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引起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法总则修改是否必要以及如何修改问题的探讨。刑法总则修改必要性分析对我国进一步修改刑法总则具有明辨事理、匡正方向的指导性意义。具体包括:刑法总则修改是刑法全面修订立法储备的必需、是刑法修改体系性的需要、是刑法修改稳定性的需要、是刑法修改协调性的要求。因此,为了保持刑法修改的全面性、体系性、稳定性及协调性,刑法总则的修改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我班有些同学说:刑法修改了,将“酒驾”行为纳入刑法处理。而有些同学却说,修改后的刑法并没有将“酒驾”纳入刑法处理,而是“醉驾”才纳入刑法处理。请问老师,修改后的刑法究竟是将“酒驾入刑”还是“醉驾入刑”?“酒驾”和“醉驾”在处理上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9,(8):55-64
刑法解释与刑法修改理性的冲突与消解是刑法完善重要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也是刑法法治理性实现的关键。刑法解释与刑法修改理性的冲突,是在价值理性、对象理性和方法理性这三个不同维度之上产生的。其冲突的形式主要包括抽象式、立法式的刑法解释模式与刑法条文明确性的冲突,刑法解释活化立法具有滞后性与刑法立法预见有限性的冲突,修正刑法立法规定的刑法解释与刑法立法的冲突。刑法解释与刑法修改理性冲突消解的进路,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之下的法益保护原则,适用刑法解释适用优先规则、刑法解释必须用尽规则以及刑法解释权限指示规则。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制度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过去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正当防卫制度的有效实施,新刑法对此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文章在比较新旧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规定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修改的意义,探讨了如何准确地理解新规定,并对新刑法的修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宇涛 《考试周刊》2011,(9):238-239
诈骗犯罪在1979年刑法中只作为一个单独的诈骗罪进行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1995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7年刑法在对《决定》有关内容予以适当修改的基础上,专门设立金融诈骗罪这一新的类罪;合同诈骗罪也作为一项新的犯罪写进了刑法。在实务中,一些犯罪因为其与诈骗犯罪相类似的行为方式而给司法实务中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带来困扰。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修改涉及到法律中的溯及力问题。结合刑法的研究成果,国家可以根据"33号令"终止已经执行的处理决定。建议对涉及此问题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违规考生适用溯及,使其能够相对提前地继续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或毕业。  相似文献   

7.
杨巍 《华章》2010,(17)
限制死刑的呼声,近年来在我国刑法学界也由个别学者的大声疾呼变成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借着修改刑法的东风,大幅度削减我国刑法中日趋泛滥的死刑罪名,促进刑罚的文明化,已成为我国刑法学者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8.
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时,对1979年刑法中的规定方式作了一些修改,总体上来看比较科学,但有一些地方尚不完善,因此,对照国外刑法的规定,寻找我国刑法中罚金刑规定方式的缺陷,并探讨解决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1997年我国颁布了新刑法,对1979年刑法作出了较大的修订.本文分析新刑法中对胁从犯的修改,并探讨如何对这一类犯罪进行认定和处罚,以加深对这一类犯罪的了解,正确地执行新刑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刑法是我国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其修改、颁布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就1997年刑法的主要变化,如:刑法三大原则、正当防卫、单位犯罪、死刑等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刑法》第七次修正案新增的罪名之一,由于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其法定刑幅度问题也一直被学者重点讨论。该罪作为《刑法》第180条第4款规定的犯罪,在法定刑援引上理应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相同,即具有两档法定刑。文章通过对相关刑事判决数据的分析,建议对该罪的入罪标准重新进行数额构建,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适当提高该罪的数额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若干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8月30日公布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其中一些条款备受争议。大体而言,这些争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关注条款形式方面的问题;另一类则聚焦于实质方面的缺憾,本质上涉及刑事司法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刑事诉讼法是现代国家法治发展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立法机关应当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修改完善,使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设计、职权机关权力配置和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诉法第12条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种否定式表述只是禁止了有罪推定。而无罪推定的关键是在禁止有罪推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无罪的法律状态。我国刑诉法的修改应与国际通行表述接轨,采用“推定为无罪”或“视为无罪”等字眼准确表述、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为人权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第四次成功修宪无疑为其他普通法律的完善做出了表率,尤其是亟待修改的与宪法密切联系的刑事诉讼法.结合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两者的关系,阐述了第四次修宪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所提供的宪法依据,以促进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启动.  相似文献   

15.
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后,我国对商业贿赂的治理越来越重视。体现在刑事立法领域,主要有《刑法修案(六)》对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条款作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发布,成效卓著。但在商业贿赂刑事构成、法律责任形式、行贿与受贿关系等方面仍存在着缺陷,为此,完善我国反商业贿赂刑事法律规制有着重大的学术和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判断刑法因果关系的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刑法因果关系,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在比较欧陆刑法和英美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判断刑法因果关系,可借鉴“无A即无B”(无危害行为即无危害结果)的公式,一般不分刑法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但在危害行为与结果间具有介入因素的若干场合,有区分刑法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必要。要首先采用上述公式确定条件系统(事实因果关系层次),然后具体分析条件对结果作用的大小,进一步明确行为与结果间是否具有法律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蒙古国刑法全面且细致地保护未成年人。蒙古国刑法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着眼于未成年人的本质特征,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突出人性化关怀。考察蒙古国刑法有关未成年人的保护会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现行刑法第63条第二款对"不具备法定情节但客观上需要减轻处罚"的决定权主体身份设置过高,对相应的程序设置亦不够重视,加上客观上需要通过该程序减轻处理的案件为数众多,因此,多年来在实践中造成了不少的问题,不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然而《刑法修正案(八)》并未就该制度进行任何修改。因此,本文建议对现行的该报请核准程序进行修改,建设更为合理的量刑衡平程序——即复核权主体与提出复核权的主体二元化的新报请核准程序。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刑事诉讼法》着力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但对于法律援助质量的问题却没有给予同样的关注。当前刑事法律援助质量堪忧主要是由质量保障制度缺位、经费有待落实以及承办律师的责任心等因素共同形成。因此,刑事法律援助走出“泥潭”的途径就在于制定操作性强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强制落实刑事法律援助的最低标准;同时切实落实好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费用,以提升承办律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上保障刑事法律援助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比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更加系统和科学,但其中也存在着某些不足,这些不足影响了整部刑法的价值,更重要的是给司法活动带来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法制建设进程。本文从类推制度废除、“口袋罪”的分解、概念不清、自相矛盾、法条设计不当、渎职犯罪主体的变更、法定刑畸轻畸重、用词包容性太小几个方面阐述刑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