅士服务的,而侗寨的鼓楼、花桥等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而且还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相比之下,过去常见的传统建筑都是为少…  相似文献   

9.
道教与建筑艺术张育英由于道教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美学思想,将道家美学观念演化成自己的指导思想,因此对文学艺术起了不可估量的浸染和辐射作用。就建筑艺术而言,道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美”等观念,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建筑美...  相似文献   

10.
<正>出生于1971年的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东京大学建筑系科班出身的他2000年便创建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同时担任多所大学的客座讲师。一边浸染着高校的先锋学术范围,一边从事自己的建筑设计工作,两相得宜,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使得他创作颇丰且多次获奖。藤本的核心理念是"原始",将"原始"注入"未来",把建筑实践看成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基于这个思路,藤本不是将建筑看作单一的存在,而是反  相似文献   

11.
名学邓少琴教授(1897-1990)是我国老一辈德高望重的考古、博、历史和民族学专家,生前曾为四川大学教授、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有大量重要论行世,在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为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川渝学术界由王家祜、李复华、李绍明诸先生发起,组成《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编委会,从邓先生的大量存稿中精选出论57篇,分为巴蜀古代史、考古与物、民族史志和近现代史四大部分,上下两册,由巴蜀书社2001年8月出版发行.今年为邓先生105周年诞辰,为弘扬邓少琴先生的学术思想,由四川省历史学会发起拟于年内举行“邓少琴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本刊本期发表的四篇章,就是为此次研讨会所准备的,而以邓四部分内容的先后为序。本刊希望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学术繁荣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清和景明、祭祀轩辕黄帝的清明时节,在民族振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和陕西轩辕黄帝研究会承办的“黄帝旗帜·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2011年4月3日至4月4日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河南濮阳县召开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濮阳县张姓起源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濮阳县举行。会上宣读了多篇各有特色、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在张姓源于濮阳这一历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会议认为,中华张姓根在濮阳,源在濮阳。其主要根据有三:...  相似文献   

14.
由四川省政协史学习委、成都市政协史学习委、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历史学会等17个单位、团体联合举办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纪念辛亥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9月下旬在四川金堂县召开。来自四川省各高等院校、科研、方志、博、档案、新闻出版机构和党政机关、史馆的120余位专家、学与研究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31日,《启蒙的艺术》展览与“启蒙之对话”系列论坛及沙龙落下帷幕。一年问,展览总共吸引观众50余万人(次),通过5场论坛、9次沙龙与之相配合,让中国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启蒙之于德国、之于欧洲的影响。人们在走进18世纪后再回到当代,尽管“启蒙”在今天看来并尽不如历史上的那般高大全。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近日,题为《建筑中国:5个项目,5个故事》的建筑规划展在纽约建筑中心开幕。该展提出城市发展的5个大题,以5个独特的建筑个案,试图寻求规划中各种问题模式的合理解决方式。这些作品的构思、设计,都是近年间由中国本土建筑师完成的,也是其首次在美国的展示,为美国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都市景观发展变化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张衡是东汉的科学家与文学家。他不但制造与发明仪器,也进行天文学观察,提出天文学理论,参与政治活动,注意到民间风俗,写出杰出的文学著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本文章意于总结近代学者对张衡的研究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一关于张衡的文化背景的研究 张衡生活于汉代,而汉代从许多方面来看是中国文化“头一次扬眉吐气”的时代①:政治文化,管理体制,哲学思想,文学与技术都走向成熟的状态。关于汉代的研究著作无不提出科学技术与惊人的发明②。汉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水利、纺织。地图、建筑、交通、造船、造纸、历法、天文学仪器。医…  相似文献   

18.
以莎剧为题材的音乐李伟民文学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文学家和音乐家也都承认:“一种艺术的美学也就是另一种艺术的美学,只是所用的素材不同而已。”正如《诗大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相似文献   

19.
2002年4月18日至21日,全国各地近五十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聚集在江西井冈山,参加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南昌大学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2—4日在西安召开了“纪念人文初祖黄帝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本刊选登部分未公开发表的文稿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