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有氧及无氧能力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奥运会集训期间,对国家队3个剑种男女重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WAnT无氧功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花剑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最高,女佩运动员最低.WAnT测试,峰功率男佩运动员显著高于男重和男花运动员;平均功率男花和男佩运动员显著高于男重运动员;功率衰减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男佩运动员、男重运动员和男花运动员.女运动员中,峰功率无显著性差别,平均功率女花运动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功率衰减率女佩运动员最高.WAnT测试后血乳酸峰值在同性别组间无差异,峰值出现时间为测试后8-10 min.提示:不同剑种运动员无氧及有氧能力不同,男运动员间差异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训练水平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高能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16名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10s(女)、15s(男)、30s和60s的无氧功测定,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恢复心率和血乳酸。结果:1)磷酸原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运动员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最大圈数都明显高于女运动员;2)30s和60s两种测试中,运动员爆发力表现出相同水平,但糖酵解代谢持续供能能力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3)男子优秀运动员组15s无氧功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男、女最大圈数大于普通组,达到最大圈数时间小于或等于普通组;4)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60s平均功率高于普通运动员组。女子优秀运动员组30s、60s平均功率、最大圈数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组,60s最大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组(P<0.05)。结论:1)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男运动员明显强于女运动员;2)较强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是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特征;3)评定磷酸原系统能力时,男、女运动员都使用10s无氧功测试为好;4)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优秀运动员组强于普通运动员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的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探讨其无氧耐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30s和60s的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的血乳酸。结果:(1)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30s和60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2)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和60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30s和60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3)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耐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耐力较差。结论:(1)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耐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2)不同水平男、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具有明显差异,优秀组明显高于普通组;(3)结合血乳酸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4)30s和60s无氧功测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相似文献   

4.
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10 s、30 s和60 s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血乳酸.结果:磷酸原和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男子优秀组运动员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10 s、30 s和60 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代谢能力较差.结论: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不同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明显差异,男、女优秀组分别明显高于普通组;结合中国跤运动员10 s、30 s和60 s无氧功相关指标,测定运动前、后的血乳酸变化,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优秀中国跤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应用肺血流图对国内66名男、女优秀自行车运动员与60名男、女大学生静态检测并对比分析,表明运动员经系统训练后,右心适应代偿能力增强,在全部11项指标中,男子10项,女子9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男、女运动员组均优于男、女学生组。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体能主导类项群不同运动项目及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下肢蹬伸最大力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优秀组男女运动员以及一般组男运动员存在着项目间差异,一般组女运动员蹬伸最大力量未见明显的项目间差异;不同竞技水平间,只有男子举重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运动项目的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间,蹬伸最大力量发展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识我国优秀冰壶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特征,为科学训练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冰壶运动员意志品质进行量化研究。结果:不同性别运动员意志品质在坚韧性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女运动员好于男运动员,但在其他4个维度与5个维度总分上,两者之间不具有明显区别;不同年限冰壶运动员在意志品质果断性和坚韧性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各维度不同训练年限的多重比较发现,低年限组与中年限组在果断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果断性、坚韧性和主动性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上与与高年限组存在显著差异,中年限组与高年限组在坚韧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坚韧性是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在意志品质方面的特有属性,高训练年限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整体情况好于低训练年限运动员,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在比赛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来的研究表明,女运动员和男运动员在受伤几率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与男女生理和身体结构差异有关。随着女子运动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现象越来越明显。下面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2004年约有3万名中学和大学女运动员饱受膝伤之苦;(2)女运动员受膝伤的几率是男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台湾运动员为对象,探讨了不同表现水准的运动员在认知型态上的差异。优秀运动员的“焦虚”,“专注”、“信心”和“动机”四个认知特性显著优于一般运动员,“心理准备”则无差异。而男、女运动员之间在五种认知特性上并未发现任何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乒乓球运动员完成并步、跳步、跨步3种常用步法时膝关节的负荷特征,并探析乒乓球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机制。方法:对乒乓球男、女各10名运动员完成3种常用步法动作时的下肢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运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结果:受试者在完成3种步法过程中,膝关节屈角大致范围在20°~60°。当地面反作用力最大时,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表现出更小的外展角(P<0.05),跳步比并步和跨步表现出更小的外展角(P<0.05);在三维受力方面,膝关节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最大,水平向后和向左的力次之,未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技术差异;在三维力矩方面,膝关节受到的伸膝力矩较大,也未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技术差异。结论: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和膝关节外展角易导致乒乓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女运动员的损伤风险小于男运动员,跳步的损伤风险小于并步和跨步;水平向后和向左的力易造成乒乓球运动员软骨和半月板损伤;过大的伸膝力矩易导致乒乓球运动员髌腱末端病和髌骨软化。  相似文献   

11.
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技术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当前形势下在技战术训练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乒乓球规则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革,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以2003年1月参加中国青年奥运集训比赛的1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竞技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乒乓球队在当前形势下在身体素质训练和选材上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乒乓球竞技运动的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而较高的战术训练水平无疑是攀登高峰、保持优势的重要因素。准确的诊断是提高战术训练水平的前提,而定量诊断又是一条提高诊断准确性必须经过的研究途径。采用统计法对国家青年女子集训队9名主力队员20天的技战术训练进行了定量研究,具有方法学上的可靠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为中国青年女子乒乓球队的针对性训练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乒乓球队奥运会备战工作(技战术分析部分)的基本思路,研究并开发了《乒乓球技战术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和《乒乓球技战术快速视频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创立的多媒体技战术分析方法,为中国乒乓球队奥运备战训练和比赛进行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参加中国乒乓球女二队冬训67名运动员的月经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早期、长期系统的乒乓球训练对女子运动员月经初潮无明显及不良影响,但是月经初潮年龄有变小的趋势;运动员月经周期异常、痛经和经前期症状发生率较高,但是就诊率较低,月经相关知识欠缺。建议:重视对女子后备力量实施青春生理卫生知识教育、鼓励运动员积极治疗、加强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比赛技战术分析实例,系统阐述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如数据挖掘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乒乓球比赛因果关系分析等。本研究成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在中国乒乓球队备战第49届世界锦标赛和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对第48届世乒赛团体赛进入淘汰赛阶段中马林的3场比赛和直通不来梅选拔赛中马林的3场重要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并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引起有关人士注意,使马林及其有相同问题的运动员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乒协“国际援助与发展计划”中欧集训欧洲女子运动员的握拍方法和打法类型的调查和对重点队员的技术统计,结合对中国乒羽中心领导和中欧教练员的访谈,对欧洲现阶段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技术发展状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国际乒联于2019年推行的T2钻石联赛首次采用高奖金和高积分的“双高”激励机制,旨在吸引世界优秀运动员参赛,进而提升赛事本身影响力。研究认为,T2钻石联赛与运动员的积分挂钩,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被迫参赛,明显具有“积分绑架”的意味,看似为运动员提供福利,实则容易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暴露出的弊端显而易见。当前,在国际赛事密集、运动员频繁参赛的的大背景下,中国乒协需要冷静面对,通过针对性选择赛事、调整原有集训方式、依托团队作战模式、创新训练手段、突出专项体能地位等有效举措积极适应国际乒联推行的新政,将新赛事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国家女子网球队周课训练模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跟队观察、访谈调研等方法,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周课训练模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旨在进一步提高奥运备战选手的训练水平,探索和揭示职业网球训练规律,探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女子网球训练模式,为我国网球项目实施科学训练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