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记者,有时与被采访者的对话还要直接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直接播发,所以采访现场谈话的成功与否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如何提高与采访对象谈话的能力,一直是媒介从业者着重探讨的话题。看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东方之子”人物采访的观众都有深刻的印象,这个栏目的记者把所采访人物的特点表达得非常鲜明,所提的问题既有合理顺序,又有深度。从问话中可以看出,记者是有充分准备的。  相似文献   

2.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十频道2月16日在《讲述》栏目中,重播了栏目主持人采访郑州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荣女士的访谈后,这个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作为这个节目的重要角色之一,我和我采写的报道被主持人当作节目的主线和脉络贯穿到访谈的始终。我采访的系列报道《施恩图报,我咋张口?》,在一年前,  相似文献   

5.
吴万里 《新闻三昧》2006,(10):38-38
上半年到香港珠海书院任教,茶余饭后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因为它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社会360行里有一定实绩或突出表现的人物,也可谓是新闻人物吧,所以特别能引人注目,加上陈鲁豫采访风格上的清新、夺目、自然,此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从新闻的归类看,虽属访谈类节目,但大大超过以往见到的杨澜的“妇女半边天”访谈类节目,甚至上海的“可凡倾听”也不及它有味,这是我的直感。8月31日晚11点多,打开上海电视“纪实”频道,正在播放“鲁豫有约”。陈鲁豫正在采访一位农民发明家,他能自制机器人。这个题材绝对新…  相似文献   

6.
张斌 《视听界》2004,(2):66-68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在短期内获得电视观众的高度认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这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多见的。《面对面》是单纯的,只有一个采访对象和一个主持人作面对面的交谈,《面对面》又是内涵丰富的,不然就难以解释观众对两个人说几十分钟话有如此大的兴趣。《面对面》的成功在于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这既是栏目的理念,也是其魅力所在。从“人”的身上展现新闻2003年1月10日,《面对面》悄然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的第一个长篇人物访谈节目。虽然它脱胎于《新闻调查》和《东方之子》,但又不同于这两档节目,它的节奏与主题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闻人物访谈节目,最  相似文献   

7.
武里 《今传媒》2006,(10X):6-6
上半年到香港珠海书院任教,茶余饭后特别喜欢看凤凰卫视(总部在香港)的“鲁豫有约”节目,因为它选择的采访对象都是社会上三百六十行里有一定实绩或突出表现的人物,也可谓是新闻人物吧,所以特别能引人注目。加上陈鲁豫采访风格上的清新、自然,此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很中看。从新闻的归类看,虽属访谈类节目,但大大超过以往见到的杨澜的“天下女人”访谈类节目(湖南卫视),甚至上海的“可 凡倾听”也不及它有味,这是我的直感。  相似文献   

8.
郜淅琳 《报刊之友》2011,(9):133-134
《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郜淅琳 《今传媒》2011,(9):133-134
《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节目引人关注,一个原因,我想是因为记对采访对象不留情面的追问,营造出一种紧张冲突的职业气氛;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样的追问下,被采访的任何伪饰都大不容易。这些,对于观众都有刺激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调查》是一档深度调查报道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与其他节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将整个调查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出镜记者在《新闻调查》这档栏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这期节目作为例子旨在分析出镜记者在采访调查过程中的多角色转换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洪涛 《新闻世界》2009,(10):93-94
1981年央视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开了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先河。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能够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  相似文献   

13.
沈重光 《视听界》2000,(2):15-16
《宜兴人》是以“教授之乡”为背景的大型百集系列人物专题节目。从1997年6月1日开播并作为宜兴电视台的固定栏目以来,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如今,《宜兴人》已成为宜兴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深受观众喜爱,并且受到国内一些不同类型电视台的关注,拍摄的人物专题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20多集。它的创办与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宜兴市广播电视局、台两级领导及市科委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创作  相似文献   

14.
黄兰 《新闻天地》2007,(11):13-14
他们是湖南卫视晚间栏目《洞穴之光》活动的历史见证者,他们担负着挽救他人的沉重使命。即使采访对象不理解他们,甚至辱骂、怀疑,可他们依然坚持,坚持通过体验将他们改造。 《洞穴之光》系列从2006年11月播出至今已经推出了8期节目,观众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太多感动的画面。其实,还有很多感动无法用镜头表现,因为这些感动在这群记录者——制作《洞穴之光》系列节目的《晚间》记者和编导的心里……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10日,沈阳的王楠为了解救一名被围殴的少年而手部被砍成重伤。媒体记者在采访王楠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值得不值得?你后悔不后悔?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在2005年5月16日和17日连续播出的节目《无悔的选择》中说:“对于当时自己的行为,王楠一点也不后悔。”  相似文献   

16.
赵莉  施宇 《新闻爱好者》2004,(11):24-24
《帮助》栏目作为浙江卫视重点推出名牌谈话节目,主要通过主持人和现场人公之间的对话来反映人物命运、凸现物性格,从而引起观众共鸣、弘扬帮助神。由于主人公大多是在生活中遭遇困的弱势群体,敏感而脆弱,如何挖掘出们背后的动人曲折的故事,是一大难。陶燕从自身气质出发,结合以往多年编导和主持经历,不断用心,形成了真亲切、平和恬淡的主持风格,这一独特格正好切合《帮助》栏目定位。自身风格栏目内容的互动,使陶燕在主持中对节的情节和情绪有准确到位、恰如其分的握,极大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她每次持节目都是极清淡的妆容,穿着也朴实方,…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了《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我从自己的工作实际中由衷地感受到,这一规定下达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我是浙江电视台社教部《生活》栏目的制片人,我们的栏目是一个反映普通人生活经历、生活感受的人物类栏目。按栏目设计,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拍摄对象。但是,为了禁止有偿新闻,我们在栏目创意中明确规定,选择普通的感人的人物,不允许“傍大款”。尽管拍摄大款这类人物可以使我们省去不少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但如果这样做了,我们的节目就会变味,就会失去观众。有一次,一个单位请人拍摄了一个企业家,希望在《生活》栏目中播出,并表示播出费用可以商榷。我在了解了片子的情况后,谢绝了他们的请求。我还知道他们已经向这位企业家许了愿,说节目将在几月几号的《生  相似文献   

18.
男:观众朋友,你们好!女: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欢迎您收看《观众与电视》节目。男:这是1987年度《观众与电视》的最后一期节目了。我和余晖代表《观众与电视》节目组祝观众朋友新年好。女:今天的节目是这样安排时,首先是《市场巡礼》栏目,播放我们随市场物价检查所对一些菜场的采访纪实。男:观众朋友,您到商店买东西时,是否注意到商品的价格单有红、蓝、绿三种颜  相似文献   

19.
质疑是记者的职业要求,但也是一种独特的采访风格。我在采访的时候,很少按照采访对象的意思“顺毛捋”,反而是“逆毛捋”,我不会跟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立场,而是站在与采访对象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立场,这个立场代表着在这期节目里没有发言权的另一方新闻当事人,也代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是我和采访对象之外的第三方。我在采访中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