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阅读的理论,查阅了《公共图书馆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有关儿童阅读内容的规定,调查了儿童阅读活动进行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学校、家庭、城市环境,认为:儿童的阅读环境有其特殊性,环境对儿童的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对这几个重要场所的阅读环境进行创建,保障儿童的阅读活动有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了现代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少儿图书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存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善其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良好阅览环境能使儿童感受到图书馆的文化气息,激发儿童的阅览兴趣,从而达到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我们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还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轶兵 《科教文汇》2012,(27):97-98
随着近年来我国随班就读事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为了使这类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必须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持,这是开展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孤独症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支持,学校应怎样开展这项工作,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对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教育环境支持的功能、工作重点等一些基本性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教育与儿童游戏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传统教育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儿童游戏环境设计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儿童游戏环境设计的考察,指出我国 的不足,同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幼儿园的隐形课程,墙面环境是幼儿课程学习的一种重要因素。秉承"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幼儿多元感知,整体发展,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同时给予儿童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机会,共同创造孩子所喜爱的墙面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必须改善自然环境。创设和谐温馨的心理环境,消除孩子的心理疾病。发达的科学技术,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孩子的健康,尤其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我们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中有用的一面,消除不利的一面,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严峻的问题。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为孩子选择营养丰富的食品,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  相似文献   

9.
薛英楠 《科教文汇》2013,(2):177-177,179
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最先接触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良好的教育活动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兴趣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做好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性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其现状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薛英楠 《科教文汇》2013,(1):177-177,179
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最先接触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良好的教育活动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兴趣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做好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性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其现状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出打工已成为广大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中,随之而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孩子们在学校外很难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此外缺少阅读环境也是导致留守儿童阅读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文化关怀,帮助他们改善阅读环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将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与其所处的学校、家庭、社区中体育环境相联系,探讨了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下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研究中对学校、家庭、社区中所包含的体育环境相互协同作用以及该三类体育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认识尚不深刻。  相似文献   

13.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环境教育"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途径之一。但在日常教育中,往往看到的是环境在追求美,追求奇的特效,教师在忙忙碌碌,却忽视幼儿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让环境体现教育意义,引发幼儿互动呢?天和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具体实践中,基于"儿童本位",用"有心、有效、有趣、有意"四个关键点总结一些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4.
环境陶冶原理表明: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使学前儿童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主要是人文环境陶冶的结果;儿童年龄越小,环境的陶冶功能就越大;特征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感染力。环境是不设时间表的“课程”,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手段,同时又是教育自身。结合幼儿园教育,我们将环境陶冶理论理解为:课程内容的来源应当是儿童现实的生活,成功的学前教育应当从儿童的本身和其生活环境中搜集材料。学前课程不应仅指幼儿园的课程,而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大课程;园内外的物质环境,家庭、幼儿园及社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人格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对策,即需要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是儿童最常接触的活动空间,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居民对居住区环境条件的满意程度和儿童日常活动的多少,本文从现在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儿童活动特点出发,阐述了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以一个被媒体爆料的阅读事件入手,给出了儿童权利的定义和内容,分析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残酷现实环境,最后提出了保障儿童权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特殊儿童作为社会特殊人群中的一类,智力和行为上较常人有所不同.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我国特殊儿童数量达到246万人,占国内全部残疾人数的2.96%.根据卫生组织统计得出的数据,每一百位儿童中都会有一名特殊儿童的比例来算,我国的特殊儿童数量远大于246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特殊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因此社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康复,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因而本文从国内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现状、特殊儿童的需求出发,提出智能化、人性化的空间设计理念,为患儿和家属提供一个优质的康复环境,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特殊儿童群体更多的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19.
隋燕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65-36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游憩空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儿童游憩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和外围环境对空间的影响,对儿童游憩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等内容进行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杨艳 《科教文汇》2008,(24):94-94
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分别从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精神环境、家庭氛围三个方面对此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