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参加2001年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16~17岁组)和全国体育运动学校锦标赛(16~17岁)跳高比赛的男女运动员共4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三维摄像和解析方法、数理统计法及评价理论,分析了我国跳高项目后备人才的技术水平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认为:少年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跳高成绩的三个高度构成上基本一致;少年运动员起跳时起跳腿蹬伸不充分、离地瞬间躯干过早倒向横杆,以及少年女子运动员在起跳腿蹬伸阶段的摆动不够积极等是影响少年运动员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重心高度值(H1)的主要原因;影响女子少年运动员不能获得较大的腾起高度的原因包括起跳过程中的起跳腿膝关节缓冲幅度和缓冲时间、起跳腿蹬伸时的摆动腿摆动幅度以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与横杆之间的夹角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参加 1999、2 0 0 1年浙江省第 4、第 5届田径运动会的 13~ 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旨在为评价目前浙江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 ,1999、2 0 0 1年浙江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处于较稳定状态 ;13~ 15岁短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 ,但存在着下肢比例相对较弱现象。建议浙江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 ;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当今浙江省田径的重点、优势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1998、2002年福建省第11、12届运动会的13~15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评价目前福建省短跑后备人才的身体形态特征及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8、2002年福建省少年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处于较稳定状态;13~15岁短跑运动员的身高和克托莱指数较好,但存在着下肢比例指标相对不足现象.建议福建省教练员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要进一步加大对下肢比例指标的重视程度;在田径项目布局中将短跑项目作为福建省田径重点发展的项目.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在跨栏项目中对成绩起重要影响的身体形态因素。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缩短训练进程,缩短达到最高运动成绩的时间,实现训练目的。跨栏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选材包括:身高、克托莱指数、下肢长指数、大小腿长指数、髋指数。跨栏运动员要求身材颀长、体重适中、下肢长与身高比大,大腿长与小腿长比小。1.身高因素:根据男子110米栏的栏高106.7厘米和男子重心高度占身高的56%计算,选材的身高应为1.90米以上, 以栏间最大步2.10米和平均步长、腿长≥2.16计算,以及男子腿长占身高的平均值45.9%计算,选材的身高应为1.90-  相似文献   

5.
一、身体形态特点 不是所有身材高的人都能成为跳过运动员,但是跳高运动员(下肢长A/身高×100)的指数一定要高。另外跳高运动员的脂肪率同其他运动项目比相对要求低。身材高、躯干短、下肢长的少年,在训练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跳高运动员形态突出特点是足弓高、跟腱细长、踝围细、骨盆窄小。  相似文献   

6.
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5名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身材较高、四肢长而直、身体围度较小、肩稍宽、髋较窄、手足较大等外部形态特征.指间距-身高、坐高/下肢长C及跟腱长/小腿长A能够较好地反映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测量与评价方法对少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机能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少年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各项指标均属良好,运动员个体之间差异较小,身体形态与机能素质各指标呈高度相关,说明身体素质与机能素质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具体指标包括四肢体态、身体成分、血色素、肺活量、最大无氧功率、最大摄氧量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游泳选材的相关指标和国内外选材工作现状,对国内近年的选材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寻找对于儿童少年游泳运动员选材敏感性较强的指标,为教练员选拔苗子提供有效、可靠、实用的参考依据。 1.身体形态:优秀游泳运动员应身材高,手臂长,肩宽髋窄,躯干形态呈倒三角形。常用的身体形态学指标有:身高、体重、指距、克脱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体型指数{(肩宽-髂宽)/髂宽×身高}、胸围和手面积指数(手长×手宽)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少年运动员身体健康和发育的状况与其运动生命的保持、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相当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外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发育的状况,以及身体形态的特点;研究专项训练对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影响,以及中外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差异.来自中国和保加利亚的224个艺术体操运动员(年龄8-12岁)参与了有关的测试.研究结果: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发育的主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均低于本国同龄的城市女生;保加利亚运动员身体的发育指标要高于中国运动员(P<0.01);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比同龄女生更长的四肢.此外,艺术体操女孩身体形态发育的BMI和Vervaeck指数与训练的年限存在高度相关(P<0.01).结论:(1)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的发育要滞后于同龄女孩,特别是10-12岁年龄组.(2)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更长的四肢和较好的相对力量.(3)保加利亚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发育要早于中国女孩,特别是身体各部的国度.(4)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所具有的特殊的身体发展和身体形态与早期专业训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2004、2007年浙江省第7、8届田径运动会1315岁68名少年乙组标枪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少年乙组标枪运动员身体形态现状普遍较好,相比较而言,男子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优于女子运动员,男、女13和14岁年龄组的身体形态条件优于15岁年龄组。结果还发现:女子组三个年龄段的身高动态变化,表现出身高增长幅度与标枪运动员选材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与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度,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重与轻两组幼儿。出生体重重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处于领先,出生体重轻的幼儿身体形态发育低于其他幼儿;不同出生体重幼儿身体形态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身高、坐高、克托莱指数、胸围,增长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12.
了解和掌握武汉市3-6岁幼儿体质健康现状和变化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别从性别、年龄、城乡三个方面对武汉市948名幼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男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4项身体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女幼儿,而且男女幼儿的4项指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显著性增加;乡村幼儿的坐高显著高于城镇幼儿的坐高;在身体机能指标安静心率上,3岁幼儿的安静心率显著高于4-6岁幼儿,乡村幼儿的安静心率要显著低于城镇幼儿;在身体素质指标中,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m折返跑、走平衡木完成时间和双脚连续跳在年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走平衡木完成时间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5项指标均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不存在城乡上的差异,其余4项指标均存在城乡上的差异,且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幼儿的体质现状存在显著性差异,3-6岁幼儿的体质发展存在关键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方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啦啦队女尖子运动员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腿围、身高、上肢长/下肢长×100、下肢长、大腿长/小腿长×100及体重最能体现优秀女尖子运动员的体态模型,为我国高校技巧啦啦操女尖子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measures of body size in two samples of youth baseball players with normative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 growth charts. One sample of youth baseball players participated in a local little league. The second sample of youth baseball players were members of eight of the twelve teams participating in the 1995 Dixie Youth World Series. Normative data for the United States (NCHS) were used as comparative data. Two trained anthropometrists measured standing height, sitting height, lower limb height, upper limb length, arm girth, calf girth, tricep skinfold, and abdomen skinfold on all participants. In both samples, pitchers, short stops, and first basemen were a more highly skilled group and exhibited larger body size (greater standing height, sitting height, lower limb height, upper limb length) than children who played at other positions. The standing height of local little league players was similar to the median of reference data at ages 7, 8, and 9 years. The standing height and weight of skilled players in both samples approximated the 75th percentile for standing height and weight at ages 10, 11, 12, and 13 yea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aseball players exhibit larger body size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 at young ages. Body size may b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used by coaches to select and assign young players to certain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measures of body size in two samples of youth baseball players with normative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 growth charts. One sample of youth baseball players participated in a local little league. The second sample of youth baseball players were members of eight of the twelve teams participating in the 1995 Dixie Youth World Series. Normative data for the United States (NCHS) were used as comparative data. Two trained anthropometrists measured standing height, sitting height, lower limb height, upper limb length, arm girth, calf girth, tricep skinfold, and abdomen skinfold on all participants. In both samples, pitchers, short stops, and first basemen were a more highly skilled group and exhibited larger body size (greater standing height, sitting height, lower limb height, upper limb length) than children who played at other positions. The standing height of local little league players was similar to the median of reference data at ages 7, 8, and 9 years. The standing height and weight of skilled players in both samples approximated the 75th percentile for standing height and weight at ages 10, 11, 12, and 13 yea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aseball players exhibit larger body size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 at young ages. Body size may b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used by coaches to select and assign young players to certain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6.
身体形态就是身体外部形状和特征,它表达了人体体型,是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章采用测量方法,通过对两组样本的身体形态各项指标的比较,其中包括对身高、体重、肢体长度和比例、肢体的围度、宽度以及体脂等身体形态的测试,研究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型差异,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体育活动及训练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青少年身体重心高度变化规律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是身体发生发育的旺盛时期,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工,身高与体重也发生相应的增长,介重心相对高度随年龄与身高增长的变化规律还没有专门研究,根据对杭州市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随机抽样测量,得出了杭州青少年身体心高度和相对高度年龄,身高的发展规律,为评价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水平,并为运动选材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程燕  林洪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13-15
对我国参加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的21名运动员进行了身高、体重、肢体长度、围度、躯干围度、皮褶厚度等21个基本形态和1个肺活量指标的测试.测试发现,由于我国有多名女子运动员的年龄偏小,身体发育还不够成熟,导致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比第26届奥运会时有所下降,但仍远远好于日本运动员,肯定了中、日两国运动员成绩上的差距并不是身体条件的差距;我国运动员躯干形态的改善,更加符合人体在水中的运动模式,有效地减少了形态阻力,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更为接近;我国运动员的皮褶厚度和体脂%的增加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参加九运会决赛的103名(男56,女47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18项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具有身高偏矮,体重较轻,肩宽骨盆窄,胸围、上臂紧张围较大,下肢偏短,大腿较粗的特征。根据所测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最佳范围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等研究工具,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2)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反映其体质状况的各个指标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3)反映大学生体质状况的6项指标时其心理健康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体质总体情况、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台阶试验分数、身高标准体重和握力体重指数。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