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了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了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目标】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留心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  相似文献   

3.
案例:我在学校课改年级上一节研讨课,课程进度刚好到了《识字一》,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歌》和关于四季描写的12个四字词语。教材上有四幅插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愿拿识字作为公开课内容的,觉得枯燥,难以出彩,况且主要是教学词语。但备课时,我反复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脑中浮现出一年四季各自富有特色的景物:春天——“春光明媚、大地复苏、鸟语花香”;夏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绿树成阴”;秋天——“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五谷丰登”;冬天——“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雪中送炭”。我想,得让…  相似文献   

4.
严霞 《湖南教育》2006,(2):32-33
案例: 我在学校课改年级上一节研讨课,课程进度刚好到了《识字一》,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歌》和关于四季描写的12个四字词语。教材上有四幅插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愿拿识字作为公开课内容的,觉得枯燥,难以出彩,况且主要是教学词语。但备课时,我反复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脑中浮现出一年四季各自富有特色的景物:春天——“春光明媚、大地复苏、鸟语花香”:夏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绿树成阴”;秋天——“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五谷丰登”;冬天——“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雪中送炭”。我想,得让学生在读着这些词时也有这样的感觉。此时,学校正在举行“仿真社会”的活动,我决定借鉴竞争的形式,来构建词语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第一册教材中“看图学词学句”是继“看图拼音识字”之后又一特有的识字形式。这部分教材共安排了12课,90个生字。每篇课文由彩图、带有生字的几个词语、一个或几子句子三部分组成。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批合体字及其偏旁部首,会用几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识字4》根据字形结构和每组词语间的相互关系,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所表达的意义与太阳有关,生字都带有“日”字旁;第二组说明了无论远眺或瞄准都离不开眼睛,生字都带有“目”字旁;第三组让学生认识冬天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词串识字就是将几个表面看起来不相干的词语联系起来的方法,但实质上,这些词语有着密切的关联:词义相关,押韵合辙,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识记.这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识字编排特点.那么如何进行词串识字教学呢?笔者现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宋晨芳 《小学语文》2008,(1):102-104
一、内容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四个板块。其中,“我的发现”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这两种识字方法,并认识七个生字。“日积月累”板块包括三项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多彩的春天,积累语言,并在运用中识字写字。“口语交际”板块的话题是“春天在哪里”,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等实践活动,感受春天的美丽。“展示台”的重点内容是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一、苏教版新教材识字编排形式独特特点分析苏教版新教材一部分识字内容的编排方式吸收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各自的优点,尽量避免了各自的缺点,这种识字编排方式有三个特点:集中识字的编排形式,分散识字的内容,押韵。(一)集中识字的编排形式集中识字的编排形式是把学生要学习的生字集中安排,每课按意义给出12个词语,每次集中学习15个左右的生字。例如,一年级下册一课的生字学习是这样安排的:给出了“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12个词语,要求学生认识“柳、蜜、蜂”3个字,会写“春、雨、树、芽…  相似文献   

10.
《识字1》这一课拉开了春天的序幕,文本内容由八个描写春天典型特征的四字词语组成,每个词语都春意盎然。课文用几个凝炼的词语表现出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我们教学时,要设法让这些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使他们较好地体会这些词语表现的形象、色彩、声音和情感等,从而形成语感,积累语言。我们不妨根据本课的显著特点,先让孩子们整体感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再用一颗童心带领他们走入音画世界学词语。一、走入音乐的世界学词语春天的音乐变化无穷,美妙动听,那么写春天的词语里就会有春之声。在学词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  相似文献   

11.
文本分析:本课属于集中识字中的“词串识字”,12个词语分成四组,每组三个: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材五年制第三册中编排了三个“归类识字”,共14课,有生字192个,占全册识字量的48%。这些“归类识字”在原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更注重于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它把字放在词语里、句子里及其语段里去识记、理解、运用。教者可借助这一编排特点,在“归类识字”教学中,相机渗透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学期开始了,一年级新课程第一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春天”来安排的,识字课选的是有关春天的词语。学生本来就喜爱春天,再加上我精心设计了教案,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可高了,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我心里暗暗高兴。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需要“识字”、“读书”、“写字”三者的紧密联系。本课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注重对小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求他们一边诵读 ,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象 ,把表面上孤立的图象整合为一体。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中的“识字”是以韵文或押韵合辙的词串形式出现的。每课“识字” ,一般皆是围绕着某个中心。这是一组以“春天”为中心的词语串 ,每一行又是以“天气”、“植物”、“动物”、“花木”为归类标准组合而成的“类”的…  相似文献   

15.
谈「词串」     
一“词串”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新编排的识字教材。编者借鉴传统的蒙学经验 ,采用独具匠心的编排方式 ,为小学生识字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识字教学的一个新形式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词串”呢 ?一、从“词串”的特点看词串“词串”在古代传统的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它不是单纯串词 ,而是抓住典型的事物 ,把同一类型或同一场景的事物集中起来。如第一册识字 (二 )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从表面上看 ,这是 12个相对独立的词语 ,但细细读来 ,这些词语构建的是一个相…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念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识字课文类型,一篇课文往往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词语串连起来,用以展示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本课词串描绘的是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具有时代气息。全课共有12个词语,分为四组。  相似文献   

17.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中有八个四字词语,每个词语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句子:1.春天来了,艳阳高照,万物复苏,到处是一派春意浓浓的景象。“万物复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春回大地,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草青了,各种小动物都苏醒过来了。形容到处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等待花开     
《识字1》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第一课,课文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春天"将12个词语分成四组,每组词属于一类事物,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第3课。本课有9个词语、一首儿歌和一幅彩图。词语是菜园里9种蔬菜的名称。儿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其中6种蔬菜的特点。彩图描绘的是菜园的一派丰收景象。学习这一课,要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卧钩”和一个偏旁“风字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儿歌);认识这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菜园里》是识字(二)中的一课,教学重点不言而喻是要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识字与写字阶段目标,教学这一课要充分利…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三册归类识字(二)的第二课 ,共有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10句话。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 :教给学生识字规律 ,提高识字兴趣。2 认知目标 :用解形识字法掌握15个生字 ,10个词语 ,10句话。3 操作目标 :用词语搭配的方法掌握简单的含有主、谓、宾成分的句子。三、教具的准备和使用1 课件的制作 :将基本字 :“女”、“舌”、“爪”、“巾”、“舟”按汉字的演变过程用三维动画的方法制成课件。即 :2 音乐的配制 :“找朋友”的音乐带。3 生字词卡片。四、教法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