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音乐作为一种传达、抒发情感的形式,不论在当前还是过去,均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着。随着现代音乐比重的扩大,令民间传统音乐显得过于薄弱。只有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和分析,推进声乐教育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将两者相融合,才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更多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民间音乐能够反映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现代音乐形式的兴起,民间音乐逐渐走向衰弱,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将民间音乐纳入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民间音乐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幼儿园对民间音乐资源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民间音乐能够反映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现代音乐形式的兴起,民间音乐逐渐走向衰弱,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将民间音乐纳入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民间音乐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介绍了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幼儿园对民间音乐资源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人民文化生活多样化、渗透化和流动加速化的趋势下,音乐的多样化存在给了文化消费群体和文化创造主体一定程度的精神愉悦之外,便是更多的争论、疑惑。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了社会民众所赖以唇枪舌战的疆场,那么如何看待民间音乐文化的生态问题,便成了解决民间音乐艺术实践难题的切入点。本文结合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以及艺术哲学等学科角度,从民间音乐的存在方式、民间音乐主体的发展观和民间音乐的社会应用性等方面对民间音乐丈化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关于民间音乐的"生态’’问题的争论直接关系到如何寻觅发展民间音乐文化的出路以及如何解决大量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遗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天水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受到社会发展综合因素的影响日益恶化。目前,张家川花儿、天水酒歌等民间音乐处于较好的生存状态,秦州山歌、春官歌等民间音乐处于一般或濒危的生存状态,抢救、保护天水民间音乐刻不容缓,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贺州民间音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于提升到较高学术的层面上来。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掘民间音乐,研究贺州民间音乐本体及其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依托贺州民俗旅游,加快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开创贺州民间音乐保护的新局面;同时,发挥高校的传承优势,确保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后继有人。以音乐学、语言学、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探讨多元文化音乐的实施及其对贺州民间音乐传承、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田野工作调查者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以及田野工作对现代民族音乐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洪泽湖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渊远流长,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实践,需要融合现代音乐文化要素。在阐释洪泽湖流域民间音乐文化融合现代音乐文化的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洪泽湖流域民间音乐文化融合现代音乐文化的方式,提出洪泽湖流域民间音乐文化融合现代文化要素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以甘肃地区秦腔、陇剧为例分析探讨了传统民间音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就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及发展途径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以甘肃地区秦腔、陇剧为例分析探讨了传统民间音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就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及发展途径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中的瑰宝,将本土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引入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活动中,是当今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以西方音乐为核心,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大学音乐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等问题。利用民间音乐来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途径有: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创建大学地方艺术特色课程;组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并纳入课程管理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多种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相结合;倡导大学生进行音乐采风和社会调研活动,以开展民间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2.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经济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的时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也得到飞速发展,这两大音乐潮流之间有着很多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再加上音乐的特征、加工方式等不同,呈现出各自的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服务对象及用途、加工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唐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使我们联想到学院派和原生态音乐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分析,对唐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有全面的认识并为我国民乐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谭娇艳 《贵州教育》2008,(18):25-26
民间音乐,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其传授过程,纯粹是由表演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其范围包含歌曲、简单乐器演奏等.本土民间音乐,主要是指本地区或本民族的音乐.   在农村,有许多优秀、宝贵的本土民间音乐.比如:山歌、哭嫁曲、哭丧曲、超度曲等各种类型的歌曲;锁呐曲、锣鼓曲、木叶等各种类型的乐器曲;"胡适"、"言子"等各种类型的说唱艺术;另外还有一些根本无法分类的本土民间音乐.这些音乐起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可以说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动态和一方的风俗习惯,无沦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都离不开它.……  相似文献   

14.
李思华 《文教资料》2010,(13):162-163
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社会的发展,我国民间音乐面临着严峻局势,如何使民间音乐得以传承并获得有效发展是当务之急。将民间音乐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学校教育之基础——幼儿园是其发展途径之一,同时对幼儿自身发展也有特殊价值,幼儿园应重视对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类型传统音乐中的“口传心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传承方式,本文简要论述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等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几种较为常见的中国民间音乐的旋法手段作一分析介绍,而后从哲学、民族审美心理、思维方式、以及音乐与其它传统文化品种的"共生性"研究出发,分别从"游"、"圆"、"内敛、综合、统一"、"程式化"等四个方面来对民间音乐旋法规律、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方式进行文化发生学的探讨与阐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其他诸如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因为,民间音乐生于民众之中,活跃于民众之中,最贴近人民群众,最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变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18.
民间传统音乐中的叫卖音乐和沿途乞讨艺人的花鼓音乐 ,都是伴随着贫穷而继承、传播与发展的独特音乐形式。受自然、历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叫卖音乐和乞讨音乐有其独特的地方色彩和形式 ,值得民间音乐研究者注意。一、丰富多彩的叫卖音乐叫卖音乐 ,是市声音乐中的一种。演唱者系做小本生意卖主。他们为了招徕顾客 ,利用口语化的字韵声调 ,发展而成。由于方言的差异 ,所以其地方特色较浓。从经营的方式上大致可归纳为两类。1.沿街叫卖。这类美化了的叫卖音乐 ,即所谓那些“卖啥吆喝啥”。他们的叫卖声 ,不用华丽的词藻来描绘和装饰…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民间音乐因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音乐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闹元宵》是由鲍元恺先生创作的整部《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作品中的一首,该曲是以两首山西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以此改编的手风琴重奏曲《闹元宵》将民间音乐元素与手风琴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大众了解了手风琴这一西洋乐器,看它是如何演奏出民间音乐的韵味和意境;而且让世界各地的演奏者,通过聆听到来自中国传承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音乐,同时感受到山西民间音乐独有的民族色彩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积极推进社会音乐实践,充分利用本地特色音乐、民间音乐等文化艺术,不断增强音乐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