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文的样子     
正你问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我只有如实回答你:这个还真是不好回答。说实在话,每当看到好的散文,我就笑着说:有点散文的样子。有一天,我不禁问自己:散文是个什么样子呢?首先想到人,散文莫不是像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子;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样子。散文也是。人一出生,模子雕成。或丑或美或不丑不美,再长再变,再掩再饰,也难离根本。但世上很多人偏偏不信。有人涂脂,有人抹粉,有人画眉,  相似文献   

2.
散文与孩子     
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中的小小艺术珍品,如园林艺术中的盆景,能巧夺天功之美。这一点也不夸张。幼儿散文是美的,美得让人偏爱;幼儿散文是甜的,甜得叫人陶醉。孩子们喜欢散文,散文给孩子们以美的感受,美的启迪和美的想象。美的感受幼儿散文以抒情为主,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尤其是作品中优美而和谐的语言,如配以美的音乐、舞蹈或图画,会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意境,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3.
诗最讲究意境,没有意境便没有诗。散文是无韵的诗,同样要讲究意境,没有意境就失去散文的生命。意境是情、理、形、神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散文创作极其活跃,确有新的崛起,象前面所说的那种散文并不难见。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散文作品,思想感情干瘪,技巧平庸无奇,创造不出美的意境,没有新的启示:或者格调轻浮,索然寡味,缺乏感人的力量;或者囿于成法,生搬硬套,令人生厌;或者堆砌浮词艳句,情浅意薄,过目即忘。总之,散文这枝鲜花,精粹警策的,玲珑剔透的,情真意切的,使人读后感到醇厚香甜而历久难忘的为数不多。于是,我们有理由来关心和呼吁:让散文象诗那样有意境美,让散文这枝鲜花开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4.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使人读之如品香茗,满口余香.产生这一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散文思想情趣的美和语言的美.散文家碧野曾说过:"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辞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语言美是散文称其为美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觅渡 ,觅渡 ,渡何处 ?》为分界线 ,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 ,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 ,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6.
散文之美,首先美在情感、意境和哲理上,这是美的内容。但是,美的内容并不能抽象地存在,它还要通过美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读一篇好散文,常常使人如啜香茗,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意境的美,二是语言文字和文体形式的美。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散文家碧野曾说:“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词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话言美是散文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7,(13):170-171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佳作,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结构安排严谨,而且意境超群,是一篇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的经典之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春》这篇散文中体现出来的语文的图画美、音韵美、语言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设想]《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爱和责任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后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让人感受到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对生命的珍爱、生活的责任。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想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同时更加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并肩负起生活的责任。为此本课设计包括:一是以教材为载体,传授散文阅读三步法(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美;再读课文,把握情感主题美;品读课文,体会散文语言美);二…  相似文献   

9.
朱熹在散文美学上,不是一个古板的人,而是一个很有创新性的美学家。他对散文概念的使用,对阳刚美、风骨美、冲淡美、中和美、自然美的追求,站在了那个时代的散文美学高地。  相似文献   

10.
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分界线,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1.
丁雪鸿 《考试周刊》2009,(48):65-65
创作时,不少的人青睐散文写作;阅读时,更多的人喜欢品赏散文。的确,散文很美,语言美,意蕴美,美得足以让人陶醉。从这个层面上讲,散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应是审美。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抱着强烈的愿望和过于明确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散文。却往往忽略了自由愉悦的审美体验:没有了审美体验,散文阅读就会兴味索然。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自成一派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文体之美历来为人所称道.叙事抒情的真挚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结构的严谨美和语言的口语化,是构成朱自清散文文体美的要件.这些文体个性的生成,与朱先生在儒家诗教传统的深刻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性情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近年来,笔者主持了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的子课题"记人叙事性散文"的阅读与研究工作,并且和课题组教师精心筛选了68篇记人叙事性散文开展实验。在反复的阅读观察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记人叙事散文阅读四要素":即把握整体美,品味语言美,  相似文献   

14.
散文,是一种可以"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文学体裁。翻看语文课本,散文占有很大比重,散文的教与学也一直被关注。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住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记游类散文、说理类散文都是各类散文中的典范,他的散文所呈现出的“真”、“美”、“散”的审美特征可以映照出中国现代散文整体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6.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是一篇情美兼具的散文,下面是我们讲读这篇散文时所做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供教学参考。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草原之美草原,作为伟大的自然景观,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或许不以为然,没有什么可新奇的,但  相似文献   

17.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18.
散文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里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散文的翻译研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自然应该受到重视。近百年来,我国翻译界很重视小说和诗歌的翻译研究,研究散文翻译的成果相对较少。在现有散文翻译研究成果中,对散文蕴含的美学元素的挖掘还不够。传达散文的"美"是散文翻译中非常重要,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选取郁达夫《故都的秋》为文本,从语音美、词语美、句法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五个层面,诠释散文翻译中美的再现。本文旨在为散文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美的文学。美的思,美的情,美的景,美的色彩、音响,美的动与静。好的散文像一幅图画,具有图画美,除了要求感情灼烈以外,还应当意境隽永。"状难写之景在于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读优秀的散文,如同欣赏优美动人的画卷,使人得到愉快和休息。执着地追求美的散文家,总希冀从生活里提炼出美的本质,从而自如地提示生活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美文。儿童散文更是以美的内在特质带给读者以美的陶冶和熏陶。吴然的儿童散文更是具有独特的气韵,用浓郁的乡情和纯净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一组组云南的风土人情画,透彻而明净。他以童心的世界、诚挚的情感来还原生活,关照自然,以丰富的想象来幻化自然,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生命和精神。因此,吴然的儿童散文无不充溢着美的纯真世界,体现出情感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