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学课堂教学活动化?我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学定教",即"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应学生的思维去备课",以"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动"起来。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耳、动脑,才能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动,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正宁县第一中学张俊荣教师回答:地理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学生学习的亲身体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怎样,最重要的是全体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动"的程度如何,是有效的"动",还是无效或低效的"动"、被动的"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观念更新,自发"位动";教学任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趣动";教学内容要关注学生的"情动"以及教学方式要注重实践、体验、促发"体动"。"位动"是关键,它必将促进学生"趣动","情动"和"体动",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褚晓君 《考试周刊》2011,(83):59-5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正确应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的广大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根"。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应用,并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激情,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课改后政治课堂教学的变化主要有:一是课堂提问"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化;二是学生课堂学习"自主化",真正体现其主体作用;三是课堂教学"问题化",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四是课堂教学"情感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是课堂作业"探究化",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六是教学评价"过程化",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起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四动",即动脑、动口、动情、动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苏科版数学教材设置许多"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它的设计突出"动"与"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并解决问题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所以,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一言堂",形成了一个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随着参与式教学的进行,教师不但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更要改变学生的接受学习模式。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思考,而且要动眼观察、动耳听取、动口说话、动手操作,即用自己身体全身心的感悟学习和创造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互动",这里指的是安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动起来,是"形动"还是"神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巧妙运用好"互动",让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在关键处,从而创新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态",活动化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活动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所学知识的内在需要为基础,通过设置各类学习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操作的教学形式,它可以以活动的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中,任课老师也要尽力做到活动化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相似文献   

12.
"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基础。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使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各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我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荽聋苎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英语教师应该学会"放风筝"。自从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粗略的看法。
  1.英语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理论和观念
  新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英语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英语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教学的最佳情境就是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具体实践,使语文学习生活化,这不仅是大语文格局构建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体现。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通联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了以下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程建 《考试周刊》2010,(53):77-78
一、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新教材重视体现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这一理念,而这正是旧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在新教材中,每章的后面增加了两项新内容,一是"数学活动",二是"课题学习",这两项内容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到解决生活世界中的具体问题和社会实践中去,在这些过程中去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亲切感,从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主要表现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等。"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手动、心动、口动、眼动和脑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活动上下功夫,笔者仅从"活"字上简叙做法。一、趣——活化课堂的动力"趣"是诱发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编写教材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专题",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中全新的内容,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落实一个“动”字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在“动”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激励学生爱“动”,启发学生会“动”。例如,让学生设计铺地面。活动前,我根据学生情况把全班同学分为6人一组,每组准备好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