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清末民初图书馆创建热潮略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鹂 《图书馆杂志》2001,20(2):49-53
清末民初,中国兴起到了创建图书馆的热潮,从中央到各省以至大学、机关、团体,都建立了图书馆。这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重要方面,是是与古代藏书楼迥异的新事物。但在落后的社会条件下,这一事业步履维艰,为此,李大钊等先驱者做了不少努力。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不仅传播了文化知识,也为后人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中国图书馆事业受日、美两国影响大相径庭:侵华日军残暴摧残中国各类图书馆,致使中国图书馆事业蒙受重创;而美国对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包括图书馆事业)援助有加,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图书馆联合世界多国的知名图书馆与文化机构,于1934年10月和1937年4月,先后在中国主办的"世界图书馆展览会"与"世界百科全书展览会",分别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专题展览会和第一次国际性百科全书展览会。两次展览会以汇通观摩世界先进文化、发扬中国文化、鼓励和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为宗旨,促进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学术界的进步,传播中国文化,也给当前我国图书馆建设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村图书馆建设力量不仅包括国家投入的公共图书馆体系,还出现了各类为基层图书馆文化事业贡献的个人、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他们共同组建了中国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大军,这无疑是图书馆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途径和方式均有不同,实力也有强弱之分,因此如何看待与分析,成为今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十六大报告为指导,促使图书馆事业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十六大报告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为基点,阐述了发展图书馆事业是开创中国特色文化事业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促进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由沈祖荣、戴志骞等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理念、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促成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新图书馆运动”的核心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稌年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7):134-137,146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潮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对当时主要的学术思想的梳理,可以归纳出它的核心思想是"保存文化、公共公开、推寻国宝、科学管理",这是一个逐步递增而又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保存文化"是基础,"公共公开"是手段,"推寻国宝"是深入,"科学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蒋永福 《图书与情报》2007,2(5):14-15,31
农村图书馆事业落后是中国图书馆事业整体落后的根本表现。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承诺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农村图书馆事业将从此走向有制度保障的发展之路。制度保障是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指明了图书馆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图书馆事业是相互促进的。图书馆事业是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图书馆事业在发展的同时,要主动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从引导先进文化传播、推动理论创新、助推民族文化传承和信息化图书馆建设等方面来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图书馆事业的建设状况是衡量国家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应保障应有的投资。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方面。这两方面均与图书馆事业建设有关。没有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不可设想的。早在本世纪初,  相似文献   

12.
高彧军 《兰台世界》2016,(24):72-74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图书馆文化,需要我们深入广泛研究。我们通过加大投入建设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努力营造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氛围;优化健全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厚植发展图书馆的创新文化;有效打造图书馆的执行力文化等这几个方面的手段,可以有效创新构建图书馆文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繁荣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将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着影响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一是《图书馆法》立法问题,二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问题。只有破解了这两个难题,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一种公益服务模式新思路。阐述了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行政机制、投入机制、交流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反馈机制,提出了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韦棣华与中国图书馆学的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她引进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大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先河,并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她身上,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高度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克己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治当代中国图书馆界浮躁之风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激励图书馆人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飞朋 《图书馆》2017,(11):100-106
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是近代中国最早由居士创办的佛教图书馆,体现了佛教居士在弘法过程中对图书馆这一新兴事物的关注和利用。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在人员不足、经费紧缺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努力实践,依靠劝募、认捐等途径,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在全国范围都较有影响的佛教图书馆。世界佛教居士林图书馆是上海佛教事业、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值得深入考察和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东莞图书馆事业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缩影。文章从城市格局中图书馆事业的定位入手,通过东莞这个典型案例,全面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发展思路,概述了东莞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主要创新探索,如图书馆集群管理、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便捷的e读卡、文化e管家、学习中心等,也给出了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综观历史,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并受制于社会文化。当前及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充满矛盾、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过程。图书馆事业在改革浪潮中已经处于十字路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共图书馆精神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杨文祥 《图书馆》2005,(2):10-12
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到掀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史上的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开展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也不仅仅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信息文明建设。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事业、对中国、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蓬勃发展的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个典型范例。在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整体状况加以概括的基础上,从办馆方向、办馆思想、办馆形式、创业精神、工作作风等方面总结了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