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有的教师会长叹师道不存,世风日下;有的教师会抱怨教师地位低下,连学生都不理不睬了;有的教师觉得无所谓,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认为,师生之间应当和谐平等。师生相见,不一定只有学生先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可以和学生先打招呼。如果老师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打声招呼,师生关系可能会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2.
学生“听而不闻”怎么办易岚交谈中,常听到有的初中生说:不知怎么回事,上课时思想开了小差,其实也没想什么,可老师讲的内容,自己一句也没听进去。教师在课堂讲课时也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若有所思地呆坐着,点他回答问题,竟不知问题是什么!这种“听而不闻”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时,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配合我上课”或者“学生积极发言,很配合我的教学”,而有的老师则说“我这样做是被学生逼出来的”,这两类不同的言论其实代表了当前我国教师的两类课堂教学观,也就是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和经验改造的教学观。“学生配合教师”说体现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当教师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教师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学生指出哪里不好。学生天真而又直率地提出了各种意见。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任课老师虚心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认真重写了一次。  相似文献   

5.
教书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也是一个显示教师水平的事。一篇同样的课文,有的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有的老师讲得淡而寡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工作时是否有自己“心灵”的参与并是否能调动学生“心灵”的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7.
当同学犯错误或者违反纪律时,要不要把同学的行为告诉老师,这是许多中小学生都面临过的痛苦抉择。有时,老师会为了维持班级的纪律或仅仅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要求学生“揭发”那些“坏学生”或背地里向老师“打小报告”。利用学生间谍提供的“情报”,常常成为某些老师控制班级的重要手段。对这些做法,大家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想它意味着什么,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这样一些个案: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  相似文献   

8.
旷玉萍 《云南教育》2002,(31):48-48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还不习惯于听学生“讲”,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和问,面对学生的问和答则不够重视,使之流于形式,这对教学实在不利。一方面失去了最佳教学时机,另一方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得不喜欢“张嘴巴”。我认为教师重视学生的“问”和“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讲”。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话不再是圣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师就像“牧羊人”,学生就像“羊”,“牧羊人”要给“羊”找…  相似文献   

9.
记得开学初.学校领导来听随堂课,我正好教到三拼音节。当我请个别学生认读三拼音“xia”、“hua”、“duo”时,学生也不管有没有老师听课,有的拿起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有的在滚橡皮,有的与同桌在窃窃私语,冷不丁传来“吧嗒”一声,一学生不小心把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更有爱表现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老师.&;#215;&;#215;的文具盒掉地上了。”也不管老师正在上课。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从学生做小动作深入地追究,原因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在课堂中.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那些“学习困难生”缺乏等待的耐心。比如:有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老师发现后就不顾情面地批评指责,或者给予严厉惩罚;有的学生做作业磨磨蹭蹭,教师挖苦讽刺之后,就越俎代庖……如此等等,使得师生关系很紧张,既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可谓是“双输”。  相似文献   

11.
周立根 《现代语文》2007,(2):121-123
“上语文新授课难,上试卷讲评课更难。”许多语文教师常如是感慨。是的,新课标对“语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果放眼当前语文试卷讲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老师只机械地对答案,不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老师满足于条分缕析的讲解,仍采用“填鸭式”的讲评方式;有的老师对题型分析落入俗套,走不出“老生常谈”的怪圈。课堂上,学生缺乏听讲的兴趣和欲望,甚至出现昏昏欲睡或交头接耳等事情,教师愤怒、痛苦……学生累,教师也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讲评课未能靠船下篙,对症下药:讲评课未能以新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讲评课未能……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老师讲上句。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接下句;老师讲到兴致盎然处,有的学生莫名其妙地插上一句。课堂炸了锅。让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出现了教学中的小失误,有的学生便在下边大声嚷:“错了!错了!”……  相似文献   

13.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 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 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 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 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 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令老师尴尬的场面:一些学生会“突发奇想”,冷不丁地“将老师一军”。遇到这种情形,有的老师可能会抱怨孩子难教,但这是儿童真实的“学情”啊!我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地进行学情分析,就会在预设上出现偏差而无法从容地处理与应对。什么是学情分析?简单地说,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教学《家》这一课。教师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自由初读后,教师指名让一学生试读,并让其他学生做评价。有的学生说:“他读的声音很响亮”有的学生说:“他的普通话很准确”……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读的很好,因为他脑子里在放电影”。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老师说:“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当教师的不可能不生气,而且大半是和学生生气。生气对身体的害处众所周知,俗话说“怒伤肝”。教师经常情绪不好会使健康受到影响,轻者头疼、失眠、身体疼痛,重者还会导致明显的病症。有的老师说:“我这高血压就是让学生给气出来的!”其实,和学生生气对老师的伤害不仅仅限于身体,更严重的是对心理和行为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时常发现学生有“走神”现象——有的学生目光直视某一点,“目不转睛”:有时有的学生东张西望:有的学生面带微笑.“会心地”在听教师上课等。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心猿意马”了.他们可以说是对教师已经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是教师讲课枯燥而有失精彩吗?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只是不愿去做那么请听过许多课。上课伊始,师生会相互问好,“同学们好!”“老师您好!”这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模式。上过多年课。上课伊时,也还是那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学生此时有的面无表情,有的目不正视,有的甚至手中忙着“活儿”还能“应付自如”……忽然有一天,上课时老师的问候语变成“大家好!”“你们好!”“朋友们好!”……学生先是一愣,然后探究地注视着老师,有惊奇,有疑惑,有猜测……接着从老师那真诚的微笑中他们领悟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的脸上也漾起了灿烂的笑靥………  相似文献   

19.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小学生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相信,这首耳熟的运动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不过,在这里笔者要说的不是学生做操的事情,而是排在队伍前面的班主任老师和站在后面的任课老师。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有的班级老师没有到场,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老师是一副“严师”相,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老师则很细心,随时监督着每一位学生,谁手伸不平或腿踢不直及时提醒一下;有的老师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轻声地议论着什么……学生做操的质量可想而知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的学校将教师广播操内容改为学生广播操,由体育组牵头,带领全…  相似文献   

20.
近日,山东临沂市河东区的许多中小学教师成了“学生”,他们以普通考生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坐在考场上,平等地参加考试。据悉,目前该区有200多名教师“放下架子”参加了随考。“老师变学生”产生了不大不小的“冲击波”。有的教师认为,压力本来就大,这样一考,自己的那点本事就会在学生面前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