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杨静 《辽宁高职学报》2014,(1):24-25,58
目前高职报关专业单证技能培养教学模式不足主要体现在校内教师队伍职业实践能力较弱,而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报关专业单证技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即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合作完成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从组建企业导师队伍、建立企业导师管理考核评价相关管理制度、确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创新实践学生单证技能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入手,能切实提升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单证技能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文教资料》2006,(31):46-48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贸易人才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进行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核心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以此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地区贸易主要面向东盟,当地高职高专在进行专业体系建设时,应注意体现当地区域特色,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提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即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合理设置实践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统筹安排专业核心课程上课时间,并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的配套措施,继续推行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实践教学结构团队,校企合作共建无缝对接的实训基地,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实现该专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课程,关系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岗位和职业针对性,是否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因此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专业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文章分析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教育现状和企业的岗位与能力要求,根据企业岗位与能力要求,深入探讨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职院校专业定位的调整,涌现出了一批新型的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就是其中之一。本课题组通过对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新设立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基础课与职业专项技能课课程现状的分析与实践,围绕现有两大类课程彼此孤立、衔接较差的状况,提出如何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授课方法、技能整合四个方面有效衔接专业基础课与职业专项技能课,为提高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海关管理专业整合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归入财经商贸大类中经济贸易大类,在当前贸易形势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改革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系统介绍和总结了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以校企合作、技能竞赛、资格考证、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等五因素为导向,在改革课程建设,进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继宏 《高教论坛》2013,(8):105-107
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全国性报关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建设应当从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校内外实训条件等方面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8.
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韦大宇 《广西教育》2013,(11):101-102
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高职国际商务类及国际报关货运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为实现高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笔者针对目前《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互动式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深化,是校企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追求,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深化双方合作,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认识不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不够;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制度不完善。校企合作是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的迫切要求,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的校企合作,首先要改变观念,重视校企合作;其次要定位双赢,实现优势互补;第三是完善制度,提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杨素琳 《广西教育》2013,(47):87-88
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系统化建设应以外贸发展对报关、报检、货运代理等特色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标准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突出职业资格考证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建设“校政行企”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和双师教学团队,并最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开发多元化课程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多元化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开发多元化课程是其共有的基础。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必须要有多元化的课程来实现,只有开发高质量的多元化课程才能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途径。本文将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参加报关技能大赛为契机,系统地分析报关技能大赛对培养高职国贸专业学生报关职业能力的作用,以期能进一步提升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设置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探讨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期望对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各类进出口企业的迅速增长,社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很少有针对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的学历教育,导致了高素质报关与货代人才缺乏。宁波港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在我国排名第四位,相应的,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在宁波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从业人员的学历不太高,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8.
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由于开设时间短,人才培养经验少,难以满足目前行业企业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内涵的理解,提出了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任务引领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应立足实践,以能力为本位.校企合作应深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去,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升职业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顺利实现学习与岗位的接轨.本文从校企合作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性谈及,对如何在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贯穿校企合作的策略进行探究,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弊端,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培养进行探讨,从课程设置和生源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