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立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新闻立台的办台理念,致力推进新闻的改革与创新,力争提升公信力,锻造权威性,掌握话语权,努力构建海西传媒旗舰。打造海西、海峡最具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目前,已经搭建了较为成熟的新闻构架:  相似文献   

2.
林绮云 《新闻传播》2004,(10):70-71
公信力包括传媒在社会和受众中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其中真实是取得公信力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假新闻与新闻发展要求相悖而行,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因此,网络媒体要提高其公信力就先要遵循新闻发展规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张莉 《新闻三昧》2006,(9):41-42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增加和扩容,加之受到地域性的相对限制,新闻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新闻资源的共享性随之提高。在这种态势下,哪家媒体能从有限的共享性资源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独享”新闻,它就更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就是新闻策划的魅力所在。新闻策划是对一个有较强影响力的新闻事实进行点的突破,是提高党报影响力的核心所在。置身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准噶尔时报》用“策划”两字来概括新闻竞争策略的核心,在新闻策划中始终坚持做到紧扣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内容的权威性、舆论的引导性、报道的…  相似文献   

4.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人民日报社,他在谈到新闻舆论时,首次运用了“公信力”的概念。他的原话是“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其中,关于权威性和影响力过去都曾说过,而提到公信力的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新闻》是世界有名的财经报纸,发行量虽然不是日本最多,但由于重视事实,坚持客观报道,拥有一群知识层次高、覆盖面广的读者,是无可争议的日本最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近年来,国内很多纸媒纷纷标榜自己是“最有权威的报纸”、“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等等。但是对比《日本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6.
办好报纸是报纸广告经营的根本,只有办出有特色的报纸才会形成有优势品牌的报纸广告。《宁波日报》是市委机关报,她的核心优势来自其权威性。综合性日报(党报)是同城中最权威的报纸,她的权威性决定了她的影响力,党报可以依托机关报的优势,多出独家新闻,多出必读的权威新闻。它的直接效果是报纸的有效发行量上去了,权威性、影响力成为广告客户选择媒体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人民日报社,他在谈到新闻舆论时,首次运用了"公信力"的概念.他的原话是"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其中,关于权威性和影响力过去都曾说过,而提到公信力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舆论引导是否具有权威性, 其权威性的强弱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它与党的新闻机构的威望、信誉、公信度和创造力息息相关。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基石,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因此,新闻舆论的权威性源于鲜明的党性, 党性是舆论引导的核心与灵魂。新闻舆论要坚持党性,就要做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新闻工作作为宣传、教育、动员、鼓舞人民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报纸编辑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设计、谋划,即新闻策划。新闻策划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报纸特色.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在报业竞争Et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报纸编辑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实例做好新闻策划,可以拓展报纸新闻深度,并迅速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神圣职责,也是增强报纸权威性、指导性及战斗力、号召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神圣职责,也是增强报纸权威性、指导性及战斗力、号召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置身于以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为主要诉求的主流媒体中,党报的社会新闻与晚报、都市报的社会新闻相比,更应突出其权威、公信的主流特质,追求高度,追求价值,追求贴近,追求影响力。党报社会新闻靠什么取胜?靠的是新闻的权威发布,靠的是深层次的人文关怀,靠的是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洞察力所体现出来的引导力。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政治家办报”对党报社会新闻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燕 《今传媒》2012,(3):45-46
网络与新闻媒体的桥接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新闻传播效果,但是由于网络工具传播弊端以及新闻媒体管理亟待完善等原因使得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会附带一些负面影响,如虚假新闻、恶意炒作新闻、内容低俗化、网络新闻作品侵权等,这些负面影响如果得不到控制,就会产生负效应,即网络新闻公信力下降、影响力下降、权威性下降等。最终就会被网络所无边界的放大,成为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阻碍。  相似文献   

14.
孙倩 《新闻世界》2010,(7):37-38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以增强权威性、贴近性和提升影响力?笔者认为地方经济新闻不仅要报道老百姓关心的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部署、决策,使经济新闻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还要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业、就医、旅游等日常经济生活为报道对象,使经济新闻具有贴近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闻媒体具有很强的党性、很高的权威性、很广的联系面和很大的影响力等特点。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必须实事求是,无私公道,廉洁清正,以身作则,正确运用新闻工具,起到党的喉舌作用。为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同质化竞争已是各大省会城市报纸平面媒体凸现的最大趋势。如何站在应有的高度去把握新闻,提升新闻品质,提高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是晚报、都市报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如何抓好本土新闻,打造“本报制造”,保持新闻的原创性和事实的特有性方面进行浅析,以提高报纸权威性,推进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刊今年第四期发表了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湘的文章《3月8日:妇女制作新闻!?》,触及一个敏感的话题:当各界妇女到达有一定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层次时,就会不期而遇所谓的“玻璃天花板”。文章发表后,引起反响,作为新闻工作者也开始反思新闻业务领域存在的类似问题。本刊特编发两篇文章,以期引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2013,(7):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2013,(8):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报刊林立,台讯叠出,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相伴相生,记者们为了及时捕捉、采访和编发有影响的独家新闻,提高本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惜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争夺新闻材料,对于具有卖点和相当抢眼的法制新闻更是倍加关注,想方设法尽快编发出去。于是,围绕新闻争夺及法制新闻本身的法律问题就凸现出来,新闻诉讼活动逐年递增,新闻媒体败诉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媒体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就面临着严竣挑战。那么,采编新闻尤其是法制新闻,应当树立哪些法制观呢!笔者曾多年从事法制报道,采访和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