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阵地,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既有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学校体育如何适应教育转轨,本文从教学构成元素等教学环节的改革入手,认为实现素质教育的转轨,关键因素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当前体育素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寇正涌孟金艳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成为理想的教育模式的代名词。教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全民素质转轨也是一个燃眉的现实问题。据国家教委最近统计,在各省市自治区中,围绕推行素质教育召开过的教育工作会议及推出的教育政策措施仅有...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在日益汹涌的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实现由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成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第一主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当前的教育形式,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这是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下面仅就实施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谈几点认识. ……  相似文献   

4.
姚建华 《班主任》2005,(9):47-48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是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比,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然而,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涉及到老师、学校、家长,还涉及教育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点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但目前推行素质教育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进程,甚至导致素质教育进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推行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业。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但毋庸置疑,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实现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和探索。一、困惑:教育理想在现实中的异化与错位新课程改革是从新世纪开始的,它的现实背景是被人们形容为“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中国教育状况:今天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正是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对峙状态中走出来的。无论如何,“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好,新课改也好,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等师范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张震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心和主题。如何为基础教育这一转变输送合格的教师,是当前中师教育的一个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中师教育要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认为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阻碍,而职业学校没有普通学校的应试压力,以生活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教育目标,同时具有比普通教育更好的社会实践基础。也就是说,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比普通学校更好的前提和条件。然而,现实却与我们想象的相反,与普通学校一样,它仍然没有能很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在一些职业学校中,甚至比基础教育还要“应试”。究其原因,是职业学校并未改变普通教育中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和课程实施模式。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工程,仅仅解除学校的应试压力,并不能轻松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理想,还需要从各个教育环节着手去改造我们的传统教育,方能真正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同时也成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学校教育的重点是课堂,课堂就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讨论了如何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化学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身为教师,面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我们可能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我们满怀教育的理想,对素质教育充满向往,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快乐、幸福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又学会了对现实的默认或屈从,不仅深埋了心中的理想,甚至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怪圈,也是每一个对教育尚存理想的教师心头的难言之痛.  相似文献   

10.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难度很大的问题。一、如何对待后进生反应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的教育,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同时,又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它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全面和谐发展。在学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素质…  相似文献   

1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当前迫切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上的一场伟大革命,是确保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学校。学校教育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师声     
儿时放飞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他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与共和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一起成长。历经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发展,见证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教育理念,它既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的教育的追求,也体现了国家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追求,从官方至学校,从公众到家长,都对素质教育充满了美好期待。各级领导和许多学校也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能把素质教育真正推行下去,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其实,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它的实施和发展与现实发生一定程度的背离是不足为奇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似乎困难重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校还在狠抓升学率,应试…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社会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政治教师的现代意识应该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民主、科学、开放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目标.近5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小学积极投身到这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探索中,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不少好的作法与经验是值得学习的.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尤其是恢复高考以来,基本上推行的是“应试教育”.领导、教师及社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极深,致使有的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不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究和探索.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一项紧迫的任务.我以为,当前必须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认识职校教师继续教育意义继续教育 ,顾名思义 ,就是一个人受到了一定年限和水准的教育以后的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就是在岗教师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的教育 ,它应该包括学历补偿和提高教育、能力素质提高教育等等。当前 ,开展职校教师的继续教育 ,十分重要。首先 ,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需要。过去的学校教育 ,基本上实施的是“应试教育” ,这种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夺高分。最近几年来 ,学校教育正在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为适应这种转轨 ,教师本身必须实行“转…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是教育在社会各种利益和力量的作用下扭曲、异化的实践。"素质教育"理念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而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教育考试是维系教育公平的底线。"片面追求升学率"会导致教育异化为应试教育,但升学率依然应该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不能把"升学率"推向"素质教育"的对立面,甚至不应该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中学考试始终是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本文拟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索,从英语学科的角度比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英语语言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并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整合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一方面源于应试教育本身很深蒂固的流弊,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迫切要求。本文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作了六方面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