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家乡盛产鲜果,几乎家家都有油桃、苹果,多则一家十几亩,少则一亩二分地。虽然地多,树多,但是果子个头小,成熟晚,有些还味道不美。有人说,这是风水不好,还有人说,这是天不作美……虽然我只是中学生,但我知道,问题的关键在"科技"。如果村里靠  相似文献   

2.
李治 《英语沙龙》2013,(9):34-35
从小就听过这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长大了才发现,每个人都失败过,可为什么成功的人却那么少?因为失败有成本,金钱的、时间的、信任度的还有斗志的。有些人失败了还能站起来,抖擞精神再前进;而有些人,即使站起来了,也害怕再摔倒,因噎废食。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且看"职场灰姑娘"李治为你支招。  相似文献   

3.
勤与懒     
成功是大家都向往的,但是在通往成功的这条路上,却总是有人倒下,或是认为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但是却往往又有人认为这条路平坦而宽广,灿烂无比,这条路为什么在不同人的心中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徐健 《江苏教育》2014,(8):38-39
<正>什么是职场人生的通行证? 有人说,美貌是通行证,所以不少人忙着整容。也有人说,礼仪是通行证,所以很多人注重入职交际训练。还有人说,技能是通行证,所以不少人苦练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有人说,关系是通行证,所以很多人花钱找门路。甚至有人说,权钱是通行证,所以有"官二代""富二代"的"拼权""拼钱"等等。从多维的角度看,上述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都是构成职场人生通行证的"要素",但不是全部。只有卓越的综合素质,才是真正通向成功职场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智能转化为学生智能,这是从古到今一切教育者的愿望.在实现这种转化的过程中有人取顺势,有人取逆势,有人事倍功半,有人却轻得易取.   为什么同在做“转化“工作却有高下优劣之分?为什么尽力的程度与成功的机会并不一定成正比?个中的奥妙,人们已做过不少探索.本文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影视文学作品中,各路神灵都有自己的看家兵器或本领,他们依仗这些宝贝所向无敌,叫人艳羡。但有些宝贝,我却并不喜欢,这决非吃不到葡萄就嫌酸。到底是为什么?请听我往下说。金箍棒就是定海神针,孙悟空的兵  相似文献   

7.
精神元素     
[路子对你说] 有人说,人活着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话说得不错。人活着究竟需要哪些精神呢?这个问题却无法完全说清了。但总有些基本的要素可以描述,比如豁达、珍惜、执著、坚强……这些精神元素的有无、多少,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形态。这样说,好像有些空泛。那么,读读这里选的一组文章,你或许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精神元素对生命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的桌面摆着一封来信:“老师,为什么在同学中找一个真心朋友这样难?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虚伪?为什么大家都不说心里话?怎样才能找到真心朋友?”看了这封来信,想到不少的青少年朋友也曾跟我诉苦,说同学中最困难的是人际关系,说很难听到别人跟你说心里话,说找不到真心朋友……这也许是青少年生活中一种特有的困惑———渴望真心朋友又感到缺少真心朋友。这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实录了心理专家马老师与同学的几场对话,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第一场对话不拨响你的心弦,哪会有知音林立:“我感到有的同学太虚伪了,根本就不说心里话。”马老师:“你愿意…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努力工作了很久,可是对公司来说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总是无法得到老板的重视。其实,人人都知道职场成功的目的地在哪里,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这条路就是职场的智慧和方法。要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只靠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你掌握成功的智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什么?”对哲学这门古老而伟大的学问来说,一个最简单的自我介绍,却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难题。有人说,这是哲学的尴尬,但更多的人却认为,这也是哲学的魅力。几千年来,试图解答“哲学是什么”的哲学家不可胜数,他们得出的答案更是难以枚举,有人说,哲学是“爱智慧”;有人说,哲学是“奥秘之思”;有人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人说,哲学是人类智慧总结出的普遍真理;当然,少不了还有些长篇大论和一些深奥难懂的定义……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能算错,只是相对于博大精深、极富包容性的哲学来说,它们要成为公认的“定义”都还有点不够资格,因为它们太片面了。  相似文献   

11.
杨玄章 《大学生》2013,(10):58-59
正新入职场的大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或多或少地会抱怨一些"不公平":为什么别人推动工作可以得到公司上下那么多支持,而自己却总是阻力重重孤立无援?为什么别人在会上发表意见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响应,而自己却总是被反驳?为什么领导会把最重要的工作分配给别人,而自己却总是分到无足轻重的内容?为什么别人在公司内外会受到尊重,而总是鲜有人和自己打招呼?在这一连串"为什么"的背后,往往有一种神秘的东西在起作用:个人品牌。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们非常重视智商的研究,并把它作为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然而,这种“智力说”却无法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学习尖子,进入社会后却“泯然于众”?为什么有人在困难面前能一如既往,而另一些人却一反常态?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人际关系却依然很好;另一些人严于律  相似文献   

13.
成功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一种感受;怎样才算成功?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定性,无法量化。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而我则要说,每个人都是成功者。不管他是正在读书的中学生,还是一辈子都在黄土坡上耕耕种种。作业做对了,考试及格了,从初中升到高中……这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呢?种子播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坐标     
正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碰到雨雪风霜,能否抵御住生命的严寒,关键在于你能否在混沌的风雨中找到生命的坐标。——题记一明天,将是最后一战——英语和地理考试,但晚自习上我却再也鼓不起翻开书本的勇气。现在,我的精神已经有些崩溃,有人会相信我吗?有人肯相信我吗?我好恨,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在还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就要以"考试作弊"的名义把  相似文献   

15.
鸡蛋的营养     
有人说每天吃生鸡蛋可以摄取优良的蛋白质;有些父母强迫孩子每天吃一只蛋,说这才叫营养充足;也有一种说法是,少年儿童要吃蛋来帮助脑部发育;更有人对各位贪靓的姊妹大谈鸡蛋白可以用来做面膜,还可做护发素的神话。其实,这些说法全都不正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同学说,我真的努力了,可是为什么得到的还是失败?那委屈的样子,小编真的于心不忍。这世上,有多少努力是付诸东流了,又有多少努力最后换回的是抱怨?说到这一点,你会感同身受吗?考试前辛苦背过的几十篇课文,到了考场上却忘得精光,好像它们都故意躲在了潜意识里面,却又不冒出来。还有明明自己每天上课比别人努力,下课花在学习的时间也比别人多,为什么成绩还是止步不前。有种说法是,只要你付出了努力,成功一定会在平行的某个时空等你。这个说法小编姑且同意,只是,不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学教育界都在学习魏书生,应该说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从人们学习魏书生的情况看又喜中有忧.忧从何来?有人把魏书生神化,认为不可学,或曰“学不来”,果真如此吗?非也.现在看来魏书生是有些“神”,语文课可以不讲,作文可以不批,调皮的学生在他那里服服贴贴;魏书生身兼二十多职,经常外出参加会议或讲学,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语文自学却走向了民主化、教学化、自动化.但决不能因此将其神  相似文献   

18.
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为何要设置三维目标感到不解,认为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也有人疑惑:过去说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划分为什么就不行了?笔者想从教育的根本意义--生命整体的高质量生成,来谈一谈如何理解三维目标的设置.   ……  相似文献   

19.
树的奥秘     
陈敏  晓嘿 《小学时代》2014,(12):32-33
<正>只要你平常对周围的树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些好像很平常却很值得深思的现象:为什么所有树的树干都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什么有些树的心都空了,却还茂密繁盛,活得很好?为什么有些树又高又直,没有什么枝枝蔓蔓昵?关于这些问题,植物学家都给我们做出了解答。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宝贝,小王子: 我不知道该怎样跟你解释这个世界. 当我告诉你这世界充满了爱、人们都很善良时,你会问我:为什么这世界上会有战争,为什么有人会杀人,为什么人很善良但我们上学的时候要小心陌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