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怎样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   

2.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许多学生已经渐渐淡忘了京剧这门艺术。如今的京剧所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京剧表演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京剧这种文化背后所承载的意义——进一步强化全社会范围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当前京剧形势出发,结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对京剧文化进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做出相应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4.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怎样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文章以“京剧进课堂”为试点,通过优化校本教学内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渲染艺术校园氛围,达到了让学生了解京剧、喜爱京剧,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京剧进课堂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京剧进入课堂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长周济说,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初衷,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这本身并不是像有关课体说的那样开设京剧课,而是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加入京剧的曲目。京剧进课堂,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京剧,对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将有深刻的影响。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新学期,教育部决定京剧试点进入课程,诚然,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让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由教育部发文件要求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京剧内容,恐有“三忧”。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宣布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有质疑声,有赞扬声……种种争议的背后,体现的是大众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殷切期望.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去努力探索.笔者借助本身对京剧的喜爱和了解,结合课堂上的各种尝试及学生们的表现,就如何让京剧轻松进课堂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京剧作为"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宝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京剧引入中小学课堂,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青少年的血液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由于京剧的形成、发展及艺术形式的特殊性,与青少年有一段距离;而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要想在青少年当中传承,兴趣  相似文献   

11.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京剧脸谱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使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同时,京剧脸谱的文化特点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颇大,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2.
京剧脸谱是京剧人物角色的面部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京剧脸谱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使京剧脸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感。同时,京剧脸谱的文化特点对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颇大,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3.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于一体的戏剧形式。它是我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  相似文献   

14.
黄艳梅 《江苏教育》2012,(32):57-58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丰富文化意蕴的彰显,对青少年理想的追求、自我的实现、心灵的澄明以及生活的体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力。我们要让学生从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切身感受到京剧这一民族艺术的真正魅力。开展  相似文献   

15.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众多人士的重视,为了继承和发扬京剧艺术,近年来京剧逐渐的走进了学校的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戏曲教学的内容,本文针对京剧如何融入高中音乐课堂进行论述,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作为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更是戏曲音乐中的一朵奇葩。然而,当流行音乐风靡神州时,我们传统的戏曲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小学生对京剧知之甚少,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用新的教育手段来进行戏曲教育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梅馨月 《广西教育》2013,(46):92-92
京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京剧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要想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京剧艺术,就必须从教育入手。考虑到京剧和音乐相通的艺术特征,我们特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京剧元素,让京剧艺术“进校园”“进教材”,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在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全新的京剧教学课堂。在此,笔者介绍一些自己进行趣味京剧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10月27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赖力行教授应我校邀请,为我校教师和各系高年级学生作了一场题为《京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学术讲座。皮军功副校长主持讲座。赖教授以深厚的文艺理论功底、开阔的眼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京剧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9.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名扬海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然而京剧翻译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项艰巨工作,它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功力,对京剧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从而做出适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为教学内容,首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曾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力挺,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人谨慎观望,甚至反对,教育学者肖川撰文《京剧进课堂:试点不要虚晃一枪》指出,最好不要将京剧作为指令性的内容纳入课程之中,也有利于给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余地。这些讨论,让人们对京剧进课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京剧以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起家,进入宫廷后经文人墨客不断升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式。京剧进课堂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目的是通过这一手段和载体培养下一代的民族文化素养。京剧进课堂折射出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同时也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引向了深入。那么,一年多过去了,京剧进课堂到底推行得如何呢?学校、学生及社会对此又有些什么反映?本期我们刊发的三篇文章中既有对此问题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