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舞蹈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走红之后,“原生态”一词使用率陡增。2006青歌赛中,“原生态”歌手异军突起,又给“原生态”加了一把火。顾名思义,那些未经加工、训练、雕饰、改造,原汤原水,原汁原味,本色自然的东西,或歌或舞,或曲或调,就叫“原生态”。其实,不仅歌舞有“原生态”,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原生态”,正因为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我喜欢。  相似文献   

2.
清清茉莉     
绿荷 《文化博览》2006,(11):42-43
她是十六岁那年认识他的。那年,他已经二十八岁了,是最年轻的教授,出了名的作家,他是她的校友,来学校做报告,带着他的新书。之前,她看过他的书,那么细腻生动,感动得让她落泪,她觉得,自己已经暗暗喜欢了那个男人,虽然她还没有见过他。正是初夏,她站在夹道欢迎他的队伍里,穿着白裙子,瘦而矮,不是一眼让人记住的女子。他演讲,带着激情,很多女孩子崇拜地看着他,她更是。他那么清秀俊朗,她找他签名时,他抬起头,灿然一笑。她的脸腾地红了,她哆嗦着手,拿着那本淡蓝色的书——《我的清清茉莉花》。封面上,是缤纷的茉莉花。像她,淡淡地,散发着幽香。十六岁的花季,为了他,初次绽放了。雷南,多好听的名字。圣诞节,她寄了一张贺年卡,祝他快乐。他回了一张,问他,你是那个眼睛大大的女孩子吗?她有些失望,因为她的眼睛细细的,并不大,她想,他一定是记错人了。但能收到他的贺年卡她高兴坏了。十八岁,她去了他所在的大学。但他走了,因为离了婚,他出国了。  相似文献   

3.
淳子,一个亿万人熟悉的名字,喜欢的名字,崇敬的名字。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厂播人,在麦克风前,她是听众十分崇拜的主持人。她又不是一个普通的主持人,她是听友们的知心人,是阿姨,是大姐,是小妹,更是朋友,老师和恩人。她和成千上万乃至上亿听众素昧平生,但人们却从心里把她当作亲人。 淳子,她似乎就是为广播而生的。一坐在麦克风前,她那温馨的语言,溪水叮咚的声音,就如溪水潺潺地流着,似乎永远没有尽斗……  相似文献   

4.
追思新凤霞     
新凤霞年轻时是著名的美人,见过她的人都觉得不施粉黛的她比许多“包装”过的明星更吸引人。老年的她被苦难与疾病锁在轮椅上,人们仍然觉得她美,这是因为她的灵魂美折射在那张历尽沧桑仍安祥和蔼的脸上。人们尊敬她,爱戴她。在一次联欢会上,主持人请她代表老艺术家们讲几句话,她刚说了一句“我是新凤霞……”便引起了一阵长时间的掌  相似文献   

5.
杨柳轻扬     
她的美,无声无息最初认识杨柳是因为工作关系,后来熟了,就成了朋友。熟了以后,她问我对她的最初印象是什么,为什么别人都说她有点“冷”?我直言不讳,开始对她的印象就是觉得她有点难以接近,因为她是主持人嘛,很自然的就想到:傲呗。其实后来交往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人们的最初印象确实会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偏见。其实我觉得她的“冷”和难以接近是因为她的“静”。她不张扬,总是很静。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喜欢听别人说话。女孩但凡长得漂亮点儿,又是主持人,总会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有点望而生畏,但是又渴望和她们相识,于是会在心  相似文献   

6.
《纽约时报》用整版篇幅报道她,盛赞她有“女战士的伟大梦想”。纵横T台60年的传奇名模卡门,以78岁高龄来北京为她走秀。章子怡、董卿、雷迪嘎嘎和丹麦王子夫妇,都是她的会员顾客。她就是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  相似文献   

7.
虫和龙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位知识分子,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  相似文献   

8.
愤怒的心灵     
9年前,在上海,她是一家医院的医生,过着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但一个偶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在她的单位里,购进一台名叫“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的设备。凭医学常识,她感觉这是一个骗局,她向院长提出这一怀疑,结果院长大发雷霆地斥责了她。  相似文献   

9.
本刊2008年第6期的封面是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她站在一片废墟之前,拿着话筒进行现场的报道。当时我们只知道,作为央视的记者她也到了地震灾区前方;从她的面容上我们看到了憔悴和坚强。于是我们把她当作地震中媒体工作者形象代言人。后来我们了解到,她不仅于地震发生后次日就去了四川地震灾区,更于6月20日重返四川。她说,如果没有这一次重返,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会是什么样子,第二次赴川是对她灵魂的救赎。回京后,她应允了《对外传播》的约稿。但后来,她的状况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一样,说自己无法提笔,因为脑海中的影像太多、也太难忘了,它们互相叠映着,浓得化不开……可是,电话这一端的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她的思考。其实赶赴地震前线的记者很多,仅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就派出了五批记者共124人次深入一线展开报道。她两赴四川的经历也不是唯一的。然而我们仍想展现她的心灵轨迹,我们希望"5·12"汶川地震带给人们的思考能够延续。于是在她第二次回京一周后,本刊对她进行了采访。她的名字叫田超颖。  相似文献   

10.
虽然她的父母都是贵族,并有着显赫的地位,但因为她从小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不仅同龄的男孩子不愿和她玩耍,就连女孩子也常常向她吐舌头。她惟一的一位朋友怕她承受不住打击曾劝她休学,从此不要出门,反正家里要啥有啥,有花不完的钱,但她却对朋友的劝告报之一笑。学校有什么活动不仅积极踊跃地参加,同学有什么聚会即便是不邀请,她也会主动前去庆贺。虽然在体检上不达标,但因为那次募捐演讲她第一个勇敢地走上台前,学校破例把去国外著名大学深造的机会留给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